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霞
(商丘師范學院文學院,河南商丘476000)
傳統(tǒng)與顛覆:論歐里庇得斯的《海倫》中海倫形象的塑造
韓 霞
(商丘師范學院文學院,河南商丘476000)
歐里庇得斯的悲劇《海倫》中海倫形象的塑造,顛覆了有關(guān)傳統(tǒng)觀點。海倫不再是特洛伊戰(zhàn)爭的誘因,而是天神私欲的犧牲品;帕里斯帶走的是赫拉用云氣制造的海倫的幻象;雖然海倫被赫耳墨斯藏到了埃及十幾年,但她誓死捍衛(wèi)與墨涅拉俄斯的夫婦情愛,并且用計謀幫助墨涅拉俄斯從埃及脫險,順利回到希臘。在海倫形象的塑造中,體現(xiàn)了作家相關(guān)的倫理觀念,也使讀者在更客觀的意義上認識了古希臘特定時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歐里庇得斯;《海倫》;海倫形象;傳統(tǒng);顛覆
《海倫》是歐里庇得斯晚年的一部代表作品,主題與前期關(guān)注現(xiàn)實、同情女性一致,卻充滿著詩情畫意和美妙動聽的歌曲,具有浪漫主義特色。這部悲劇同樣取材于古希臘神話,但是在海倫形象的塑造中,與神話、荷馬史詩及作家本人前期劇作《俄瑞斯忒斯》等有著極大意義上的不同。歐里庇得斯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認識,把海倫塑造成了一個圣潔、無罪、飽受痛苦而又充滿了智慧的女人。他不只是像同情美狄亞一樣同情海倫,而是贊美頌揚,在海倫形象的塑造中,體現(xiàn)了作家的倫理觀念,也使讀者在更客觀的意義上認識了古希臘特定時期的歷史事實及人生觀和價值觀。
古希臘歷史上的特洛伊戰(zhàn)爭發(fā)生在公元前12世紀初,當時的特洛伊城由于上承克里特文化成果,地處歐亞海陸交通要道,無論是城邦的經(jīng)貿(mào)商旅,還是百姓的日常起居飲食,都曾是一幅忙碌、充裕的繁榮景象。這種繁榮在歷史上曾多次因外敵入侵而被毀滅。著名的特洛伊戰(zhàn)爭實際就是古希臘人發(fā)動的一次進犯,是諸多爭戰(zhàn)中的一次,他們進犯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特洛伊的財富和奴隸,但在荷馬的筆下,戰(zhàn)爭的目的卻仿佛是因為海倫的美貌和阿基琉斯的憤怒。
在古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中的描寫是這樣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在肩負使命去希臘做客的時候,由于愛神阿佛洛狄忒的幫助,認識并愛上了當時世上最美的女人海倫,海倫是希臘城邦之一的斯巴達國國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在帕里斯與海倫雙雙墜入愛河、海倫半推半就地隨帕里斯離開斯巴達之后,希臘人曾希望用和平談判的方式向特洛亞討回“被拐走的”或“被偷走的”海倫,但古希臘人的傲慢無理和特洛亞人的富庶狂妄使他們都更關(guān)注國家的名譽而不愿作任何放棄,于是戰(zhàn)爭就有了借口。
顯然,在傳統(tǒng)的視野里,海倫是“紅顏禍水”的印證。從愛情婚姻的角度看,她是背叛的代名詞,從國家利益的視角看,她是恥辱的象征。她是自愿跟隨帕里斯出走的,她的離去,不僅導致了墨涅拉俄斯家庭的不完整,而且引起了10年的特洛伊之戰(zhàn),使無數(shù)人失去了性命。海倫與帕里斯出走前曾充滿猶豫和克制,但愛情的巨大力量仿佛借助了神力,使他倆忘記了一切,墜入愛河。帕里斯與海倫一見鐘情,建立了一種純粹個人間的性關(guān)系。從一個國家的王子與另一個國家的王后結(jié)合來看,他們建立的是一種新的社會關(guān)系。從愛情看,他倆的奇遇是美的象征,從社會公共利益看,他倆的結(jié)合是罪孽的行為。
