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雪梅,張春紅(溫州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藥劑科,溫州市 325000)
隨著新藥的不斷上市以及臨床用藥品種的增加,藥品不良反應(ADR)的發(fā)生越來越多,尤其是嚴重ADR,不僅對人體造成傷害,還可能危及生命。因此,ADR監(jiān)測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我院2008年收集的215例嚴重ADR報告進行回顧性分析,以了解我院嚴重ADR發(fā)生的情況與特點,為今后的臨床用藥提供參考,并為藥品的再評價提供臨床資料。
收集我院2008年由醫(yī)護人員上報的ADR病例報告,并進行篩選,對其中屬于嚴重ADR的215例報告采用計算機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jiān)測管理辦法》(簡稱《辦法》)第六章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嚴重ADR是指因服用藥品引起以下?lián)p害情形之一的反應:(1)引起死亡;(2)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3)對生命有危險并能夠?qū)е氯梭w永久的或顯著的傷殘;(4)對器官功能產(chǎn)生永久損傷;(5)導致住院或住院時間延長。
對收集的215例報告病例,分別對患者的性別、年齡、過敏史、給藥途徑、填報科室、ADR轉歸、引起ADR的藥品種類、ADR累及器官或系統(tǒng)及臨床表現(xiàn)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5例嚴重ADR報告中,男性116例,女性99例;年齡最大87歲,最小5個月,各年齡段均有發(fā)生,具體分布見表1。
表1 發(fā)生嚴重ADR患者的性別與年齡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gender and age of patients in severe ADR cases
215例嚴重ADR中,有過敏史21例,無過敏史170例,不詳24例;靜脈滴注70例,口服140例,局部外用2例,吸入給藥2例,硬膜外給藥1例。
215例嚴重ADR中,好轉160例,治愈54例,有后遺癥1例。對原患疾病的影響中,使病情加重43例,不明顯150例,使病程延長21例,后遺癥1例。
215例嚴重ADR中,上報的科室分別是:藥劑科128例,產(chǎn)科1例,ICU 2例,放療科2例,風濕免疫科2例,肝膽外科1例,感染科8例,呼吸科10例,急診科3例,介入科1例,精神科1例,內(nèi)分泌科2例,皮膚科26例,腎內(nèi)科7例,神經(jīng)內(nèi)科1例,消化內(nèi)科9例,血液科3例,移植科1例,中醫(yī)科1例,新生兒科1例,全科2例,腦血管科1例,其他2例。
國內(nèi)文獻報道情況:有138例,無15例,不詳62例。國外文獻報道情況:有126例,無13例,不詳76例。
在215例嚴重ADR中,共涉及藥品21大類[1,2],引起嚴重ADR的藥品種類分布見表2(因部分藥品同時出現(xiàn)2種以上的嚴重ADR,因此分別進行統(tǒng)計后總例數(shù)>215)。
表2 引起嚴重ADR的藥品種類分布Tab 2 Type of severeADR-inducing drugs
嚴重ADR累及器官或系統(tǒng)及臨床表現(xiàn)分布見表3(因部分藥品同時出現(xiàn)2種以上的嚴重ADR,因此分別進行統(tǒng)計后總例數(shù)>215)。
215例嚴重ADR中,男女之間無顯著性差異,各年齡段均可發(fā)生;有過敏史21例,無過敏史170例,不詳24例,表明發(fā)生嚴重ADR與患者本身是否有過敏性體質(zhì)無關;好轉和治愈214例(99.53%),有后遺癥1例(0.47%),表明嚴重ADR如果處理及時,轉歸較好。
嚴重ADR發(fā)生率最高的給藥途徑是口服,這與口服藥物使用范圍廣、使用與攜帶方便及患者容易接受等有關。其次是靜脈給藥,靜脈給藥成為臨床用藥不安全的最大隱患,其發(fā)生率高與靜脈滴注給藥方式的特殊性(無首關效應)及在臨床應用廣泛有關,且注射劑的pH值、滲透壓、內(nèi)毒素、微粒、雜質(zhì)、滴注速度等均可能成為誘發(fā)因素[3]。提示臨床必須重視正確的靜脈藥物配制及各種操作方法,嚴格掌握用藥指征。
從表2分析來看,抗感染藥居首位,與彭曉燕等[4]報道的文獻一致,共101例(28.21%),其次是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與抗風濕藥46例(12.85%),再次是中藥42例(11.73%)??垢腥舅幹饕铅?內(nèi)酰胺類藥22例,阿奇霉素2例,利福平+吡嗪酰胺+異煙肼聯(lián)合使用10例,喹諾酮類10例。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與抗風濕藥中別嘌醇引起的嚴重ADR有14例,主要表現(xiàn)為剝脫性皮炎(3例)和皮疹(11例)。別嘌醇又稱別嘌呤醇,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使次黃嘌呤及黃嘌呤不能轉化成尿酸,從而減少尿酸合成,進而降低血中尿酸濃度,減少尿酸鹽在骨、關節(jié)及腎臟的沉積,是目前唯一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但該藥副作用大,引起的剝脫性皮炎已有相關文獻[5]進行了分析,并有引起剝脫性皮炎致死亡的報道[6]。因此臨床應注意患者特點,正確選擇,嚴密監(jiān)測ADR。
