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山東淄博 255130)
初等教育研究
山東省小學教師隊伍質量現狀抽樣調查分析報告
“山東省小學教師隊伍質量研究”課題組
(淄博師范高等??茖W校,山東淄博 255130)
此次抽樣調查以2008-2009學年度山東省小學教師隊伍為研究對象,研究目的是對山東省小學教師隊伍的基本結構、生存與發(fā)展狀態(tài)作出評估,為山東省及全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戰(zhàn)略與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抽樣調查問卷分析表明,山東省小學教師隊伍現狀為:個別學校存在著較高比例的非在編教師;各學校沒有“還未獲得”教師資格的教師,但通過“師范院校畢業(yè)直接獲得”教師資格的教師所占比例,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學校之間還存在著較大差距;教師年齡分布不均衡;小學教師的原始學歷層次還不高;小學教師的工作量普遍較重;拖欠教師工資的情況仍然存在;城市學校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機會多于農村學校教師;小學教師的職業(yè)認同度較高;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迫切任務是“加強教師培訓”與“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針對上述現狀,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做好以下工作:合理制訂教師編制,優(yōu)化教師隊伍整體結構;加強教師培訓,促進教師發(fā)展;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
小學教師隊伍;質量;現狀與建議
Abstract:With the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school year 2008-2009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basic structure,life,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of Shandong Province to provide certain foundations for Shandong Province or ev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making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of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of Shandong Province is:a few schools have a number of teachers who have not registered at the Bureau of Education;no school has teachers who“have not acquired”teacher’s qualification,but a wide gap still exists in the proportion of teachers who directly got teacher’s qualification at graduation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urban and rural areas,and different schools;teachers have uneven age distributions;the initial degrees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are not high;generally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a heavy workload;arrears of wages of teachers still exist;urban teachers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in occupational development than rural teachers;prim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high occupational identity;an urgent task in teacher construction is to“strengthen teacher training”and“further expand democratic management”.