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莉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外語系,江蘇 南京 210042)
我國英語自主學習實證研究綜述
任 莉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外語系,江蘇 南京 210042)
實證研究是國內英語自主學習研究的主流范式。實證研究的手段主要有問卷調查、實驗、訪談等。研究的內容涉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習者個體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網絡環(huán)境以及教師角色等。所研究的學習者以大學生為主,也開始探討研究生和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問題。但目前國內自主學習的實證研究中也存在著諸如研究手段選用有瑕疵、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有待加強等問題。
英語自主學習;實證研究;綜述
我國學者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后期開始,就重視對英語自主學習的研究。時至今日,國內外語教育界對自主學習的研究熱度依然不減。研究的方法主要分為:一般理論探討的思辨性研究和以數據調查等為依據的實證性研究。根據高吉利的研究,在1990年至2005年的十五年間,國內學習者自主研究中,思辨性研究占62.7%,而實證性研究僅占37.3%[1]55-60。此外,徐錦芬,占小海[2]2-9也曾對2004年以前我國外語教學領域對于自主學習的實證研究情況做過分析,認為50%以上的實證研究出現在1999年之后。近些年來,國內對自主學習進行實證研究的趨勢明顯加強。為了解目前國內對于自主學習的實證研究現狀,也為方便后續(xù)研究者在該領域的研究,本文擬對目前我國外語自主學習研究中的實證研究現狀進行綜述分析。
鑒于高吉利[1]和徐錦芬、占小海[2]等對2005年前國內自主學習的研究狀況已做了綜述性研究,雖不是專門針對實證研究情況的綜述,但對這方面也做了總結,故本文綜述的實證研究成果的時間跨度從2005年到2009年。
本文重點對2005至2009年間,發(fā)表在《外語界》、《外語與外語教學》、《外語電化教學》、《外語教學》、《外語研究》和《外語學刊》等6種核心期刊上的有關英語自主學習文章,進行統(tǒng)計分析。以上6種期刊具有代表性和權威性,其發(fā)表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當年學術研究的前沿成果。因此對以上6種期刊連續(xù)5年刊登的有關國內自主學習研究成果的分析,基本可以理清國內學者在自主學習領域研究的脈絡,分析出實證研究狀況。
為了保持與前人分析方法的一致,使得對于自主學習領域的思考脈絡成邏輯成體系,本文也參照了高一虹等[3]65-72和高吉利[4]60-63的分類方法,即以數據、調查為依據的實證研究和一般理論性探討的思辨性研究兩大類。并按照研究內容、研究對象主體和研究使用的手段對統(tǒng)計的實證研究文章進行分類分析綜述。
1.實證研究成為近年外語自主學習研究的主流
從研究方法發(fā)展的趨勢上看,實證研究呈蓬勃上升趨勢,思辨性研究呈下降趨勢。在過去的13年中(1991~2003年),國內自主學習研究多采用思辨性研究方法(占80%),實證性研究占20%[4]60-63。而近年的研究趨勢在研究方法上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在本次統(tǒng)計期中,關于自主學習的文章共有67篇,其中實證研究類論文有42篇,占62.7%,而思辯類論文共25篇,占37.3%。這表明,實證研究正成為國內自主學習研究的主流。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統(tǒng)計期內,6種期刊對自主學習實證研究的關注熱情持續(xù)較高,5年間共發(fā)表的有關英語自主學習類文章有42篇。從年份看,2007年達到了10篇之多,2008年最少,但也有5篇。從期刊看,《外語界》僅在2005年就發(fā)表5篇,此后年份雖有所減少,但5年間共發(fā)表此類論文多達11篇;其次是《外語電化教學》,5年間共發(fā)表12篇;《外語與外語教學》各年刊發(fā)篇數較為均衡;《外語教學》《外語研究》與《外語學刊》多集中在2006年后。
表1 6種外語類核心期刊發(fā)表自主學習研究實證類論文情況
2.實證研究的手段多種多樣
在實證研究的各種手段中,利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進行研究,所占比重較大,其次是教學實驗。但更多的研究者在研究中往往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開展研究(見表2)。
表2 實證研究的主要手段
從表2中可以看出,單純采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占據相當大比例(占總體的38.1%)。這是因為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相對于教學實驗而言,一是操作簡單方便,二是歷時短。在此次統(tǒng)計中,采用單一實驗的只有一篇。更多研究則采用了實驗與問卷相結合的方式(10篇),也有很多實驗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如實驗、問卷加訪談(9篇),調查問卷加訪談(4篇)。單純的日記方式或調查跟蹤方式各占1篇。
3.研究內容豐富,涉及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習者個體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網絡環(huán)境以及教師角色等
在本次研究的論文統(tǒng)計中,其中涉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方法研究的論文有22篇,占52.4%;涉及學習者個體因素研究的論文有13篇,占31%;涉及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研究的論文有16篇,占38.1%;涉及教師角色的論文有3篇,占7.1%。此外,還有影響自主學習的社會文化因素的論文。(注:這里有重復統(tǒng)計現象,原因是同一篇論文可能研究多方面內容,如對網絡環(huán)境中的學習者個體因素的研究,既涉及網絡環(huán)境又涉及學習者個體因素)。
(1)在培養(yǎng)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研究中,樓荷英[5]60-63通過研究自我評估、同輩評估在英語口頭陳述能力評價中的運用,認為要培養(yǎng)和提高學習者自主性,自我評估和同輩評估是不容忽視的重要途徑;劉曉玲,陽志清[6]56-58通過實驗研究證明把自我評估引入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自信心和自尊的提高有顯著作用。張殿玉[7]49-55通過實驗和問卷闡明了英語學習策略對自主學習有顯著影響,建議學生利用學習策略的可學性特點找到符合自身特點的、適合不同任務的學習策略,進而提高自主學習成效。
