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明萍,樓方芳,倪秀海
(滁州學院體育系,安徽滁州239000)
教學重組對大學生健康素質影響的實驗研究
付明萍,樓方芳,倪秀海
(滁州學院體育系,安徽滁州239000)
為了適應高等教育的需要,提高普通高校大學生身心素質健康水平,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按重新組合的教學內容以及重新設計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計劃進行教學。通過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教學效果對比研究表明:該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大學生體質和心理健康水平。
大學生;健康素質;重組
近些年的調查研究表明:我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逐年下降,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卻不斷上升。如何解決大學生身心素質全面健康發(fā)展的問題是高校體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積極探索適合大學生身心素質發(fā)展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是學校體育教學研究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就是根據新的教學理念,在體育課堂中采用重組教學內容的方法,達到提高大學生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
滁州學院07級乒乓球選項課學生,隨機抽取4個女生班,其中星期一的兩個班作為實驗班(88人),星期二的兩個班作為對照班(90人)。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檢索,查閱了大量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為本課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 問卷調查法
采用國內外廣泛使用的《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在教學實驗前、后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共發(fā)放問卷178份,回收有效問卷176份,有效率為98.8%。
1.2.3 實驗法
(1)測試指標。為了確保教學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實驗前對大學生體質測試五項指標(表1)和心理健康狀況分別進行了測試(表2)。經檢驗,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各項測試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由于我們的實驗安排在第一個學期的開始和結束,天氣的變化從熱到冷,有的測試指標隨氣溫有所變化,因此測試的數據可能會對我們的實驗有所影響。
(2)實驗控制和實施。實驗于2008年9月-2009年1月在乒乓球選項課中進行,實驗時間為一學期計18周,每周一次教學課2學時,一次課外輔導1學時(以比賽為主)。實驗班與對照班師資和其它教學條件也都一致,符合教學實驗的要求。
(3)實驗設計。對照班采用常規(guī)教學方法,按照規(guī)定的教學進度與計劃進行,在教學內容上偏重于單個技術的傳授。實驗班根據乒乓球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按照自編的教學進度,教學內容更多關注多維學習目標的實驗,在吃透教材、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下,將單元教學內容重新組合,最后再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系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將課時教學內容重組,對教學順序等進行適當修改,并將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合理地、科學地滲透到乒乓球教學內容中。
重組體育教學內容是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以學生身心發(fā)展為依據,整合體育課程知識技能和方法,優(yōu)化課程資源,重組或創(chuàng)編體育教學內容,從而使體育教學達到最優(yōu)效果和最佳效益。整個教學實驗分三個階段按要求進行實施。
第一階段:(第1周-第7周)對重點技術組合內容進行教學,學生掌握重點技術組合后,及時過渡到一般技術組合的教學。為了不受枯燥的技術練習和動作結構的限制,將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加工和處理,使之更加趣味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身體素質練習,同時配合情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等內容。技術學習的比重在一次課中占總學時的70%左右,身體素質練習的比重在一次課中占總學時的20%左右,情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等內容學習的比重在一次課中占總學時的10%左右。
第二階段:(第8周-第12周)逐步增加組合內容練習的難度和練習形式的復雜程度,并適當安排對抗性練習或簡單的比賽練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專項素質練習,同時配合耐挫折教育、人際關系指導等內容。技、戰(zhàn)術學習的比重在一次課中占總學時的50%左右,比賽練習的比重在一次課中占總學時的25%左右,專項素質練習的比重在一次課中占總學時的15%左右,情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等內容學習的比重在一次課中占總學時的10%左右。
第三階段:(第13周-第18周)全面增加組合練習的難度和技術動作的量,以比賽練習為主,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將學生分組,以計分方式評價學生的比賽情況,目的是使學生能熟練運用基本技戰(zhàn)術,增強比賽意識,促進身體活動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的提高。比賽練習的比重在一次課中占總學時的60%以上,同時加強身體素質練習、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1.2.4 數理統(tǒng)計法:利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
實驗前后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的結果表明(見表1):實驗后實驗班學生50米和800米跑成績均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800米跑成績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說明重組教學內容的教學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鍛煉,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表1 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實驗前后身體素質測試指標比較
(1)身體形態(tài)方面:從表2可以看出,身高、體重在實驗前后并無顯著差異(P>0.05),這與大學生身體發(fā)育規(guī)律相吻合,因為大學階段學生身體發(fā)育已過高峰期,身體形態(tài)基本定型,相差不大屬于正常。
(2)彈跳和身體柔韌方面:從表2可以看出,在彈跳方面,實驗班學生實驗后其平均值增加了,兩者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這說明重組教學內容的教學能增強大學生的下肢力量。在身體柔韌方面,兩表2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實驗前后體質測試五項指標比較兩組在實施一學期教學之后,各班學生坐位體前屈成績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原因在于坐位體前屈是柔韌素質的體現。大學生處于20歲左右階段,已過高峰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期。