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mentioned above,the government and related authorities shall do the following work:to rationally plan teachers’registration system and optimize teachers’integral structure;to enhance teacher training and promote teachers’development;to improve teachers’work and life conditions;to further expand demo-cratic management.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teachers;quality;current situation and advice
淄博師專所承擔的“山東省小學教師隊伍質量研究”是教育部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戰(zhàn)略與政策研究重大課題“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質量研究”相關子課題“山東省中小學教師隊伍質量研究”的子課題。本抽樣問卷調查以2008-2009學年度山東省小學教師隊伍為研究對象,調查時間為2008年10月,研究目的是對山東省小學教師隊伍的基本結構、生存與發(fā)展狀態(tài)作出評估,為山東省及全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戰(zhàn)略與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
為了保證抽樣調查的科學性,我們設計了分類、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案。
(1)分類取樣。根據全省經濟發(fā)展水平,抽取了濟南、淄博、濱州3個市作為經濟發(fā)展不同水平地區(qū)的代表進行研究。三個地區(qū)以下分別用“地區(qū) 1”“地區(qū) 2”“地區(qū) 3”表示。
(2)分層取樣。每個地區(qū),我們又隨機抽取了1處市區(qū)小學、1處區(qū)縣城區(qū)小學、1處鄉(xiāng)鎮(zhèn)或農村小學作為研究對象。
(3)整群取樣。為了保證研究的可靠性,抽取的學校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即所抽學校的全體教師都為調查對象。
這樣,本次研究我們共抽取了3個地區(qū)的3所地市級城區(qū)小學、3所區(qū)縣級城區(qū)小學、4所鄉(xiāng)鎮(zhèn)或農村小學,教師(含學校領導)個人樣本535個。
以下分析,包括全省城鄉(xiāng)(城市與農村)學校相關項目比較、不同地區(qū)之間相關項目比較、不同學校之間相關項目比較等。城市小學包括省、市及區(qū)縣所在地城區(qū)小學,農村小學包括非區(qū)縣所在地鄉(xiāng)鎮(zhèn)小學及村小。本次調查總樣本535個(人),但有些必選項目個別教師未選。對于這樣的問卷,我們將該問卷該項目作為“無效答卷”進行了處理。
(一)教師資格狀況
1.在編教師與民辦、代課教師比例
此次調查,對教師身份資格問題我們設計了兩個題目,其中一個是有關教師身份的:“你的教師身份是:①正式(在編)教師;②民辦教師;③代課教師”。10所學校收回此項有效問卷532份,統計數據見表1。
表1 抽樣學校在編與民辦、代課教師人數及比例
532份有效問卷中,選擇“①正式(在編)教師”的有516人,選擇“②民辦教師”的有2人,選擇“③代課教師”的有14人?!懊褶k教師”與“代課教師”占教師總數的3%。而“民辦教師”與“代課教師”只出現在地區(qū)1和地區(qū)2的兩所城區(qū)學校。從整體看,城鄉(xiāng)在編與民辦、代課教師比例對比如圖1。
2.不同途徑獲得教師資格及未獲得教師資格人數比例對比
此次調查問卷有關教師身份資格的第二個問題是:“您的教師資格:①師范院校畢業(yè)直接獲得;②非師范畢業(yè)后經考試獲得;③還未獲得”。所調查的10所學校收回的問卷中,此問題有效答卷521份,各項統計數據如表2。
表2 抽樣學校教師資格證獲得情況
(1)整體(所有抽樣學校)城(城區(qū)學校)鄉(xiāng)(農村學校)對比
從整體上看,抽樣學校沒有“還未獲得”教師資格的教師。通過“師范院校畢業(yè)直接獲得”教師資格的教師占絕大多數,達 88.1%,其中城市91.9%,農村77.4%,城市高出農村14.5個百分點。從整體上看,城鄉(xiāng)不同途徑獲得教師資格的人數比例對比如圖2。
(2)不同地區(qū)城鄉(xiāng)對比