(2)對于學習者個體因素的研究,張立[8]56-60通過實驗發(fā)現對學生進行元認知策略培訓之前進行元認知意識培訓的重要性,這樣可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習動機,增強學習恒心,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雷宵[9]68-74采用問卷法調查了大學生師生責任、學習能力和語言學習本質三方面的觀念,并根據結果探討了相應的教學技巧。華維芬[10]57-62論述了外語學習動機與自主學習之間的關系,認為自主學習和學生的內在動機相關度最高。這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內在動機提供了依據。胡東平等[11]34-37通過問卷調查了影響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內部因素歸因,并提出相應的提高學習者英語自主學習的對策。
(3)關于社會文化因素,郝欽海[12]39-46探討了社會文化因素對自主學習者的影響。鑒于我國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與西方文化環(huán)境有著顯著不同,他指出在我國特定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排除影響和干擾學習者自主學習的社會文化因素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教師要從認知策略等方面對學生加以引導和指導。
(4)對于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研究,張虹蔚,王玉新[13]74-76通過跟蹤學生使用教學多媒體的過程,發(fā)現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對學習者能動意識的增強和素質的提高有著促進作用。劉延秀,孔憲輝[14]64-71通過兩年實驗,論證了“計算機輔助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的可行性。陳美華[15]33-36就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下的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要素進行了實驗研究,認為積極建構自主學習的外部要素如學習內容和學習情境能夠對自主學習的內部要素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5)對于教師的研究,蔡朝輝[16]30-35認為在外語教學領域中,人們往往忽視自主學習也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習。因此,分析教師的需求和幫助教師及時調整在自主學習中的角色尤為重要。他通過定量和定性研究,比較分析了在兩種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下教師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扮演著怎樣的不同角色。劉金俠[17]119-121和劉萍,秦軍[18]63-67則分別探討了教師對網絡環(huán)境下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如何進行指導、監(jiān)督和管理,認為教師采取一定措施對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進行指導、監(jiān)督和管理,能有效幫助學習者提高學習效率。
4.研究對象主體以大學生為主,但也涉及教師、研究生和高職學生
根據統(tǒng)計,涉及自主學習研究對象主體的論文共有42篇,其中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主體的有35篇,占總數的83.3%;以研究生為研究主體的有3篇,占7.1%;以教師為研究對象主體的有3篇,占7.1%;以高職學生為研究主體的有1篇,占2.4%。這表明,除高校大學生外,教師、研究生和高職高專學生也已被納入國內自主學習實證研究的范圍。這是十分可喜的變化。在這方面,趙繼政[19]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對高職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實驗性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高職學生具有很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積極,但他們整體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突出反映在學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具體表現為學習中沒有計劃、時間和精力投入不足、學習方法不得當等。王玉雯[20]62-65以研究生為對象,探討了多模態(tài)英語聽力自主學習的設計及其網絡環(huán)境下的監(jiān)控措施,采用了實證研究的方法。調查結果顯示多模態(tài)英語聽力自主學習能有效地提高聽力自主學習能力,對口語學習能產生積極的影響。樓荷英[5]將自我評估、同輩評估評價等方法運用于對非英語專業(yè)研究生英語口頭陳述能力的評估。研究發(fā)現,自我評估和同輩評估在英語口頭陳述能力評價中的運用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習者自主性的有效途徑。
在培養(yǎng)學習者的自主學習已經成為外語教學界的共識的今天,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國內人們的研究視野不再只局限于學習者這一單一對象。教師在學習者自主中的角色變化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根據高吉利[1]的統(tǒng)計分析,在1990年至2005年的15年中,發(fā)表在國內18家主要外語期刊的文章,針對學習者自主學習中教師角色的研究為數不多,有代表性的只有華維芬[21]76-79和譚紅[22]104-105,他們認為在學習者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起到了“幫助者”、“促進者”以及“釋疑者”的作用。在我們統(tǒng)計期內6家刊物所刊發(fā)的所有有關教師在自主學習中作用的文章共有10篇,其中通過實證方法研究的雖只有3篇,但意義重大,這不僅給我們探討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新視角,也讓我們面臨著一個探討教師自主的新課題
1.在實證研究工具的選用方面。工具的可靠性決定著數據的可靠性及結論的信度。但本次統(tǒng)計樣本中有的研究工具卻缺乏足夠的可靠性。其中雖然有的調查問卷是借鑒他人已經驗證過的問卷,但大部分是自行設計的,缺乏一定的科學檢驗來證明其可靠性。所以,凡自行設計的問卷,在正式開始調查之前,有必要進行小范圍的預調查,并分析所得結果是否反映了要調查的問題,經過修正之后,再正式實施,才能確保問卷調查結果的有效性。
