王愛芳,董振銀,路興華
(1.甘肅省人民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00;2.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 蘭州 730050)
唇腭裂患兒圍手術期父母心理狀態(tài)調查及干預分析
王愛芳1,董振銀2,路興華1
(1.甘肅省人民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00;2.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 蘭州 730050)
目的 探討唇腭裂患兒圍手術期父母心理狀態(tài)及心理干預效果。方法 將260例唇腭裂患兒父母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130例)在接受常規(guī)組護理基礎上進行心理干預,對照組(130例)實行常規(guī)護理。使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價其心理狀態(tài)及干預效果。結果 唇腭裂患兒圍手術期父母存在很多心理問題,經(jīng)心理干預后實驗組患兒父母SCL-90總分、陽性項數(shù)及焦慮、抑郁、恐懼、人際關系等因子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唇腭裂患兒圍手術期父母存在很多心理問題,進行心理干預后其心理狀態(tài)得到明顯改善。
唇腭裂患兒;圍手術期;父母;心理狀態(tài)
唇腭裂是頜面部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在我國發(fā)病率約為1.624∶1 000,男女比例為 1.5∶1[1]。唇腭裂患兒的出生讓其父母感到悲傷、沮喪,有學者稱之為“打擊綜合征”[2]。唇腭裂患兒出生后不但喂養(yǎng)困難,而且對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不了解及家人的指責、世俗的偏見,都增加了唇腭裂患兒父母的心理壓力,表現(xiàn)為焦慮、抑郁、敵對、人際關系敏感、自卑等[3]。據(jù)報道,患兒的心理社會行為等是否正常發(fā)展很大程度取決于父母及家庭的每個成員,而父母的心理狀況是決定患兒能否接受治療的關鍵[4]。目前對唇腭裂患兒只有通過手術治療[5]。因此,我們嘗試借鑒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經(jīng)驗,對唇腭裂患兒圍手術期父母進行心理干預,使患兒以最佳狀態(tài)渡過圍手術期,順利完成手術。
1.1 對象
2008年4~12月入院確診為唇腭裂的患兒,需手術矯治者260例。入組標準:年齡在6個月至12歲圍手術期患兒父母,經(jīng)癥狀自評量表測查存在心理問題,自愿參加,填寫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分組法 從入選的患兒父母中隨機抽取260例,130例唇腭裂患兒父母為實驗組,130例唇腭裂患兒父母為對照組。
1.2.2 干預法 實驗組在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心理干預。
(1)建立干預基礎。醫(yī)護人員通過關心患兒,多溝通、交流,與患兒父母建立良好關系,從而建立干預基礎。據(jù)報道,醫(yī)護人員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是進行心理干預的基礎[6]。
(2)認知干預。患兒大部分來自農(nóng)村或山區(qū),患兒父母對醫(yī)療知識了解甚少,應由醫(yī)護人員告知其患病原因、治療方法及術后患兒的面部及語音效果,以緩解患兒父母的緊張情緒,共同關心患兒,使之積極配合手術。
(3)健康教育。醫(yī)護人員采用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耐心向患兒父母講解有關唇腭裂的相關知識、術前的注意事項、飲食護理、術后語言功能的訓練等,利用易懂的圖譜、手冊、宣傳欄等介質講解本病的治療方案、護理方法,使之增加康復信心。據(jù)報道,通過不斷對患兒及其父母給予心理支持,提高他們的治療信心,強調術前、術后健康教育,會使唇腭裂患兒治療效果更好[7]。
(4)情緒干預。在健康教育的基礎上,醫(yī)護人員以親切的態(tài)度與患兒父母交流,告訴其不良情緒會使機體對手術的耐受力降低,而良好的情緒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和術后康復。同時注意保持病區(qū)舒適、溫馨。
1.2.3 評價指標和測量工具(1)使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8],測評父母心理狀況。SCL-90量表是對心理衛(wèi)生問題的一種評定工具,在綜合性醫(yī)院中,常以此表了解軀體疾病者的精神癥狀[9]。(2)一般情況調查表,內(nèi)容包括姓名、年齡、職業(yè)、經(jīng)濟狀況、文化程度、疾病類型及子女數(shù)量。
1.2.4 收集資料方法 向患兒父母解釋研究目的和意義,讓他們填寫知情同意書,從入院第2天開始由患兒父母填寫一般資料,發(fā)放資料20分鐘后收回。
1.2.5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錄入計算機,應用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與分析。
2.1 2 組一般資料比較
2組年齡、文化程度、經(jīng)濟收入、生活環(huán)境、職業(yè)及疾病類型等各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這與常虹[3]等的研究結果不符。
2.2 干預前2組SCL-90評分比較
入組時,2組SCL-90評分比較,總分和各因子得分之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 >0.05),見表 1。
表1 干預前2組SCL-90評分比較
2.3 干預后2組SCL-90評分比較
總分和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恐懼等因子得分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 2。
表2 干預后2組SCL-90評分比較
2.4 實驗組干預前后SCL-90評分比較
干預后實驗組SCL-90中各因子得分與干預前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以焦慮、抑郁、人際關系、恐懼和敵對尤為顯著,見表3。
表3 實驗組干預前后SCL-90評分比較
3.1 唇腭裂患兒圍手術期父母心理狀態(tài)
唇腭裂患兒父母由于一時無法接受孩子面部畸形的事實,加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治療費用的增加,及孩子以后上學、就業(yè)、婚姻等問題都給父母帶來很大心理壓力,從而影響他們的心理活動[10],使其產(chǎn)生各種心理問題。從表1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父母SCL-90評分比較,2組總分均大于160分,各項因子得分也較高,說明唇腭裂患兒圍手術期父母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在焦慮、抑郁、恐懼、人際關系等方面表現(xiàn)尤為突出。