三個地區(qū)“通過師范院校畢業(yè)直接獲得教師資格”的教師比例分別為 92.4%、81.1%、89.4%;其中城市學校這一比例分別為92.8%、93.5%、90.7%;農村學校這一比例分別為
圖2 城鄉(xiāng)學校不同途徑獲得教師資格人數比例對比
91.3%、66.7%、80%。各地區(qū)城鄉(xiāng)學?!巴ㄟ^師范院校畢業(yè)直接獲得教師資格”的教師比例比較如圖3。
圖3 各地區(qū)城鄉(xiāng)學?!巴ㄟ^師范院校畢業(yè)直接獲得教師資格”的教師比例對比
(3)學校之間對比
三個地區(qū)“通過師范院校畢業(yè)直接獲得教師資格”教師最高與最低比例的學校,其比例分別為:95.4%,86.8%;95.6%,46.9%;91.7%,80%,如圖 4。
圖4 各地區(qū)“通過師范院校畢業(yè)直接獲得教師資格”教師最高與最低比例對比
(二)年齡結構
此問題有效答卷504份。抽樣學校教師年齡分布數據如表3。
1.整體城鄉(xiāng)對比
若以5歲為一個年齡段,從25歲到55歲,教師整體年齡分布極不平衡,30到40歲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0.2%。其中城市學校這一年齡段教師所占比例達57.8%;相比之下,農村教師年齡分布較平衡,但50歲以上教師比例較高,占25.2%。整體城鄉(xiāng)教師年齡分布情況對比如圖5。
表3 抽樣學校教師年齡分布情況
圖5 城鄉(xiāng)教師年齡分布情況對比
2.不同地區(qū)對比
三個抽樣地區(qū)相比,年齡分布均存在不平衡現象,地區(qū)1表現得最為突出,其30到34歲教師達到34.5%。三個地區(qū)各年齡段教師分布情況如圖6。
圖6 三個地區(qū)各年齡段教師分布情況比較
3.學校之間對比
從單個學校來看,年齡分布不均衡的現象更為明顯。三個地區(qū)中分布最不均衡的學校人數最集中的年齡段(5年)中的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為:38.2%、47.8%、37.5%。
(三)學歷結構
此問題有效答卷535份。我們以工作前最高學歷與工作后獲得的最高學歷為準,所統計的抽樣學校各學歷層次教師人數及比例如表4。
1.整體城鄉(xiāng)對比
抽樣學校整體城鄉(xiāng)教師參加工作前后各學歷層次人數所占比例對比如圖7、圖8、圖9。
圖7 城鄉(xiāng)學校教師工作前各層次學歷人數比例對比
表4 抽樣學校_教師工作前、后獲得各層次學歷人數
由以上圖表可以看出,小學教師原始學歷(參加工作前最高學歷)為??苹蛑袔?含中專)的人數占絕大多數,達 83.6%;專科及以上學歷達39.8%;城鄉(xiāng)學校??萍耙陨蠈W歷教師整體水平均已達35%。
本科以上學歷人數只占總人數的8.2%,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小學;農村學校原始學歷為初中和高中的教師占農村教師總數的40%,明顯高于城市學校的5.6%。參加工作后獲得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65.6%。目前抽樣學校還沒有獲得博士學位的教師。
2.不同地區(qū)對比
三個抽樣地區(qū),工作前各層次學歷人數比例對比如表5(在下頁)、圖10。
圖10 三個抽樣地區(qū)工作前各層次學歷人數比例對比
由這些圖表可以看出,地區(qū)1的“碩士”“本科”教師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兩個地區(qū)。
3.學校之間對比
從單個學校來看,原始學歷??萍耙陨辖處熕急壤牟罹噙€較大。所抽樣的10所學校原始學歷??萍耙陨辖處熕急壤謩e為:46.2%、21.1%、65.9%、42.2%、34.5%、20.6%、5.6%、45.6%、43.0%、42.3%,其中最高的為 65.9%,最低的為5.6%。
(四)專業(yè)技術結構
1.各專業(yè)技術層次人數比例
此問題有效答卷514份。抽樣學校各專業(yè)技術層次人數及比例如表6。
表5 三個抽樣地區(qū)工作前各層次學歷人數比例對比
表6 抽樣學校各專業(yè)技術層次人數及比例
(1)整體城鄉(xiāng)對比
城鄉(xiāng)各專業(yè)技術層次人數所占比例對比如圖11。
圖11 城鄉(xiāng)學校各專業(yè)技術層次人數比例對比
從以上圖表可看出,小學教師中的小學高級與一級人數占絕大多數,達92.6%。小學高級及以上職稱教師所占比例,農村高于城市,農村為70.6%,城市為52.2%。具有中學高級教師職稱的教師占小學教師總數的2.9%,全部在城市小學。
(2)不同地區(qū)對比
三個抽樣地區(qū)各專業(yè)技術層次人數所占比例對比如圖12。
圖12 三個抽樣地區(qū)各專業(yè)技術層次人數所占比例對比
前兩個地區(qū)小學高級及以上職稱教師均超過50%,地區(qū)2達到78.6%。地區(qū)3為42.6%。
(3)學校之間對比
三個地區(qū)小學高級及以上職稱教師所占比例最高與最低的學校,其比例分別為:77.3%,41%;86.8%,65.7%;47.8%,24%。前兩個地區(qū)比例最高的學校在農村,后一個地區(qū)比例最高的學校在城市。