2.在對自主學習社會文化性研究方面。Kohonen[23]14-38指出,自主性學習不意味著忽視環(huán)境的個人主義。學習者個人做出的種種選擇正是基于對社會、道德規(guī)范和對他人的尊重。因此,自主性學習不能忽視受學校、家庭、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也不能忽視與他人的合作及如何在與他人的合作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目前國內研究者對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后續(xù)研究者應對此予以重視,以期有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出現。
3.在對自主學習的主體的研究廣度方面。研究對象主體的廣度如何決定了對此領域研究的成熟度如何,也決定了研究成果是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指導性以及是否具有借鑒意義。近年的研究對象主體雖然漸向多元化發(fā)展,但無可否認的事實是,以大學生為主的研究依然占據絕大部分,對研究生和高職院校等的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篇幅目前相對來說很少,這里面雖然有從事此類學生群的教師數量相對少和這類學生相對于本科生數量少等原因,但這不能成為人們不去關注這類學生群體的理由。對這些學生群體的研究有很大的探索空間,也應在未來的研究中予以足夠的關注。
[1] 高吉利.國內學習者自主研究述評[J].外語界,2005(06).
[2] 徐錦芬,占小海.國內外“學習者自主”研究述評[J].外語界,2004(04).
[3] 高一虹,吳紅亮,李莉春.關于外語教學研究方法的調查[J].外國語,2000(01).
[4] 高吉利.國內外語自主學習研究狀況分析綜述[J].外語教學,2005(01).
[5] 樓荷英.自我評估同輩評估與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之間的關系[J].外語教學,2005(07).
[6] 劉曉玲,陽志清.自我評估在EFL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研究[J].外語教學,2006(05).
[7] 張殿玉.英語學習策略與自主學習[J].外語教學,2005(01).
[8] 張立.元認知意識培訓—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前提[J].外語界,2009(04).
[9] 雷霄.大學生學習觀念與學習自主性培養(yǎng)[J].外語界,2005(03).
[10] 華維芬.試論外語學習動機與學習者自主[J].外語研究,2009(01).
[11] 胡東平,施卓延,周浩.歸因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10).
[12] 郝欽海.影學習者自主的社會文化因素及其啟示[J].外語界,2005(06).
[13] 張虹蔚,王玉新.多媒體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6(04).
[14] 劉延秀,孔憲輝.計算機輔助自主學習+課堂的模式探索與學習者研究[J].外語界,2008(01).
[15] 陳美華.計算機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要素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03).
[16] 蔡朝輝.教師在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的角色[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11).
[17] 劉金俠.網絡教學環(huán)境中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J].外語學刊,2009(04).
[18] 劉萍,秦軍.教師對網絡環(huán)境下自主學習的指導、監(jiān)督與管理[J].外語電化教學,2007(12).
[19] 趙繼政.高職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J].外語教學,2008(09).
[20] 王玉雯.多模態(tài)聽力自主學習的設計及其效果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9(11).
[21] 華維芬.試論外語教師在自主學習模式中的定位[J].外語研究,2001(03).
[22] 譚紅.淺談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教師的角色[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03).
[23] Kohonen Vilio.Experiential language learning,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s cooperative learner education[M]//In Nunan David(ed.).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責任編輯:九 林
A Review of the Domestic Empirical Study on Autonomous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REN Li
Empirical study has been the major model of study on domestic autonomous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The ways of empirical study include survey,experiment and review,etc.The content of current empirical study involves training of autonomous leaning,variables of individual factors,social-cultural factors,web environment,teachers’role and others.The learners studied are mainly college student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postgraduates and vocational students have been the objects of study as well.However,there exist such weaknesses in current empirical study on domestic autonomous leaning as the improper ways of empirical study,the lack of profundity and broadness and so on.
autonomous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empirical study;review
H319.3
A
1671-8275(2010)06-0136-04
2010-09-10
任莉(1970-),女,吉林和龍人,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外語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