3.2 心理干預對患兒父母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對實驗組進行心理干預后,其心理狀態(tài)得到明顯改善。和對照組相比,干預后實驗組SCL-90總分小于160分,2組SCL-90總分和各項因子(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得分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這和傅愛鳳的研究一致[11],說明心理干預有利于緩解患兒父母的負性心理,改善護患關系,有利于患兒手術中的配合及術后康復。有資料顯示,患兒的情緒直接受家庭支持系統(tǒng)情緒的影響,尤其是父母的心理狀況會影響患兒的治療效果[12]。在干預過程中我們采取認知干預、情緒干預、健康教育等方法,使患兒及其父母對疾病有了正確的認識,能積極面對現(xiàn)實,盡快擺脫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帶來的負面影響,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本組患兒入院后我們及時對其父母進行全面評估,并根據(jù)SCL-90量表測評,在全面掌握患兒父母心理狀況的基礎上制定出一系列綜合性的心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進行心理干預后焦慮、抑郁、恐懼等因子得分明顯降低,從表3可知干預后患兒父母SCL-90總分和各項因子得分明顯低于干預前,有顯著性差異(P<0.05)。分析原因如下:(1)針對患兒父母對疾病認識不足,我們進行了認知干預,告知其先天性畸形由各種致畸因素引起,如懷孕期間受環(huán)境的污染,藥物、遺傳、吸煙、飲酒等因素的影響,從而消除患兒父母羞愧、恥辱等不良情緒,使他們積極配合治療。(2)根據(jù)患兒父母對手術的擔心等,術前我們采取各種方式對他們進行健康教育,根據(jù)評估和檢查結果向患兒父母詳細解釋患兒對麻醉和手術的承受力,安排患兒父母與手術醫(yī)師、麻醉師等醫(yī)護人員溝通;和患兒父母共同制定合理的喂養(yǎng)方案,幫助患兒適應術后喂養(yǎng)方式;同時講解患兒術前、術后注意事項,術中的安全性及術后的面部效果等知識,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和宣教等心理干預措施,消除或減輕患兒父母緊張、焦慮和恐懼感。有報道稱,此時患兒父母更希望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心和照顧[13]。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傊?,在兒科先天性畸形疾病治療過程中,不僅要關注患兒的身心健康,也要重視患兒父母的心理與行為,加強對患兒父母的健康教育與心理干預,讓患兒父母能夠參與治療,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增進治療效果。
3.3 心理干預中應注意的問題
3.3.1 正確評估患兒父母的心理狀態(tài),建立干預基礎 患兒入院后醫(yī)護人員首先要正確評估患兒父母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主動地關心患兒及其父母,滿足患兒父母的心理需求,在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及時消除或減輕患兒父母的不良情緒,以使患兒順利渡過圍手術期。
3.3.2 要求醫(yī)護人員掌握心理干預知識 心理護理是整體護理的核心,心理護理質量決定著整體護理質量,心理干預主要靠語言和行為與患兒及其父母進行溝通。要求醫(yī)護人員不但要掌握心理干預知識,而且要注意言談舉止、表情、姿勢、態(tài)度,不恰當?shù)恼Z言表達會誤導患兒父母。有文獻顯示,患者情緒憂慮、精神壓抑會抑制自身免疫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降低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影響患者早日康復[14]。本研究中實驗組的130例患兒出院后無一例傷口裂開或感染。在進行心理干預時,醫(yī)護人員應使用規(guī)范化指導語言,實現(xiàn)護患之間的互動性溝通,對患兒及其父母進行心理調控并提供心理支持,緩解患兒及其父母的焦慮、恐懼和抑郁等心理。
[1]邱蔚六.口腔頜面外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2]Neumann H J,Herklotzm M,Starcke S.The psychosocial Situation of patient with clef lip jaw and palate[J].Dtsch Zahn Mund Kiefer Gesichtschir,1986,10(6):410.
[3]常虹.嬰幼兒期唇腭裂患兒父母心理狀況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07,31(1):283.
[4]傅豫川,黃洪章,汪傳鐸.唇腭裂序列治療的研究與發(fā)展[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5]石冰.唇腭裂修復外科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6]席淑華,盧根娣,馬靜,等.心理干預對地震傷員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2):1064~1066.
[7]崔英.心理干預對甲亢所致精神障礙影響的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11):1045.
[8]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9]郭念鋒.心理咨詢師[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0]bradbury E T,Hewison J.Early parental adjustment to visible congenital Diafigurement[J].Chil care Health dev,1994,20(4):251~266.
[11]傅愛鳳.早期護理干預對創(chuàng)傷骨科病人護患關系信任度的影響[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05,4(2):6.
[12]張麗,于蘭,詹來蘭,等.以家庭為中心的干預對穩(wěn)定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及提高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2):1119~1122.
[13]高紅,趙巧云.唇腭裂序列治療中患兒家屬的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15(12):1612~1614.
[14]莊寧,王靜.心理干預對不同婦科疾病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7,22(16):24~25.
R782.2
B
1671-1246(2010)07-01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