2.高級教師年齡結構
抽樣學校小學高級以上職稱教師各年齡段人數及比例如表7(在下頁)。
(1)整體城鄉(xiāng)對比
城鄉(xiāng)各年齡段人數所占比例對比如圖13。
圖13 城鄉(xiāng)學校小學高級以上職稱教師各年齡段人數比例對比
從以上圖表可以看出,從整體上看高級教師主要分布在35-45歲之間,占58%。城市學校高級教師35-40歲為最集中階段,以后幾個階段呈遞減趨勢;而農村小學高級教師人數在55歲以前基本呈遞增趨勢,相對最集中的年齡段是50-55歲,其相對最集中的年齡段比城市小學晚15年。
(2)不同地區(qū)對比
所抽樣的三個地區(qū)小學高級以上職稱教師各年齡段人數比例比較如圖14。
圖14 不同地區(qū)小學高級以上職稱教師各年齡段人數比例比較
地區(qū)3小學高級以上職稱教師35-39歲年齡段人數比例達47.7%,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也明顯高于其他地區(qū)同年齡段所占的比例。
(五)教齡分布
此問題有效答卷528份。抽樣學校各教齡段教師人數及比例如表8。
表8 抽樣學校各教齡段教師人數
1.整體城鄉(xiāng)對比
城鄉(xiāng)各教齡段人數所占比例對比如圖15。
圖15 城鄉(xiāng)各教齡段人數比例比較
由以上圖表可以看出,城市小學10—20年教齡的教師占56.3%;而農村小學各教齡段人數相對平衡,25年教齡以上教師所占比重明顯高于城市小學,這與農村小學老齡教師比重高于城市小學亦一致。
2.不同地區(qū)對比
所抽樣的三個地區(qū)小學教師各年齡段人數比例對比如圖16。
圖16 不同地區(qū)小學教師各年齡段人數比例對比
由圖可以看出,三個地區(qū)29年教齡以前各教齡段教師比例變化趨勢基本一致,但地區(qū)2的29年教齡以上教師比例明顯高于其他兩地區(qū)。
(一)工作量狀況
此問題有效答卷473份。抽樣學校教師認為自己每天工作、學習時間為各時間段的人數如表9,整體城鄉(xiāng)學校對比如圖17。
表9 抽樣學校教師認為自己每天工作、_學習時間為各時間段的人數及比例
__市_0_0.000.0_00.0_78_100.0 1__區(qū)_0_0.0_0__0.0_00.033100.0村_0_0.0_0___0.0_3_8.1_3491_.9__市_0_0.000.0_24.7_41_95.3__區(qū)_1_4.014.0_00.0_23_92.0 2__鎮(zhèn)_0_0.025.7_00.0_33_94.3村_0_0.0_0___0.0_0_0.0__37__10_0_.0__市_0_0.056.6_33.9_68_89.5 3__區(qū)_0_0.0_1_1.1_11.1_91_97.8_鎮(zhèn)_0_0.0_0___0.0_0___0.016__10_0__._0_城市_1_0.3_7___2.06_1.7334_96.0合計_農村_0_0.0_2_1.6_3_2.4_12096.0_整體_1_0.29___1.9_9___1.945496.0
圖17 城鄉(xiāng)學校教師每天工作、學習時間人數比例比較
從以上圖表可以明顯地看出,絕大多數學校教師認為自己每天工作、學習在10小時以上(含10小時),且城鄉(xiāng)小學沒有明顯差別,這說明小學教師的工作量普遍較重。認為自己每天工作、學習在10小時以上(含10小時)的教師達96%,認為自己每天工作、學習在8小時以內的教師只有2.1%。地區(qū)1的2處城區(qū)小學及其他兩地區(qū)的兩處農村小學100%的教師認為自己每天工作、學習在10在小時以上(含10小時)。
(二)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
我們設計了如下多項選擇問題,了解教師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您感到目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是:①教學能力較差,勝任教學尚有困難;②缺少進修機會;③工作負擔太重;④家庭生活困難;⑤本人身體不好;⑥家庭成員身體不好;⑦子女上學和工作問題;⑧工作心情不舒暢;⑨本人不是正式在編教師,工作不穩(wěn)定;⑩其他(請注明)。”此問題有效答卷532份。抽樣學校選擇各項目的人數及比例如表10。(注:表中比例以表1人數為基數。)
表10 抽樣學校教師選擇各項目的人數及比例
1.整體城鄉(xiāng)對比
從整體上看,城鄉(xiāng)各選項人數所占比例比較如圖18。
從以上圖表可以明顯看出,城鄉(xiāng)教師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基本一致,他們感到最大的困難是工作負擔太重,選擇此項的人數達到56.6%,其中城市學校達62.3%;排位第二的困難是缺少進修機會,選擇此項的人數達41.5%。教師的身心健康也存在一定問題,“本人身體不好”的達20.5%,“工作心情不舒暢”的達18.6%。
2.不同地區(qū)對比
三個地區(qū)教師“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難”各選項所占比例對比如圖19。
