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偉,周艷華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體育學院學生110米欄第一欄過欄動作技術的運動學分析
曾智偉,周艷華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110米欄是高校體育學院田徑課程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本文通過對體育學院學生110米欄第一欄騰空過欄技術進行動作技術分析,發(fā)現(xiàn)高校體育學院學生110米欄起跑過第一欄,存在跨欄步距離過長過短、攻欄距離與下欄距離比例不合理、騰空過欄時間長、軀干最大前傾角偏小、兩腿最大夾角偏小等問題,不僅影響了跨欄步的效果和跑跨結(jié)合連貫性,同時對110米欄全程跑節(jié)奏有很大的影響。
110米欄;第一欄;動作技術;運動學分析
110米欄跑是高校體育學院田徑課程的主要學習內(nèi)容,起跑至第一欄技術和第一欄技術是建立良好全程跑節(jié)奏的基礎。本文通過對體育學院學生110米欄第一欄騰空過欄技術進行動作技術分析,對提高跨欄跑教學質(zhì)量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體育學院學生110米欄第一欄過欄動作技術。
1.2.1 文獻資料研究法 查閱大量的相關文獻,了解我國男子110米欄運動現(xiàn)狀和目前世界的水平,將高校體育學院學生所獲成績相關技術參數(shù)與我國優(yōu)秀短跨選手進行比較、分析,并找出一些技術特征。
1.2.2 影像拍攝研究法 本研究的拍攝地點為標準田徑場,天氣晴朗,風速0.56 ~ 0.82米/秒;使用索尼常速攝像機定點拍攝。攝像機位于跑道一側(cè)15.0米處攝像機主光軸正對欄架,機高1.20米,拍攝頻率每秒50幅。
1.2.3 圖像解析方法 通過計算機解析系統(tǒng),對拍攝的10名田徑專選優(yōu)秀運動員技術影片進行解析,對相關的運動學指標進行分析。對所攝影片用視訊系統(tǒng)解析軟件解析進行分析,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必要的平滑處理和常規(guī)統(tǒng)計學計算。視訊圖像解析系統(tǒng)進行分析,采用扎齊奧爾斯基人體模型,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數(shù)字化濾波法進行平滑,截斷頻率為10,用QTOOLS軟件包進行變量計算,變量包含位移、速度、角度等,有關數(shù)據(jù)進行必要的平滑處理和常規(guī)統(tǒng)計學計算。
表1 體育學院學生110米欄第一欄有關跨欄步的運動學數(shù)據(jù)
跨欄步是跨欄跑完整技術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現(xiàn)代跨欄跑技術的核心。合理跨欄步步長和攻欄距離與下欄距離比例是評定跨欄步技術的標準之一。
從表1的數(shù)據(jù)看出,只有1、3、4、7號學生的跨欄步長符合3.40 ~ 3.60 米的跨欄步步長標準,步長過長或過短以及攻欄距離與下欄距離比例不合理占了較大的比例。學生跨欄步過長主要因素是攻欄距離過長或下欄著地距離過長。2、5、9號學生攻欄距離分別是2.356米、2.341米、2.407米,5號學生下欄距離1.756米,而優(yōu)秀跨欄跑運動員攻欄距離是2.10 ~ 2.20米,下欄距離是1.4米左右。1號學生跨欄步步長合理以及攻欄距離與下欄距離比例合理,過欄速度最快??鐧诓讲介L較長學生的過欄平均速度都較快,跨欄步步長短的學生的過欄平均速度最小。說明合理的跨欄步步長及攻欄距離與下欄距離比例合理能獲得快的過欄速度,跨欄步過長或過短影響過欄速度。圖1是10號學生的重心z軸速度-時間圖,豎線處是0.18秒時支撐腿離地時刻的技術動作,該學生在0.2秒時支撐腳離地。10號學生從開始到0.2秒的這段時間內(nèi)的重心速度一直向上,沒有向下蹬地速度的數(shù)據(jù),以至于該學生在支撐腿離地時刻的初速度是所有學生中最小的。在距支撐腳離地之前0.2秒的時刻,10號學生的支撐腿處于垂直支撐的階段,擺動腿的大小腿沒有充分折疊,幾乎沒有后支撐的時間,也就是說他做出后蹬動作幅度較小,致使身體獲得水平速度較小,向上垂直速度較大,身體重心空拋物線曲率較大。造成過欄速度慢,過欄騰空時間長。10號學生這種典型的跳欄技術動作造成攻欄距離只有1.83米。
第一欄至起跑線的距離是13.72米,減掉攻欄距離,起跑至一欄的距離約11.50米左右,學生只有在起跑后固定步數(shù),步長穩(wěn)定,才能準確地踏上起跨點。學生過第一欄起跨距離太近或太遠與步長不穩(wěn)定,加速不明顯有直接影響。因此過第一欄技術的好壞除了跨欄步本身技術外,起跑至第一欄技術的好壞至關重要。因此在跨欄跑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起跑至第一欄技術的穩(wěn)定,確保過第一欄有準確的攻欄距離。
圖1 10號學生的重心z軸速度-時間圖
圖2 5號運動員的重心x軸速度-時間圖
