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興旺
[摘要] 本文作者從班主任工作反思的作用、反思重點、反思方法等方面,審視了中學班主任教育行為,總結得失,旨在充分發(fā)揮班主任的重要作用,使班主任工作更有成效。
[關鍵詞] 班主任反思素質教育因材施教情感交流
班主任教育行為的反思,是指班主任以自己的實踐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教育行動、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也是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是聯(lián)系各科教師及學生之間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區(qū)教育的橋梁。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通過工作反思,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對自己的教育行為為什么要反思?反思什么?怎樣反思?筆者借鑒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有關研究成果,結合自己多年班主任反思經歷,淺談如下如下認識。
一、班主任反思的作用
新課程改革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zhàn)。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既要有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品質,又需要有對自己教育教學實踐進行反思的能力。這是社會對教師的期望,也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處于新時期的中小學班主任尤其需要確立新的理念,學會反思工作,具備反思素質,提升反思能力。班主任對自己的教育行為經常反思有何作用呢?
1.反思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素質
反思是一種認識自身的活動。班主任在具體完成某項教育工作以后,應對這一工作進行反思,找出成功與不足,并進而找出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總結出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使以后的行為能減少走彎路。只有通過不斷地反思,才能使每一位班主任自覺接受新觀念、新知識,提高技能、智慧和素質,不斷完善自己,拓展發(fā)展的空間,使?jié)撃艿玫阶畲笙薅鹊拈_發(fā),實現(xiàn)自我更高層次的人生價值。
2.反思能提高班主任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缺乏心理準備的新問題,面對這些問題,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審視,敢于用新思路、新方法進行嘗試。我曾經帶過一屆學生,在高考前一個月沖刺階段,班里一個女生家長打電話對我說:有同學在他女兒的書中夾了一張黃色光碟,對孩子影響很大,要我嚴查。我找到這位女生核實了情況,問她知不知道誰干的,她列了幾個懷疑對象。我感覺,不能按常規(guī)處理這個問題,因為,我清楚地知道,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會給這個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影響高考,而且有可能會冤枉同學,影響同學關系、師生關系。經深思熟慮后,我告訴這位學生及家長,對此事不要聲張,就當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調整情緒及心態(tài),認真應對高考。這位學生聽了我的話,放下了心理包袱,認真?zhèn)鋺?zhàn),結果順利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這個成功案例說明:對一些沿用已久的方法,要敢于進行懷疑、批判,并拿出自己的方案,結合實際解決問題。
二、班主任反思的重點
1.反思教育觀念
更新教育觀念是素質教育的先導。班主任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及教育行為,牢固樹立素質教育觀,使學生的主體地位顯現(xiàn),身心及個性得到健康發(fā)展,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
2.反思教育言行
現(xiàn)實中存在著許多學生不喜歡但又潛移默化地給學生負面影響的班主任言行。表現(xiàn)在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語言上,則體現(xiàn)為講話思維混亂、邏輯性差、語言極不規(guī)范;習慣于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過分偏袒學習好的學生而貶低學習差的學生,嚴重侮辱了學生的人格,刺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挫傷了他們的進取心,損傷了他們做人的尊嚴,對學生心理上、精神上、人格上所造成的傷害極大。表現(xiàn)在班主任的教育行為上,則體現(xiàn)為動不動就因一點小事停學生的課;對學生進行體罰或變相體罰;還有的對學生諸如遲到早退曠課罰款、上課違紀罰款、考試成績下降罰款、作業(yè)不合要求罰款等經濟懲罰。這些不良教育行為,最終只能是師生兩敗俱傷。所以,班主任的世界觀、言行、生活以及他對某一現(xiàn)象的態(tài)度都深深影響著學生。班主任應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以自己良好的言行、高尚的人格來教育和塑造學生的人格形象。
3.反思教育方法
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班主任要大力營造班級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學習生活的良好氛圍,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要堅持激勵賞識教育,讓每位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感受到自己在被關注,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要堅持正面教育為主,寬容理解學生;善于對學生的錯誤言行及時地引導,決不姑息遷就;要堅持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協(xié)調,因材施教,正視差異,發(fā)展個性。其中,最關鍵的是要關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心愛護,這樣,學生會傾心于教師,更加樂于接近班主任,更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三、班主任反思的方法
1.從自己與學生的關系是否融洽上反思
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實質上是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過程,班主任要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愉悅感、安全感和尊嚴感,學生的潛能和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師生關系才能融洽。因此,班主任工作應從“人治”走向“法治”,通過“法治”管理,使班主任的權威轉化為集體的權威,使學生自我教育與管理制度化,使學生民主管理的意識與能力得以增強和提高。
2.從自己所定的每條班級公約是否切實可行上反思
一個班集體若沒有嚴格的規(guī)則會導致班級崩潰。班主任一般都要根據(jù)校紀校規(guī),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制訂班級公約,如果班主任對學生遵守規(guī)則的要求馬馬虎虎,隨意性大,朝定夕改,或對違規(guī)學生的違規(guī)情況不認真了解,主觀臆斷地指責或處理不當,都是不利于做好學生和班級工作的。因此,班主任要認真推敲班級公約的內容,既要讓學生能接受,還要有利于培養(yǎng)健康向上的班風的形成。制訂班級公約的最好方式是師生共同討論,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3.從自己是否重視對班干部的培養(yǎng)上反思
班干部是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同學們的帶頭人。班主任要經常與班干部談心,了解班級情況,交換對班級工作看法,具體指導他們認識和解決班級問題,開展班級活動,教給他們工作方法,樹立他們在班級中的威信,讓他們逐步學會做班級工作,提高組織能力和研判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從事班主任工作,一直帶文科班,文科班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問題學生較多,選拔班干部的難度較大,為此,我用值周班長的辦法選拔和培養(yǎng)班干部,效果良好。大致操作方法是:先通過觀察和調查選出十名左右的學生作為后備班干部,然后讓他(她)們每人負責一周班級的各項工作。工作中,我及時給予指導,每周班會點評。半學期后經過民主選舉確定班委會,分工協(xié)作,各司其責。
4.從自己的工作作風學生是否喜歡上反思
在班級工作中,自己處理問題是周詳,還是簡單、武斷、態(tài)度粗暴?問題處理后,學生是心服還是委屈、敢怒不敢言?對學生的要求是寬嚴相濟、合情合理,還是過于苛刻?如果認為自己是老師,對學生怎么要求、怎么批評都行,自己錯了也強詞奪理是不行的。要尊重學生,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盡量讓學生把事情說清楚,說明白,要因勢利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總之,反思要成為班主任的一種習慣,它貫穿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始和終結。反思的過程是發(fā)現(xiàn)過程,也是研究過程、彌補過程、提升過程。理論在反思中學習,品質在反思中提高,知識在反思中豐富,技能在反思中習練,方法在反思中修正,責任心在反思中增強,風格在反思中形成,機智在反思中產生,不足在反思中彌補,形象在反思中樹立,地位在反思中奠定。班主任工作離開了反思必將一事無成。
參閱文獻:
[1] 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老師》.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
[2] 齊學紅:《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 華東大學出版社,2006.
[3] 陳文斌:《班主任工作要求與工作基本規(guī)范》 北方文藝出版社,2008.
[4] 倪敏:《新時期怎樣做好班主任》 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
[5] 趙國忠:《班主任最需要什么》 南方出版社,2008.
[6] 何國松:《骨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吉林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