由圖可以看出,地區(qū)1高于其他地區(qū)的選項有:⑥家庭成員身體不好;⑨本人不是正式在編教師,工作不穩(wěn)定;⑩其他。地區(qū)2高于其他地區(qū)的選項有:④家庭生活困難;⑤本人身體不好;⑦子女上學和工作問題。地區(qū)3高于其他地區(qū)的選項有:①教學能力較差,勝任教學尚有困難;②缺少進修機會;③工作負擔太重;⑧工作心情不舒暢。
3.學校之間對比
從單個學校來看,10個選項最高選擇比例分別為:19%、58.6%、72.5%、16%、35.6%、27.5%、31.6%、31%、50%、3.4%。有的學校“③工作負擔太重”“②缺少進修機會”“⑨本人不是正式在編教師”等項達到或超過50%。
(三)工資發(fā)放情況
表11 抽樣學校工資拖欠人數及比例
圖20 抽樣學校教師工資拖欠人數比例比較
此問題有效答卷509份。對于是否有工資拖欠情況,抽樣學校各選項人數及比例如表11(見左表),城鄉(xiāng)比較如圖20。
調查顯示,目前仍有拖欠教師工資現象。從三個地區(qū)整體來看,這一現象農村重于城市。三個地區(qū)的拖欠率(反映有拖欠現象的教師的比例)分別為3.6%、15.2%、6.3%,拖欠率最高的學校其拖欠率達34.5%。
(一)參加各級講課比賽或執(zhí)教公開課的機會
此題有效答卷516份。抽樣學校教師參加各級講課比賽或執(zhí)教公開課(個人最高級別)人數及比例如表12,城鄉(xiāng)參加各級講課比賽或執(zhí)教公開課(個人最高級別)人數比例比較如圖21、圖22。
表12 參加各級講課比賽或執(zhí)教公開課(個人最高級別)人數及比例
從以上圖表可以看出,城市學校教師中參加縣級以上講課比賽或執(zhí)教公開課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農村學校。
(二)對教師職業(yè)的認同
對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我們設計了以下單項選擇題:“你對教師職業(yè)的態(tài)度是:①喜歡;②較喜歡;③無所謂;④反感?!贝藛栴}有效答卷504份。抽樣學校各選項人數、比例如表13。
1.整體城鄉(xiāng)對比
城鄉(xiāng)學校選擇對教師職業(yè)不同態(tài)度的人數比例如圖23。
表13 抽樣學校選擇對教師職業(yè)不同態(tài)度的人數及比例_
圖23 城鄉(xiāng)學校選擇對教師職業(yè)不同態(tài)度的人數比例比較
可以看出,“喜歡”和“較喜歡”教師職業(yè)的教師占95.4%,城鄉(xiāng)教師沒有明顯差別。
2.不同地區(qū)對比
三個地區(qū)選擇對教師職業(yè)不同態(tài)度的人數比例對比如圖24。
圖24 三個地區(qū)選擇對教師職業(yè)不同態(tài)度的人數比例對比
地區(qū)2“喜歡”教師職業(yè)的教師比例最高,達73.8%,但“反感”教師職業(yè)的教師比例也最高,有3.3%,當然只出現在一處小學。地區(qū)3沒有選擇“反感”教師職業(yè)的教師。
(三)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教師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我們設計了如下多項選擇題:“您感到目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①教學觀念、方法、手段還不適應素質教育要求;②考試壓力大;③學科知識陳舊,很難把握教材中新增的內容要求;④學生基礎較差,成績不夠理想;⑤學生情況很難摸清,與學生溝通有困難;⑥教師工作負擔過重;⑦班額過大,很難照顧到每一名學生;⑧學校設備、圖書條件較差;⑨其他(請注明)?!贝藛栴}有效答卷532份。抽樣學校選擇各選項的人數、比例如表14。(注:表中比例以表1各校人數為基數。)
表14 抽樣學校認為教學工作中存在各主要問題的人數、比例
1.整體城鄉(xiāng)對比
城鄉(xiāng)對比如圖25。
從以上圖表可以看出,城鄉(xiāng)教師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看法基本一致,他們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班額過大,很難照顧到每一名學生”,其次是“教師工作負擔過重”。選擇此兩項的人數分別占61.7%和44.9%。農村小學教師認為“教學觀念、方法、手段還不適應素質教育要求”“考試壓力大”的人數比例也較高,分別為30.2%和28.1%。
2.不同地區(qū)對比
三個地區(qū)教師中認為教學工作中存在各主要問題的人數比例對比如圖26。
圖26 三個地區(qū)認為教學工作中存在各主要問題的人數比例對比
由圖可以看出,地區(qū)1高于其他地區(qū)的選項只有③,即“學科知識陳舊,很難把握教材中新增的內容要求”。地區(qū)2高于其他地區(qū)的選項有:②考試壓力大;④學生基礎較差,成績不夠理想。地區(qū)3高于其他地區(qū)的選項有:①教學觀念、方法、手段還不適應素質教育要求;⑤學生情況很難摸清,與學生溝通有困難;⑥教師工作負擔過重;⑦班額過大,很難照顧到每一名學生;⑧學校設備、圖書條件較差;⑨其他。