在起跨攻欄階段和下欄著地階段身體保持一定的前傾,騰空階段軀干積極前傾。資料表明,優(yōu)秀運動員軀干前傾角范圍約為43度。騰空階段軀干積極前傾有利兩腿角度的增大以及提高攻欄的向前效果,同時可以改變髖關節(jié)空中方向,有利于起跨提拉動作的完成,還可以改變軀干環(huán)節(jié)重心與身體重心的關系,使軀干向前下旋轉(zhuǎn),這就克服了因起跨攻欄時擺動腿大幅度向上擺動而產(chǎn)生的向后的旋轉(zhuǎn),為擺動腿的快速下壓動作提供了條件,縮短了騰空過欄的時間。有研究證明:跨欄騰空時間與成績呈高度正相關,說明了騰空時間的重要性。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在第1欄騰空階段最小軀干角度大于優(yōu)秀運動員水平,只有少數(shù)學生跨欄動作中做到較好的軀干前傾程度。從表1的數(shù)據(jù)中可以得出,騰空階段最小軀干角度合理的跨欄步速度快,而騰空階段最小軀干角度過大的跨欄步速度慢,這說明了跨欄步騰空階段軀干最小角度在學生跨欄跑中對于過欄速度有直接影響。圖2為5號運動員的重心x軸速度-時間圖,圖表中x軸的最后一點是運動員擺動腿下欄著地時刻。學生騰空過欄后水平方向速度急劇下降,水平速度喪失的原因:一是騰空過欄后軀體沒有保持前傾的狀態(tài)(著地瞬間軀干角度79.4度),無法維持速度持續(xù)向前的身體姿勢。二是由于擺動腿下欄著地不積極下壓扒地,擺動腿被動等待落地,造成身體重心離支撐點較遠(下欄著地距離1.75米),致使支撐反作用力方向向后上方,身體移過支撐點速度減慢,跨跑的銜接不連貫,影響了跨欄跑節(jié)奏。
110米欄跨欄技術騰空過程,兩腿應盡可能增大角度。騰空過程中兩腿最大夾角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當身體進入騰空后,擺動腿由于慣性作用繼續(xù)向前上方高抬,繼續(xù)增大的兩腿分腿夾角是快速“剪絞”過欄的預先條件。馬瑞華等研究表明,我國優(yōu)秀男子110欄運運動員在跨第1欄時騰空過欄階段兩腿夾角115度小于第5 欄的119度,世界優(yōu)秀運動員騰空過欄階段兩腿的夾角達125度以上。從表3我們看出,學生在第一欄騰空過程中兩腿最大夾角約在102度 ~ 110度,與優(yōu)秀運動員的兩腿最大夾角有一定的差距。圖3為6號學生擺動腿髖關節(jié)角速度-時間圖,是該運動員在0.32秒時的動作技術。從圖3可以看出該運動員在0.32秒的時候髖關節(jié)突然制動,直至0.38秒時髖關節(jié)才開始加速。此學生是所有學生中兩腿最大夾角最小的,而且出現(xiàn)時間較早,在0.32秒時擺動腿還沒有過欄即出現(xiàn)兩腿最大夾角,此時擺動腿不能繼續(xù)下壓,而只有維持最大夾角跨過欄架,因此髖關節(jié)角速度出現(xiàn)制動,這在很大程度上破壞了肢體運動的連貫性,延長了騰空時間。分析學生兩腿夾角較小的原因主要是攻欄距離太近、兩腿之間韌帶柔韌性不足、擺動腿股四頭肌肌力不足以及股后肌群多關節(jié)肌被動不足。
圖3 6號學生擺動腿髖關節(jié)角速度-時間圖
表2 跨欄步兩腿最大夾角(單位:度)
體育學院學生110米欄第一欄技術動作與優(yōu)秀運動員之間的動作技術差異較大,跨欄步攻欄距離與下欄距離比例不合理、起跨腿蹬伸不充分、跨欄步兩腿最大夾角較小、擺動腿擺動半徑大;騰空階段軀干前傾角度偏小,擺動腿擺動下壓速度小、過欄時身體重心較高;在下欄著地支撐階段,腿著地角偏小,上體保持前傾不夠。
在110米跨欄學習中,應加強起跑至第一欄技術的穩(wěn)定,保證起跨點的準確,加強起跨階段上下肢、軀干的協(xié)調(diào)配合及向前用力和起跨腿用力順序、支撐用力及擺動腿屈膝快速擺動速度和積極下壓動作,使跑跨、跨跑動作連貫,為建立良好全程跑節(jié)奏打下基礎。
[1]劉建國等.田徑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45-165.
[2]馮敦壽,郭俊人.對男子110米欄全程技術分析[J].體育科學,1993,13(2):72-73.
[3]徐樹禮.劉翔110米欄第五欄騰空過欄技術的運動學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2):81-84.
[4]馬瑞華,劉建業(yè),我國部分優(yōu)秀男子110欄運動員第1欄110m與第5欄的跨欄步速度的灰色優(yōu)勢比較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05(6):68-70.
[5]宋躍先,彭支玉,我國男子110m欄運動員跑跨若干技術特征的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3):96-99.
[6]郜艷,2004年全國田徑錦標賽劉翔過第五欄技術的運動學分析[D].山西大學碩士生論文,2005:13-15.
book=45,ebook=45
G822.6
A
1674-151X(2010)07-016-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7.008
投稿日期:2010-05-13
曾智偉(1969 ~),碩士。研究方向:田徑教學與田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