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斕
(吉安市中心人民醫(yī)院核醫(yī)學科,江西 吉安 343000)
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而應用此系統(tǒng)的腫瘤標志物有多種,單一檢測敏感性和特異性均不夠高。2003年6月至2008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醫(yī)院采用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類抗原125(CA125)、糖類抗原199(CA199)、糖類抗原153(CA153)5種腫瘤標志物對692例消化系統(tǒng)疾病患者進行檢測,將其檢測結果回顧性分析如下。
692例患者均經本院影像學、細胞學、活檢或術后病理診斷為消化道疾病患者,其中惡性腫瘤204例(惡性組),男131例,女73例,中位年齡為54歲;原發(fā)性肝癌86例,胰腺癌29例,胃癌、食管癌47例,結直腸癌42例。良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488例(良性組),其中男333例,女155例,中位年齡 47歲,經B超、CT、內鏡及術后病理檢測排除消化道惡性腫瘤。
所有患者晨起空腹靜脈采血3 mL,離心分離血清6 h內檢測,CEA、AFP、CA125使用西門子公司Immulite1000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使用專用試劑、質控品;CA199、CA153采用RIA法,所用儀器為上海日環(huán)廠SN-697型γ計數(shù)儀,試劑盒由北京科美東亞公司提供。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操作,每次和待測樣品同時做6個標準品和2個質控品。
CEA >6.3 μ g·L-1,AFP>5.5 U ·mL-1,CA125>18 U·mL-1,CA199>40 U·mL-1,CA153>4 U·mL-1為陽性界值。
胃癌、結直腸癌CEA的陽性率為52.8%(47/89),胰腺癌CA199陽性率為93.1%(27/29),肝癌AFP陽性率為89.5%(77/86),見表1。惡性組CEA 、CA199、CA125均高于良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 P<0.01);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胰腺癌患者CA153高于良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肝癌患者AFP明顯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1 不同疾病腫瘤標志物陽性情況比較 例
表2 不同疾病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結果 x±s,U·mL-1
腫瘤標志物細胞在癌變的發(fā)生、發(fā)展、浸潤及轉移過程中所分泌、產生的一些活性物質,存在于癌組織及宿主體液中,而在正常組織或良性疾病時不產生或產生量極微[1]。從本文結果中可以看出,CEA對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的陽性率為52.8%,對其他消化系統(tǒng)腫瘤陽性率低;CA199對胰腺癌的陽性率達到93.1%,所以CA199對消化系統(tǒng)某些消化系統(tǒng)腫瘤有一定診斷價值,可與其他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測定,以提高診斷價值。AFP對原發(fā)性肝癌具有較高敏感性。有學者認為有近20%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正常,所以AFP陰性不能排除原發(fā)性肝癌的可能[1]。胃癌、結腸癌等內胚層衍生的組織發(fā)生的癌,即使未發(fā)生肝轉移也合成AFP,而非內胚層衍生的組織發(fā)生的癌,即使發(fā)生肝轉移也不合成AFP。因此,AFP陽性也不能完全否定繼發(fā)性肝癌,另肝硬化、良性肝病、妊娠婦女血中AFP多呈一過性低水平升高,一般低于200 ng·mL-1,且持續(xù)時間不長。CA153、CA125在消化系統(tǒng)腫瘤中的陽性率較低,僅15%左右,在腫瘤標志物陽性標本中還存在非惡性腫瘤疾病[2]。
任何一種癌都有不同的組織類型或不同的分化程度,同一類型癌的不同分化程度可能由不同的癌基因控制,同一癌細胞也可以有多個癌基因控制其代謝、合成和分化,使癌細胞具有多抗原性和細胞特性[3],目前對于腫瘤診斷具有重要臨床價值的腫瘤標志物如AFP、CEA、CA199等僅是一些相關抗原而非特異性抗原。一種腫瘤標志物可以出現(xiàn)在多種腫瘤中,一種腫瘤也可以出現(xiàn)多種腫瘤標志物,這使聯(lián)合檢測以提高診斷陽性率成為趨勢,筆者認為采用聯(lián)合檢測法與單項檢測法相比,能提高診斷的敏感性、減低漏診率,是提高惡性腫瘤診斷價值的重要途徑。
[1] 諶劍飛,張忠平.腫瘤標記物在腫瘤疾病現(xiàn)代診斷中的進展與評價[J].放射免疫學雜志,1999,7(5):308.
[2] 陳允碩.腫瘤標志物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華醫(yī)學檢驗雜志,2000,23(1):52.
[3] 楊吳,張帆,周萍,等.聯(lián)合檢測血清AFP、CEA、CA199對消化道惡性腫瘤的診斷價值[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5,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