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芬 王玉霞 石 晶
穴位熱敷及指壓治療骨科術后尿潴留25例
高樹芬 王玉霞 石 晶
骨科術后尿潴留 穴位熱敷 指壓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滄州061000)
骨科患者由于創(chuàng)傷、術后麻醉、體位、疼痛、環(huán)境改變等諸多因素使患者精神緊張、焦慮、恐懼而產(chǎn)生尿潴留。遇此情況,護理人員往往缺乏耐心而急于導尿。據(jù)美國疾病中心報道,目前由于導尿引起尿路感染占醫(yī)院感染42%[1],居于首位。我院試用手法穴位熱敷及指壓點穴的方法治療骨科術后患者的尿潴留,效果較為滿意?,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07年8月-2008年8月我院住院術后患者發(fā)生尿潴留50例,均無神經(jīng)癥狀及意識障礙。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7例;平均年齡44歲。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5例;平均年齡45歲。兩組病例情況見表1。
表1 骨科尿潴留患者病例分析 (n)
1.2 治療方法 觀察組:當患者有尿意,但又排尿困難,捫及膀胱區(qū)脹滿時,首先解除由于環(huán)境、體位、疼痛、心理障礙等因素引起的緊張情緒,而后雙手對搓,搓熱后熱敷穴位(命門、腎俞、關元)直至皮膚潮濕,并給予手指按壓中極穴,深度直至患者能忍受為止,一面囑患者緩緩呼氣,一面按壓,如此重復進行,40min后患者可排尿。對照組:同樣當患者有尿意但又不能排尿,捫及膀胱區(qū)脹滿,可給予常規(guī)治療,即聽流水聲,用溫水沖洗外陰、用熱水袋局部熱敷等物理刺激方法誘導患者排尿。
1.3 觀察指標 觀察手法穴位熱敷及指壓點穴后的排尿情況,若超過1h后仍不能排尿者為失敗,對于膀胱充盈,在其他措施均不能解除時,給予保留導尿。
見表2。結果 顯示手法穴位熱敷及指壓點穴,大部分患者于60min內能排尿,僅有5例患者無效,予以導尿,有效率為80.00%,明顯高于對照組之40.00%。
表2 兩組骨科尿潴留患者療效比較 (n)
中醫(yī)學認為尿潴留屬“癃閉”范疇,其病位于膀胱。骨科患者大多為骨傷引起的筋脈瘀滯影響膀胱氣化而致小便不通[2]。我們采用手法對關元穴、腎俞、膀胱俞等穴位熱敷達到溫經(jīng)活絡、調和氣血、趨濕散寒,再配合指壓中極穴起到局部刺激疏通膀胱的氣化而通小便[3]。
對骨科尿潴留的患者采取手法穴位熱敷及指壓點穴刺激方法,其操作簡單,不需要任何器械和藥品,患者沒有任何痛苦,易于接受,防止由于物理刺激而致衣物潮濕受涼或因導尿而發(fā)生的尿路感染。
[1]劉正英,衛(wèi)桂梅,兩種不同方法對骨科尿潴留患者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2,10(5):40 -41.
[2]崔聯(lián)民.針灸按摩治療癃閉23例 [J].按摩與引導,2001,27(12):27.
[3]鐘素英.熱滾動按摩療法解除產(chǎn)后尿潴留[J].護理研究,2001,15(2):89.
R694+.55
B
1004-745X(2010)10-1801-02
20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