在《海倫》一劇中,歐里庇得斯否定了海倫自愿跟隨帕里斯出走即私奔的傳統(tǒng)說法,采用了公元前6世紀詩人斯忒西科洛斯關(guān)于海倫的另一傳說:在宙斯的干預下,帕里斯帶回特洛伊的只是由空氣中的云氣幻化而成的海倫影像,海倫本人則被赫耳墨斯藏到了埃及。希臘人和特洛伊人完全受到了神的愚弄,為一團云氣戰(zhàn)斗了10年?!笆呛绽?,那宙斯的莊嚴的配偶,坐在金的寶座上的,她派遣了邁亞的快腿的兒子,把正在采摘薔薇的嫩瓣放入懷中,想要往雅典娜的青銅廟宇里去的我,帶著經(jīng)過空中,放下在這沒有幸福的國土,當作一個不幸的爭競的目的物,在希臘與伊利翁的中間。我的名字便在西摩伊斯河流的兩邊成為一個空虛的風說”[1]546。
如果說在古希臘神話和歐里庇得斯前期的悲劇中,海倫只是被動接受命運的安排,沒有任何自我認知,那么,在這部悲劇中,海倫已經(jīng)清醒地認識到了處身地位及影響:“許多人的性命,為了我都喪失在斯卡曼德洛斯的河流旁邊。我承受了一切災難,被人們詛咒,把我當作背夫逃走的人,給希臘人引起了一個大戰(zhàn)?!盵1]539
從私奔到被劫,不僅是作者認知的變化體現(xiàn),即對女性認識的改變,也是社會生活中女性地位變化的表現(xiàn)。在此之前的描寫表現(xiàn)的是古希臘社會中女性被歧視的現(xiàn)實,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庸,她的存在就是為男人管理家務(wù)生孩子,是男人私有財產(chǎn)中的一個部分,但并非不可或缺的,她的存在就像物品中的任何一件一樣,丟失了并不意味著不可彌補的損失,可以通過努力用新的物品來填補她的缺失,但是她的失去,卻損害了男人的尊嚴。所以阿伽門農(nóng)們憤怒了,不是因為失去了獨一無二的她,而是因為尊嚴受到了傷害,戰(zhàn)爭的發(fā)生以她的美麗為借口,巧妙地掩蓋了男人的私欲,也證實了女人在社會生活中地位的缺失。從這個意義上看,傳統(tǒng)視野里的海倫代表了古希臘女性曾經(jīng)的屬性:社會屬性大于個體屬性,個體的存在淹沒于社會的欲求中,沒有話語權(quán),更遑論自由與價值,一切都以男性為中心,如果說男人是月亮,海倫式甚或所有的女性就是月亮周圍的星辰,缺少了任何一個的存在,月亮它照樣明亮,但正因為有了眾多的星辰,月亮才顯示了它獨有的光芒。
歐里庇得斯顛覆了傳統(tǒng)觀點,賦予了海倫形象以無辜者的內(nèi)涵,充分體現(xiàn)了作家對女性的同情與尊重。作為無辜者的海倫,她的美麗并非她自身的過錯,而是天神滿足自己私欲、發(fā)泄不滿的工具。同時,阿伽門農(nóng)等向特洛伊宣戰(zhàn),也并非因為維護她的美麗存在,而是因為她的美麗是希臘榮譽的一種象征,失去了她,并非失去了一個女人或王后,而是國家榮譽受到了損害,也就是說,海倫的美不屬于她自己,而是屬于希臘,她并沒有像其他女人一樣享受到美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希臘人在戰(zhàn)爭中為之獻身的,不是美的物質(zhì)身影,而是美的一種精神形象——榮譽和尊嚴。倫甘心情愿地被帕里斯劫持,他們一路航行,來到克拉納島,在這里共度蜜月,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婚后,兩個人都忘掉了家鄉(xiāng)和責任,倚仗帶來的奇珍異寶,在島上揮霍度日,生活十分愉快,多少年過去了,他們才想到動身回特洛伊去。