表3 嚴重ADR累及器官或系統(tǒng)及臨床表現(xiàn)分布Tab 3 Organs and systems involved in severeADR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中藥注射劑引起的嚴重ADR也不可忽視。本文引起嚴重ADR中藥主要有刺五加注射液等補益劑、丹參等理氣劑、雷公藤多苷片等蠲痹通絡劑、麻仁丸等瀉下劑、傷科接骨片等接骨續(xù)筋藥、烏靈片等安神劑、婦科千金片等止帶劑、痔血膠囊等清熱劑、康萊特等理血劑、濕毒清顆粒等清熱祛濕藥、雙黃連口服液等解表劑、排石沖劑等祛濕劑、醒腦靜注射液等開竅劑、熊膽膠囊等清肝明目劑、珍菊降壓片等祛風劑,等等。近年來,隨著中藥制劑的廣泛使用,其引起的ADR日益增多,因而也受到人們的關注。中藥制劑自身成分的多樣化和制劑工藝的復雜性和不完善,存放過程和使用過程中可能致敏的各種不穩(wěn)定因素均有可能導致ADR。因此,只有在中醫(yī)辨證施治理論的指導下,找到病因并在懂得中藥藥理、藥性的基礎上準確地應用,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中藥治療的優(yōu)勢。
從表3分析來看,皮膚及其附件損害最多73例(33.49%),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7],其次為肝臟損害70例(32.11%)。用藥引起肝臟損害的品種范圍廣,例數(shù)多,應加強解毒、護肝治療,嚴密監(jiān)測ADR。有文獻報道[8],乙胺丁醇、利福平、異煙肼組合使用引起肝功能損害比例達88.70%,本文中也有10例組合使用引起的肝功能損害,因此要關注組合使用,調(diào)節(jié)劑量,并加強肝功能監(jiān)測。
嚴重ADR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其發(fā)生雖然有一定的不可預測性,但在實際臨床用藥時,有些人為的、客觀的因素如果加以注意是可以預測和避免的。臨床醫(yī)師及藥師應告知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ADR的臨床表現(xiàn),使其學會使用藥品說明書,叮囑其注意用藥時的反應及對策;對長期用藥的患者應定期進行相應的生化檢查,對ADR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縮短治療周期,減少患者的痛苦。總之,增強醫(yī)務人員對嚴重ADR危害性的認識、降低用藥風險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和避免嚴重ADR的發(fā)生,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有效。
[1]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化學藥和生物制品卷)[S].2005年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目錄1~19.
[2]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卷)[S].2005年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目錄1~15.
[3]黃道秋.110例藥物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新藥雜志,2006,15(12):1 014.
[4]彭曉燕,姚 冰,潘 潔,等.我院2004~2006年嚴重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藥房,2008,19(17):1 343.
[5]熊星華,雷招寶.別嘌醇致剝脫性皮炎型藥疹及其防治[J].醫(yī)藥導報,2007,26(12):1 515.
[6]劉燕湘,馬 萼,梁 武.別嘌醇引起剝脫性皮炎致死亡1例分析[J].藥物警戒,2006,3(1):47.
[7]諸葛愛武.我院2004~2006年136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分析[J].中國藥房,2008,19(5):381.
[8]楊年忠,王金花,鄭麗君.321例肺結核抗結核組合藥不良反應臨床監(jiān)測[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7,2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