3.學校之間對比
從單個學校來看,9個選項中選擇比例最高的選項其比例分別為:42.1%、70%、30%、37.5%、17.2%、60%、93.1%、17.8%、5%。有的學校選項⑦、②、⑥的選擇人數超過了60%,甚至高過93.1%。
(四)影響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發(fā)揮的因素
對于影響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發(fā)揮的因素,我們設計了如下多項選擇題:“您認為影響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發(fā)揮的因素有:①欠缺專業(yè)基礎知識;②欠缺教育教學理論;③欠缺現代教育技術知識;④知識面窄;⑤教育觀念跟不上;⑥未參加培訓;⑦其他(請注明)?!贝藛栴}有效答卷532份。抽樣學校選擇各選項的人數、比例如表15。(注:表中比例以表1各校人數為基數。)
表15 抽樣學校認為影響教育教學能力發(fā)揮各選項的人數、比例
1.整體城鄉(xiāng)對比
城鄉(xiāng)學校認為影響教育教學能力發(fā)揮各選項的人數比例,如圖27。
從總體上看,認為影響教育教學能力排在前三位的選項依次是:④知識面窄;⑤教育觀念跟不上;②欠缺教育教學理論。城鄉(xiāng)小學教師對“影響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發(fā)揮的因素”的看法有區(qū)別。城市小學教師認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④知識面窄;⑤教育觀念跟不上;②欠缺教育教學理論。農村小學教師認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⑤教育觀念跟不上;④知識面窄;③欠缺現代教育技術知識。農村小學教師對“①欠缺專業(yè)基礎知識”的選擇比例也較高。
2.不同地區(qū)對比
三個地區(qū)認為影響教育教學能力發(fā)揮各選項的人數比例對比,如圖28。
圖27 城鄉(xiāng)學校認為影響教育教學能力發(fā)揮各選項的人數比例對比
圖28 三個地區(qū)認為影響教育教學能力發(fā)揮各選項的人數比例對比
由圖可以看出,地區(qū)1排在前三位的選項依次是:④知識面窄;⑤教育觀念跟不上;③欠缺現代教育技術知識。地區(qū)1沒有均高于其他兩地區(qū)的選項。地區(qū)2排在前三位的選項依次是:⑤教育觀念跟不上;①欠缺專業(yè)基礎知識;③欠缺現代教育技術知識。地區(qū)2均高于其他兩地區(qū)的選項有:①欠缺專業(yè)基礎知識;③欠缺現代教育技術知識;⑦其他。地區(qū)3排在前三位的選項依次是:④知識面窄;②欠缺教育教學理論;⑤教育觀念跟不上。地區(qū)3均高于其他兩地區(qū)的選項有:②欠缺教育教學理論;④知識面窄;⑥未參加培訓。
3.學校之間對比
從單個學校來看,7個選項中選擇比例最高的選項其比例分別為:42.2%、39.1%、46.7%、47.8%、46.7%、44%、20%。沒有對某個選項選擇超過50%的學校。
(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中的迫切任務
對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中的迫切任務,我們設計了如下多項選擇題:“您認為學校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中迫切的任務有:①實行教師聘任制,引入工作競爭機制;②加強師德教育;③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④加強教師培訓;⑤加強教育管理制度;⑥其他(請注明)。”此問題有效答卷532份。抽樣學校選擇各選項的人數、比例如表16。(注:表中比例以表1各校人數為基數。)
表16 抽樣學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迫切任務各選項人數、比例
__市_25_28.7_23_26.4_40_46.0_4855.2_1921.800.0__區(qū)_22_22.0_31_31.0_50_50.0_5555.0_1818.000.0 3__鎮(zhèn)_312.0936.0_1___352.017_68.0312.0_0_0.0__計_50_23.6_63_29.710348.6120_56.6_40__18_.9___00.0城市81_20.610125.719950.6_213_54.2_8722.151.3合計農村30_21.6_42_30.2_69_49.6_59_42.4_2820.1_107.2_整體___11120.914326.926850.4272___51.1_115__21.6_152.8
1.整體城鄉(xiāng)對比
