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順喜
知識分子是國家的棟梁、人民的財富,知識分子不管在什么時期、什么領域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知識分子工作的特殊性,或者說是長期的腦力勞動和伏案學習和工作,以至于對身體健康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有的甚至使自己的身體長期處在一種亞健康狀態(tài)。知識分子這個群體社會、國家要關心他、愛護他,使知識分子身體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為國家多創(chuàng)造財富。現(xiàn)在就知識分子身體健康加以研究、探討。
一、健康的定義是什么、健康的標準是什么、何謂“亞健康”、人的壽命究竟有多長
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HWO)給健康所下的定義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
健康的十個標準是:
精力充沛,對日常工作和生活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樂觀、積極、勇于承擔責任;善于休息,睡眠良好;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huán)境的各種變化;抗病能力強,對一般感冒、傳染病具有抵抗力;體重適中,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比例協(xié)調;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浮腫;牙齒清潔且堅,無缺損、無痛感、無齲齒、齒齦色澤正常,無出血現(xiàn)象;頭發(fā)有光澤,無頭屑;肌肉豐滿,皮膚富有彈性,走路、活動感到輕松。
何謂“亞健康”?“亞健康”是指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邊緣狀態(tài),又叫慢性疲勞綜合癥。它的特征是患者體虛困乏易疲勞、睡眠休息質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在醫(yī)院經過全面系統(tǒng)檢查、化驗或者影像檢查時,往往還找不到肯定的病因所在。
人的壽命究竟有多長,按照生物學的原理,哺乳動物的壽命是其生長期的5倍至7倍,人的生長期是用最后一顆牙長出來的時間(20—25歲)來計算的,因此人的壽命最短應該是100歲,最長175歲,公認的人的壽命正常應該是120歲。
二、疾病的定義是什么、影響人的壽命有那些因素
疾病的定義是:一定的原因造成的生命存在的一種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人體的形態(tài)和(或)功能發(fā)生一定的變化,正常的生命活動受到限制或破壞,或早或遲地表現(xiàn)出可覺察的癥狀,這種狀態(tài)的結局可以康復(恢復正常)或長期殘存,甚至導致死亡。
聯(lián)合國提出口號:“千萬不要死于無知”。影響人的壽命究竟有那些因素呢?
1.人類呼吸方式的改變。除人以外,所有的動物都是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優(yōu)點是可以發(fā)揮肺部的功能、增大肺活量。而人類自從行走開始就改變?yōu)樾厥胶粑鼮橹?、致使大部分肺細胞長期閑置不用,導致肺活量變小,影響了壽命。
2.人類運動姿勢的改變。人用雙足直立行走縮小了骨骼、關節(jié)、肌肉、韌帶等全身運動系統(tǒng)的活動幅度,并使脊柱負荷過大;直立姿勢使大腦處于最高位置,導致大腦極易缺血缺氧。
3.人類消化功能的改變。人類與動物相比,其消化功能的萎縮十分明顯,胃腸道細菌構成的改變,使人類極易出現(xiàn)代謝病、文明病等疾患。
4.人類循環(huán)功能的改變。動物為適應氣候變化,保持了皮膚保暖和散熱的功能,而人類生活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使血管的鍛煉越來越少,致使心腦血管易硬化而致壽命縮短。
5.人類諸多不良的生活方式使身體發(fā)生各種各樣的疾病,危害了健康,縮短了壽命。因此,人類的進化有不利的一面,在不斷進化的同時,又給人類健康帶來了種種危害。
6.人類由于科學發(fā)展以至造成的空氣的污染、環(huán)境的污染、食物的污染、水的污染等等這些人為的污染給人類的健康乃至人的壽命都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三、怎樣保持人的身體健康,使人與大自然融于一體
人類致命的三大疾病是心血管病、腫瘤、糖尿病。一部好的機器,如果經常愛護它、保養(yǎng)它,那么這部機器肯定就會使用得長久一些,人也一樣如果注意養(yǎng)生,順應自然,人的壽命也會長一些。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所以人的生活起居要適應四季和四時的變化。人體臟腑、經絡及精、氣、神的活動相互協(xié)調,也是一個整體。
