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芳 毛愛琴 紀蘭仙
(江西省廣豐縣中醫(yī)院 廣豐 334600)
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jié)構的改變以及年輕人追求時尚,飲水太少、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入不足、活動量減少、排便習慣不良等因素,便秘的人越來越多。便秘不僅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久而久之會對患者的心理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筆者通過隨機雙盲的方法,指導患者指壓長強穴促進排便,取得了良好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82例便秘患者,均為某職業(yè)學校就讀的2005~2008級學生,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分會2003年9月制定“慢性便秘的診治指南”診斷標準[1]。病程1年以上;排除腸道本身和全身器質(zhì)性病因以及其他因素導致的便秘;有以下2個或2個以上癥狀:排便費力,糞便呈團塊狀或堅硬,排便不盡感,肛門阻塞感,排出困難,排便時需要協(xié)助,每周排便少于2次。性別均為女性,年齡16~22歲。試驗之前未服用一切影響胃腸道運動的藥物。
1.2 治療方法 通過隨機數(shù)表法將82例便秘患者分為實驗組(41例)和對照組(41例)。實驗組患者在每次排便時以指壓長強穴的方法幫助排便(僅告知患者穴位定位和操作方法,不告訴其穴位名稱和作用機理,確?;颊卟恢榔渌幍氖菍φ战M還是實驗組)。穴位定位:尾骨下0.5寸,約尾骨尖端與肛門的中點。操作手法:取蹲位,用食指頂端對準長強穴,稍用力按壓,沿順時針方向轉(zhuǎn)9圈,停1s,然后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9圈。如此反復按壓,直到排便為止。在按壓過程中如有酸脹感或觸電感則效果更佳。對照組患者在每次排便時以指壓腰俞穴的方法作為對照。穴位定位:在骶管裂孔處。操作手法同治療組。
1.3 記錄指標 兩組患者自行記錄前五次排便的排便時間和排便感受。
1.4 療效標準 參照《便秘的診斷及治療》[2]制定的賦分標準:0分:排便時間≤10 min,無便時費力;1分:排便時間10~20 min,偶有便時費力;2分:排便時間20~30 min,常有便時費力;3分:排便時間>30 min,便時費力。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
結(jié)果見表1。實驗組各次治療后癥狀總積分均下降,治療前與各次治療后對照均有差異(P<0.05)。對照組各次治療后癥狀總積分均下降,治療前與各次治療后對照均無差異(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積分比較 例
本研究便秘病例的選擇均為在校學生,這個群體病情輕、大部分病例未曾用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藥物的干擾。指壓長強穴促進便秘患者排便的機理為:長強穴在肛尾膈中,有肛門動、靜脈分支,有棘突間靜脈叢的延續(xù)部,布有尾神經(jīng)后支及肛門神經(jīng)。長強穴是督脈的起始穴,也是督脈與足少陽膽經(jīng)、足少陰腎經(jīng)的交會穴,督脈的絡穴,有聯(lián)絡表里兩經(jīng)、調(diào)節(jié)臟腑功能的作用。用手指按壓該穴,可直接刺激直腸和肛門的神經(jīng),使肛門直腸肌肉收縮和松弛協(xié)調(diào),從而起到促進排便的效果。該方法簡單易行,筆者認為無論何種情況的便秘患者均可用其作為輔助手段幫助排便。
本次實驗以指壓長強穴的方法指導習慣性便秘患者排便,患者的排便費力、費時、排出困難的情況均有改善。若能進一步加大樣本量,將受試對象推廣到各年齡階層、各職業(yè)人群,將使實驗結(jié)果更加真實可信。
[1]羅金燕.慢傳輸性便秘診治新概念[J].中華消化雜志,2004,24(1)67-68
[2]劉寶華.便秘的診斷及治療[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0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