城鄉(xiāng)學校教師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迫切任務各選項人數比例對比,如圖29 。
圖29 城鄉(xiāng)學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迫切任務各選項人數比例對比
調查顯示,城鄉(xiāng)教師均把“③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和“④加強教師培訓”看作最迫切的任務,選擇這兩項的教師均超過了50%。但城鄉(xiāng)學校教師選擇的順序不同:城市學校教師認為一是“加強教師培訓”,二是“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農村學校教師認為一是“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二是“加強教師培訓”。
2.不同地區(qū)對比
三個地區(qū)教師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迫切任務各選項人數比例對比,如圖30。是:④加強教師培訓;③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②加強師德教育。地區(qū)2沒有均高于其他兩地區(qū)的選項。地區(qū)3排在前三位的選項依次是:④加強教師培訓;③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②加強師德教育。地區(qū)3均高于其他兩地區(qū)的選項有:①實行教師聘任制,引入工作競爭機制;②加強師德教育;④加強教師培訓。
3.學校之間對比
從單個學校來看,6個選項中選擇比例最高的選項其比例分別為:28.7%、36%、63%、68%、34.8%、21.7%。有的學校選擇“④加強教師培訓”“③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的人數超過了60%。
圖30 三個地區(qū)教師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迫切任務各選項人數比例對比
由圖可以看出,地區(qū)1排在前三位的選項依次是:③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④加強教師培訓;⑤加強教育管理制度。地區(qū)1均高于其他兩地區(qū)的選項有:③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⑤加強教育管理制度;⑥其他。地區(qū)2排在前三位的選項依次
(一)結論
1.個別學校存在著較高比例的非在編教師?!懊褶k教師”過去主要在農村學校存在,此次調查某城區(qū)學校出現了2名“民辦教師”,不知確屬“民辦教師”遺留問題,還是此問卷教師答卷有誤(或許是“代課教師”)。某校87名教師中有14名代課教師,占該校教師總數的16.1%,這起碼說明某些學校代課教師還占一定比例。另據教育統計資料,某市一個地市就有300多名代課教師。我們召開的研討會上某中等發(fā)達區(qū)縣政工科長私下承認他們一個區(qū)縣就有200多名代課教師,估計實際數量不止這個數。所以,在某些學校,特別是城區(qū)學校,使用代課教師現象較普遍。
2.各學校沒有“還未獲得”教師資格的教師,但通過“師范院校畢業(yè)直接獲得”教師資格的教師所占比例,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學校之間還存在著較大差距。從地區(qū)差別來看,平均最高和最低相差11.3個百分點;從城鄉(xiāng)差別來看,全省(抽樣整體)城市學校平均高出農村近14.5個百分點,三個地區(qū)城鄉(xiāng)差距分別為1.5、26.8、10.7個百分點;從學校差距來看,有的地區(qū)學校間的差距達48.7個百分點。
3.教師年齡分布不均衡。教師多集中在30-40歲之間,這對目前教學是有利的,但從長遠來看會影響教師的新老平穩(wěn)交替。農村小學相對于城市小學教師“老化”嚴重,50歲以上教師占25.2%以上,而城市小學只占2.1%。
4.小學教師的原始學歷層次還不高。原始學歷為專科以上的小學教師的比例只有39.8%。地級以下城區(qū)及農村小學還沒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
5.小學高級以上教師所占比例,地區(qū)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最高與最低地區(qū)之間相差36個百分點。中學高級教師全部在城區(qū)學校。
6.小學教師的工作量普遍較重。認為自己每天工作、學習在10小時以上(含10小時)的教師達96%。城鄉(xiāng)教師對“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的看法基本一致,他們認為最主要的問題是“班額過大,很難照顧到每一名學生”及“教師工作負擔過重”。個別學校教師仍感到“考試壓力”很大,有的學校感到考試壓力大的教師達70%。