當帕里斯和海倫回到特洛伊后,希臘人已經(jīng)兵臨城下。普里阿摩斯在會上作出決議,收留海倫,不將她驅(qū)逐出去。國王立即派王后去內(nèi)室尋找海倫,要證實海倫是自愿跟帕里斯一起回到特洛伊而來的。只聽海倫娓娓動聽地聲明說,她的身世標志著,她既是特洛伊人,也是希臘人,因為丹內(nèi)阿斯和阿根諾爾如同特洛伊的國王譜系樣是她的祖先之地。她是違心地被搶劫而來的,可是現(xiàn)在卻由衷心的愛情而跟新的丈夫緊緊地系在一道。她自愿成為他的妻子。根據(jù)已經(jīng)發(fā)生的一系列事變,她已經(jīng)不可能期待從前的丈夫以及希臘人的原諒。恥辱與死亡將是她的未來的命運。如果她真的被驅(qū)逐出去,讓希臘人處置的話,那樣的悲慘命運一定是無可避免的。她含著眼淚撲倒在王后赫卡柏的腳下。赫卡柏對海倫十分同情,扶著她站起來,告訴她,國王和眾位兒子已經(jīng)下定決心。為了保護她,大家準備抵抗任何的侵略和攻擊。
在歐里庇得斯的悲劇《海倫》中,海倫是誓死忠于丈夫的忠貞女子。雖然她的真身被赫拉帶到了埃及17年,埃及王子愛上了她,但她利用當時人們的信仰,坐在埃及老國王的墳墓前,使王子不敢對她無禮。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等待和丈夫墨涅拉俄斯團聚。“給丈夫保全我的節(jié)操,即使我在希臘負著惡名,至少我的身體在這里沒有受到什么屈辱”[1]540。當人們誤傳她丈夫已經(jīng)死亡時,她決意要以死來捍衛(wèi)她和丈夫的婚姻,絕對不會茍且活著成為別人的妻子:“我將把致死的繩圈吊在我的頸子上,或是給我殺人的短劍一擊,斷了我的喉,使那鋼刀直進到肉里去,獻給那三座女神作為祭品,也就獻給在伊得山上他的牛欄旁邊玩弄編簫的那普里阿摩斯的兒子吧?!盵1]549
歐里庇得斯在劇中還海倫以應有的做人的尊嚴,她不再是任人支配利用的工具,隨波逐流,甘心受命運的擺布,而是有理性的。如果說她離開丈夫來到埃及是天神的安排,無力抗拒,但是來到埃及后,她要以行動捍衛(wèi)做人的尊嚴,維護她的婚姻,也就是維護了她的人格,因為她是墨涅拉爾斯的妻子,她的堅守,也是對丈夫自尊的維護。眼前的埃及王子,不僅位高權(quán)重,而且尚未婚娶,完全不亞于帕里斯,但她卻拒絕了埃及王子的求婚。雖然她的行為表明了她對丈夫的附屬,但她畢竟有了決定自己命運的思考和行動。這就是歐里庇得斯有別于傳統(tǒng)的最偉大體現(xiàn)——女性在他筆下有了自尊和獨立思考行動的主體意識。
在傳統(tǒng)視野里,海倫是一個存在的符號,是一種代表,她沒有主體意識,也決定不了自己的命運。從出身來看,海倫是宙斯和勒達的私生女兒、卡斯托耳和波呂丟刻斯的妹妹,是那個時代最漂亮的女子。還在當姑娘的時候,她被忒修斯劫持搶走,后來由兩位兄長重新把她奪回來。她跟隨繼父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長大。姑娘的美貌引得求婚的人絡(luò)繹不絕。國王擔心他因為選中一位女婿,從而得罪那么多的求婚人。伊塔刻國王奧德修斯建議他讓所有的求婚人都宣立誓言,將來跟有幸選中的新郎建立同盟,共同反對任何因為對這場婚姻不滿而企圖加害國王的求婚人。廷達瑞俄斯依計行事,讓求婚人當眾立下誓言。后來,他選中了墨涅拉俄斯。墨涅拉俄斯是阿特柔斯的兒子,阿伽門農(nóng)的兄弟,亞各斯人的國王。