表2 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實驗前后體質測試五項指標比較
(3)肺活量指數:從表2可以看出,實驗班肺活量指數提高了,與實驗前比較呈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班肺活量指數也提高了,但提高幅度不大,無明顯差異。這說明通過重組教學內容的教學對學生肺活量的影響,相對于采用常規(guī)教學內容教學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4)臺階實驗:由表2可見,實驗前后實驗班學生的臺階指數有較大提高,呈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對照班學生臺階指數也提高了,但差異不及實驗班顯著。這說明重組教學內容的教學對心血管系統(tǒng)影響較大,對提高學生的心血管功能其效果更明顯。
(5)實驗前后兩班各項成績的縱向比較結果顯示,在立定跳遠、肺活量和臺階實驗三個方面,實驗班各項成績與實驗前比較呈顯著性差異。重組教學內容的教學使體育課程更加靈活,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與動機。對照班實驗前后這幾項成績也有一定提高,但幅度不大。說明重組教學內容的教學比常規(guī)教學在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方面效果顯著。
從表3可以看出,實驗班學生實驗前后強迫、人際關系、抑郁和焦慮四項因子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這表明在重組教學內容的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入趣、入情、入迷,強化人與人的溝通和信任,重新認識自我,明確學習目的,最終能達到改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緩解學生內、外在心理壓力的目的。對照班學生實驗前后在強迫、抑郁、焦慮、恐怖因子的得分也有所降低,但幅度不大,說明重組教學內容的教學對大學生有較好的心理健康效應,對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是顯著的。
表3 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實驗前后SCL-90測試結果比較
(1)重組教學內容的教學能有效地促進大學生體質健康發(fā)展,是由于教學內容重新設計,合理搭配,使體育課程更加靈活,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激發(fā)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促進了學生樂學、好學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了增強大學生體質的目的。
(2)重組教學內容的教學能有效地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重組教學內容,在培養(yǎng)大學生體育與健康的意識、調節(jié)學習和生活中緊張情緒、情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在重組教學內容的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漸入趣、入情、入迷,強化人與人的溝通和信任,重新認識自我,明確學習目的,最終達到改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1)由于大學體育課每周只安排一次課,乒乓球課在明顯改善學生身體素質方面并不十分突出。建議為學生開設第二課堂,并與體育課有機的結合起來,將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2)體育教學要想取得較大的心理建康教育效應,就必須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必須篩選那些適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身體練習和理論知識作為體育教學內容。因此,體育教師要深刻理解每一個教學內容的內涵,要善于從教育學、心理學等不同學科的角度去選擇和整合他們,以便發(fā)揮他們的功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 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上海精神醫(yī)學,1994 (2).
[2] 張春美,季瀏,等.有氧鍛煉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21(5):456-458.
[3] 陳星飚,張 欣,張 霈.高校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與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7):944-945.
[4] 宋子良.不同頻率的體育活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關系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7):948-950.
[5] 方 敏,江 波.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鍛煉強度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2,23(3):198-200.
[6] 杜曉紅,唐東輝,陳永發(fā).健美操課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4):62-64.
[7] 漆昌柱,徐培.體育鍛煉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其機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5):41-43.
An Em pir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Teaching Rearrangemen t on College Studen ts’Constitution
Fu M ingping,Lou Fangfang,Ni Xiuha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uzhou College,Chuzhou 239000,China)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and imp rove college students’constitution,the co 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an be taught by rearrang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redesigning the teaching schedule and p lan.This teaching method has been p roved effective in imp roving college students’constitution by draw ing a comparison of the teaching effect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he control class.
college students;constitution;rearrangement
book=0,ebook=98
G42
A
1673-1794(2010)02-0087-03
付明萍(1970-),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
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ELA070230)之子課題
20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