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文
電動機振動過大的原因與消除
孔令文
電動機在帶動農(nóng)用機械作業(yè)時,振動過大,會造成多方面的危害。造成農(nóng)用電動機振動過大的原因有哪些?怎樣消除呢?
(一)機殼或基礎強度低。應進行加固處理。
(二)安裝基礎面傾斜、不平,固定不穩(wěn)或地腳螺絲松動。用水平儀測地基是否水平,目測電動機安裝角度是否合適。檢查底座或其它固定螺絲有無松動?;A強度不夠,臺面高低不平看似小問題,但常常是導致電動機振動的最直接原因。很多時候需要重新做基礎后,振動才能消除。
(一)由于長時間磨損,軸承間隙過大。檢修軸承,必要時更換新軸承。
(二)轉子不平衡。應校正轉子動平衡。
(三)轉軸彎曲。應矯直轉軸,車直鑲套,或更換轉軸。
(四)鐵芯變形或壓裝不緊、松動。矯正重疊鐵芯,并重新壓緊。
(五)風扇不平衡。檢修風扇,校正平衡,糾正其幾何形狀。
(六)風扇與風罩或端蓋間掉進臟物。立即停機清除。
(七)定轉子氣隙不均勻度超標。定轉子氣隙不均勻度超過±5%的規(guī)定值時,電動機會出現(xiàn)振動。應調整定轉子氣隙至規(guī)定值。
(八)摩擦引起的振動。當電動機啟動或停機時,轉動部分和靜止部分之間發(fā)生磨擦,也會引起電動機振動。消除措施:正確安裝,并保證配合件間隙符合標準。
(一)潤滑油太臟。應更換潤滑油。
(二)潤滑油的牌號不對。應按電機制造廠要求的牌號選擇。
(三)潤滑油質量差。應定期檢查潤滑油,選擇合格的潤滑油。
(四)軸瓦間隙太大,油膜建立不起來。應調整軸瓦間隙至合適值。
對于長時間停用的電動機,投入運行前應檢查油質是否符合標準,有無缺油現(xiàn)象。對于強迫潤滑的電動機,啟動前還應檢查油路系統(tǒng)有無堵塞,油溫是否合適,循環(huán)油量是否符合要求。電動機應經(jīng)試運行正常后方可啟動。
(一)三相電壓不平衡。用萬用表測量電源線電壓,一般電壓波動不得超過-5%~+10%,三相電壓不平衡不得超過5%。若三相電壓不平衡超過5%,就應設法消除不平衡。
(二)電動機單相運行。電源線路、電動機的控制設備接觸不良,電動機接線盒內端頭接線因緊固不牢而燒斷,或一相保險絲熔斷,造成電動機單相運行而使其振動加大。
(三)三相電流不平衡。用鉗形電流表測量電動機三相電流是否平衡,若在用鉗形電流表測量時,發(fā)現(xiàn)三相電流中有任意兩相間的電流差值大于額定電流的10%時,說明三相電流不平衡。常見原因有:電壓不平衡;定子繞組線圈短路;繞組首尾端接錯;定子繞組匝數(shù)不相等;定子繞組部分線圈接線錯誤等。若在用鉗形電流表測量時,發(fā)現(xiàn)三相電流不平衡,且表針擺動時高時低,說明轉子有籠條斷裂現(xiàn)象。此時應立即停止電動機運行,切斷電源,抽出轉子進行檢查,修復。
(四)各相繞組阻抗不平衡,電動機不對稱運行。用電橋測量三相定子繞組的電阻值,檢查繞組是否對稱,若電阻值不平衡,則說明有開焊部位,也應抽出轉子后進行檢查,重新焊接。
(五)籠型轉子導條斷裂、或繞線轉子繞組斷路,使負載電流時大時小地振蕩。應檢查修復。
(六)定子繞組局部匝間短路,使旋轉磁場不平衡而引起振動??捎谜讱W表測量相間絕緣電阻,如果有絕緣電阻過低,則說明該兩相存在相間短路;用鉗形電流表分別測量三相繞組電流,電流大的一相是短路相。對于短路點在槽內的,應將該槽繞組加熱軟化后翻出,換上新的槽絕緣,再將導線的短路部分用絕緣材料包好然后重新嵌入槽內;如果短路匝數(shù)很少,只占該相總串聯(lián)匝數(shù)的1/12以下時,可將短路線圈一端切斷,用跨接法將短路線圈兩邊的線圈重新接通,并妥善絕緣;如果線圈損傷過多,應拆下重新繞線。
(一)皮帶輪不平衡。應校正靜平衡。
(二)皮帶盤軸孔偏心。可車正并鑲套。
(三)聯(lián)軸器裝配不正或有松動。應校正緊固聯(lián)軸器。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引起電動機振動過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當遇到電動機振動較大時,應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進行檢修。首先傾聽電動機定子腔內部和軸承轉動的聲音,檢查地腳,如無明顯異?,F(xiàn)象,則采用卸掉負載,讓電動機空轉,以判斷是電動機本身振動,還是被動機械引起的振動。對于是電磁還是機械原因引起振動的區(qū)分,可采用斷電法,即對運行在額定轉速下的電動機采取突然斷電,若振動幅度忽然減小,則可確定是由電磁原因引起的振動;若振動幅度變化不是很大,則很可能是機械方面的原因引起的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