7.拖欠教師工資的情況仍然存在。調查的10所學校中有7所學校的教師反映有工資拖欠現象,有的學校反映有工資拖欠現象的教師達34.5%。
8.城市學校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機會多于農村學校教師。參加縣級以上講課比賽或執(zhí)教公開課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農村學校。造成這一差距的原因或反應出的問題是復雜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農村小學教師參加縣級以上講課比賽或執(zhí)教縣級以上公開課的機會明顯少于城市小學教師。
9.小學教師的職業(yè)認同度較高?!跋矚g”和“較喜歡”教師職業(yè)的教師占95.4%,城鄉(xiāng)教師沒有明顯差別。
10.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中的迫切任務是“加強教師培訓”與“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調查中選擇這兩項的教師均超過了50%,有的學校超過了60%。
(二)建議
1.合理制訂教師編制,優(yōu)化教師隊伍整體結構
(1)適度擴大師生比?!鞍囝~過大,很難照顧到每一名學生”“教師工作負擔過重”是目前教師們認為“教學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因此,應適度擴大師生比,以縮小班額,減輕小學教師負擔,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及時補充新教師。近幾年新進教師在教師整體中所占比重偏低,從長遠來看,這不利于新老教師的平穩(wěn)交替。其實,新進在編教師比例低,也是某些學校聘用代課教師的主要原因。因此,應及時補充適量的合格在編教師,適度提高新教師比例。
(3)嚴把教師入口質量關。非在編教師的存在,會帶來許多問題。為了避免造成新的“民辦教師”遺留問題,必須嚴把教師入口質量關,杜絕聘用“代課教師”。
2.加強教師培訓,促進教師發(fā)展
(1)在鼓勵學歷進修的同時,要更重視非學歷培訓。從整體看,目前城鄉(xiāng)小學教師學歷層次已較高,但后繼學歷比例較高。很多教師認為“教育觀念跟不上”或“知識面窄”“影響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發(fā)揮”。因此,在繼續(xù)鼓勵教師進行學歷進修的同時,更應重視非學歷培訓,使教師們不斷更新觀念,跟上時代步伐。
(2)為農村小學教師創(chuàng)造更多的發(fā)展機會。農村小學教師無論在學歷層次還是參加進修培訓、各種比賽等方面,都不如城市小學教師具有優(yōu)勢,因此有關部門要注意多為農村小學教師提供發(fā)展的機會。
3.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
(1)切實落實工資待遇。目前仍存在著教師工資拖欠問題,因此有關部門應及時走訪了解,督促各級政府切實及時發(fā)放教師工資,落實工資待遇。
(2)加大農村小學投入,盡量縮小城鄉(xiāng)學校在現代教育技術設備方面的差距。
4.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
“進一步擴大民主管理”,是目前城鄉(xiāng)教師較普遍認為的“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中的迫切任務”。因此,學校的一切改革,都應注意充分發(fā)揚民主,讓最廣大的教師真正成為辦學與改革的主人。
本次研究,由于時間倉促,人力、財力及我們的水平有限,抽樣的樣本數較小,因此所得數據難以全面準確地反映我省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狀況,只能為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戰(zhàn)略與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參考。
(責任編輯:李志紅)
G521
A
(2010)02-0003-15
2010-02-27
“山東省小學教師隊伍質量研究”課題組,主持人秦克鑄(1960-),男,淄博師專副校長,研究員。課題組成員:江玉安(1960-),男,淄博師專人文科學系教授;耿國彥(1970-),男,淄博師專繼續(xù)教育處副教授;蔡斌(1975-),男,淄博師專招生就業(yè)處講師。本報告執(zhí)筆人江玉安。
注:本文是教育部教育改革和發(fā)展戰(zhàn)略與政策研究重大課題“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質量研究”相關子課題“山東省中小學教師隊伍質量研究”子課題“山東省小學教師隊伍質量研究”的抽樣問卷調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