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晶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yī)院,天津 300192)
臨床治療中,胰島素強化治療一般是在基礎(chǔ)胰島素補充治療不能滿意達標的前提下使用。但有研究認為,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可減少高血糖給胰島B細胞帶來的糖毒性及脂毒性,對患者有更大的益處。2008年 4~11月,我們對 53例初診 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觀察其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本文 53例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男 25例、女28例,年齡 26~65歲。均符合 1999年 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和分型標準,未使用過口服降糖藥物和胰島素。
方法:嚴格控制飲食,加強鍛煉,早期應(yīng)用胰島素強化治療,三餐前使用短效人胰島素或人胰島素類似物,每晚 9點使用中效胰島素皮下注射,其中 50例聯(lián)合口服降糖藥物雙胍類或糖苷酶抑制劑。均強化治療 2周,隨訪 1a,觀察患者治療后 2周、3個月和 1a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變化。血糖測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采用糖化血紅蛋白測定儀(Bio-Rad,USA)測定。采用 SPSS10.0軟件,統(tǒng)計學(xué)資料用表示,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結(jié)果:強化治療 2周后,49例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均達標,其中 39例完全停用胰島素,10例換用預(yù)混胰島素或胰島素類似物。完全停用胰島素的 39例患者中,20例仍保留小劑量口服降糖藥物雙胍類或糖苷酶抑制劑,其余 19例完全停用胰島素及口服降糖藥物,嚴格飲食控制及運動。上述39例患者隨訪 1a,34例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保持穩(wěn)定,5例血糖升高,重新加用小劑量胰島素治療。患者胰島素強化治療前及治療 2周、3個月、1a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比較見表 1。
討論:傳統(tǒng)的 2型糖尿病的治療是一種階梯式模式,先改變生活方式,如飲食調(diào)整和加強運動;當血糖不能控制達標時,加用一種或多種口服降糖藥;血糖仍不能達標時再使用胰島素補充療法;最后才是胰島素強化治療。即使 2008年美國糖尿病學(xué)會和歐洲糖尿病學(xué)會頒布的高血糖控制指南已將基礎(chǔ)胰島素提高到二線可應(yīng)用的藥物,胰島素強化治療仍然是在基礎(chǔ)胰島素補充治療不能滿意達標(糖化血紅蛋白 >7%)的前提下使用。而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在 2型糖尿病發(fā)病早期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能夠獲得更大的益處。早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可減少高血糖給胰島 B細胞帶來的糖毒性及脂毒性,使B細胞得到休息,胰島素第一時相的分泌減少和缺失得到明顯恢復(fù),一部分患者可以回到 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起始階段。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早期給予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可誘導(dǎo)出一個長的“蜜月期”,在此期間患者單純飲食控制就可以維持血糖正常。需要注意的是,早期強化治療中低血糖的發(fā)生和體質(zhì)量的增加。無論是胰島素還是磺脲類藥物嚴格控制下的 2型糖尿病患者都很容易發(fā)生癥狀性和生化性的低血糖。血糖達標率越高,低血糖的風(fēng)險也越高。必須密切監(jiān)測血糖,必要時加用口服藥物,糖苷酶抑制劑可減少胰島素用量,雙胍類藥物可減少體質(zhì)量的增加。
表1 胰島素強化治療前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表1 胰島素強化治療前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觀察指標 治療前(n=53)治療后2周(n=53)3個月(n=49)1a(n=39)空腹血糖(mmol/L) 13.8±6.17.9±1.6* 6.1±1.8* 5.6±0.9*餐后 2h血糖(mmol/L)20.5±8.69.2±1.8* 8.6±1.9* 7.0±1.1*糖化血紅蛋白(%) 10.4±4.89.7±4.1 6.8±2.3* 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