中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理論認為人和自然都是“氣”的產物,人處在天地之間,生活于自然環(huán)境之中,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存在,因此,人與自然具有相通相應的關系,同受陰陽五行法則的制約,并遵循同樣的運動變化規(guī)律。
修復并增強體內的免疫系統(tǒng),構筑體內防線,是保持健康的關鍵。免疫系統(tǒng)不是一個組織或器官,而是由很多器官和組織一起發(fā)揮作用。如我們的皮膚、骨髓、胸腺、脾臟、淋巴結、扁桃體、闌尾以及由這些器官所產生分化出的白細胞、干擾素、抗體、補體和免疫球蛋白A、C、G、E。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些都是健身強體關鍵。
四、影響知識分子身體健康的原因、如何克服身體不健康的潛在的危險
知識分子作為國家建設、科研教學的中堅力量,所以擔負著重要的科研教學任務,工作強度大,精神壓力大,有的甚至家庭負擔重等等,這樣就使知識分子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在他們獲得成功喜悅的背后,有時還要遭受挫折和痛苦。隨著社會變革的加劇,新舊文化、價值觀的沖突升級,知識分子面臨壓力與日俱增,這樣他們的思想極易產生焦慮和不安。有些人甚至采取廢寢忘食的工作方式來緩解壓力,周而復始的巨大體力消耗和心理負荷,致使他們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一些人往往因忙于工作,忽略身體發(fā)出的危機信號,任由亞健康狀態(tài)繼續(xù)發(fā)展,最終引發(fā)身體潛藏的疾病,導致不幸的發(fā)生。總之,人的身體健康與社會、心理、精神、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聯(lián)系在一起。
作為國家的棟梁、家庭的支柱,知識分子對自己的身體在思想上要引起注意,在研究學術之余,也要花些時間研究一下自己的身體健康:首先,要樹立良好的健康意識,改變不良的工作習慣和生活方式,合理控制工作和學習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其次,通過各種方式給心理減輕壓力,保持心情舒暢。遇到矛盾和問題要學會自我調適和與人傾訴,通過自助和他助來緩解心理壓力。如果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切忌濫用鎮(zhèn)靜劑和安眠藥,應該及時找心理醫(yī)生咨詢和治療。再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有以下幾項:(1)每天睡眠7-8小時;(2)每天按時吃早餐;(3)中餐之外不吃零食;(4)保持合于自己身高的體重;(5)從不吸煙;(6)不酗酒;(7)經常參加運動。
五、如何重視知識分子的身體健康,各級政府應采取哪些措施
一個國家有那么多的知識分子身患疾病,一個國家有那么多的棟梁人才英年早逝,那么這個國家還談得上什么正常發(fā)展,要培養(yǎng)一個科技人才,國家、家庭要付出多少代價,所以關注知識分子身體健康刻不容緩,下面就如何關心知識分子身體健康應采取那些措施。
1.各級政府領導要把關心重視知識分子身體健康納入議事日程,并把重視知識分子身體健康的程度作為各級領導工作考核的內容。使各級領導把關心知識分子身體健康形成義不言辭的責任。
2.要把知識分子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列入本人工作考核的標準,甚至要把知識分子身體健康當作與各項工作綜合測評的重要指標。使他們本人對自己的身體健康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3.營造政府上下重視知識分子健康的良好氛圍,要經常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wǎng)絡等媒體大力宣傳有關身體健康的標準和知識,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知識分子提高生活質量,保持身心健康。
4.充分發(fā)揮工會、醫(yī)院、心理咨詢機構的作用,加大經費的投入,做好這些部門的硬件、軟件的建設。搭建促進知識分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平臺。
5.落實知識分子的休假制度,經常組織知識分子旅游、修養(yǎng)、體檢。并經常請一些醫(yī)學專家舉行身心健康講座,傳授身心健康知識。
6.規(guī)范知識分子體檢制度,做到確保一年一次例行檢查(女知識分子要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并要建立知識分子身體健康的個人檔案。及時掌握知識分子身心健康的基本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防范治療。
7.領導要重視加強知識分子心理檢查,經常了解知識分子家庭、個人的工作生活情況,使知識分子身心始終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沒有后顧之憂。
8.建立知識分子健康獎勵機制,對那些重視科學生活、堅持體育鍛煉、做到健康和工作成績雙突出的知識分子,政府領導要給與精神和物質獎勵。以倡導鼓勵知識分子重視身心健康。
(作者單位:湖南工程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