普里阿摩斯的姐姐赫西俄涅當年被赫拉克勒斯搶去,然后送給他的朋友忒拉蒙為妻。普里阿摩斯及其一家對這場搶劫始終耿耿于懷,感到受了侮辱。有一天,國王宮殿里又議論起這場劫婚恥辱,國王普里阿摩斯十分想念姐姐。帕里斯從眾位兒子中站立起來說:“如果給我一支艦隊,讓我開往希臘國,那末我覺得可以憑借眾神的支持,用武力從敵人手中重新奪回父親的姐姐。”但是來到希臘后,帕里斯被海倫的美貌迷惑,忘記了自己的任務(wù),所以趁墨涅拉俄斯外出時,海
在古希臘人的思想意識中,“美”就是那種使人去贊美、去欲求的任何東西,它首先涉及性愛中的美。希臘人的美的觀念是與其對現(xiàn)世感性生活的愛分不開的,他們對美的愛是充分自覺的。所以,帕里斯寧愿不做偉大的君主和勇敢的戰(zhàn)士,卻寧愿拜倒在阿佛洛狄忒的石榴裙下做美女海倫的丈夫,雖然在見到海倫之前他已經(jīng)和由河神和仙女生下的女兒俄諾涅結(jié)過婚,但是,他選擇了海倫。不僅是帕里斯,而且特洛伊的國王普里阿摩斯、王后赫卡柏、王位繼承者赫克托耳等也接納了海倫的到來,即使他們知道接受了海倫就意味著戰(zhàn)爭和毀滅,這些足以說明:美是最高的價值,美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切。對于美的象征者海倫而言,她完全聽任命運的擺布:丈夫是繼父廷達瑞俄斯選定的,跟隨帕里斯來到特洛伊是愛神安排的,特洛伊淪陷后隨墨涅拉俄斯回到希臘,也是阿佛洛狄忒的旨意。
在《海倫》中,歐里庇得斯雖繼承了傳統(tǒng)的表述,海倫離開希臘和她的美貌有關(guān),但她不是主動和帕里斯一起私奔的,不是她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天神赫拉所為。在這一情節(jié)的表現(xiàn)中,歐里庇得斯淡化了海倫美貌的描寫,只是把它作為海倫追述經(jīng)過的一個部分,她是三位女神美的比賽的工具,“赫拉因為沒有勝過那兩位女神,很生了氣,使帕里斯要娶我的事落了空,她不曾把我去給了他,卻用了天空中的云氣,造成了一個像我的,能呼吸的形象,給予那國王普里阿摩斯的兒子。他以為得到了我,實在并沒有得到,只是他的空虛的幻象罷了”[1]539。這表明,海倫離開希臘,離開她的丈夫,并不是她個人的本意,而是天神的安排。在強大的天神力量面前,人是無奈的,海倫的離開是不得已的。
傳統(tǒng)描寫中,海倫的美貌引起了戰(zhàn)爭,無數(shù)的人失去了性命,無數(shù)個家庭妻離子散,但她卻對此漠然視之,而是和帕里斯一起在一個小島上逍遙快活了三年,后來又幸福地跟隨帕里斯回到了特洛伊。在歐里庇得斯的悲劇中,海倫對于自己作為戰(zhàn)爭的誘因所導致的一切卻十分清楚,而且非常痛苦和自責:“許多人的性命,為了我都喪失在斯卡曼德洛斯的河流旁邊。我承受了一切災難,被人們詛咒,把我當作背夫逃走的人,給希臘人引起了一個大戰(zhàn)?!盵1]539這種理性的思考,已經(jīng)和傳統(tǒng)形象中的完全被動聽命于命運的安排有了極大的進步,也是古希臘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xiàn)。海倫的自我分析,是古希臘人開始認識到改變命運必要性的基礎(chǔ):要想改變命運,必須首先明白生活的現(xiàn)狀和意義。
但是,海倫既然認識到了戰(zhàn)爭是因自己而起,為何沒去阻止戰(zhàn)爭的蔓延呢?在《海倫》中,歐里庇得斯表達了對海倫作為無辜者的充分同情。戰(zhàn)爭的爆發(fā)固然和海倫有關(guān),但是海倫的美貌之爭奪,只是天神和希臘人的美麗借口:面對著地面人口數(shù)量的急速膨脹,宙斯可以借戰(zhàn)爭“給地母減輕了眾多凡人的負擔”,“也給希臘的最勇敢的人建立起聲名”[1]539。所以,如果說海倫是禍水,那是不公平的,她痛苦地自訴:“我被放在佛律癸亞的戰(zhàn)事中間,不,這不是我,只是我的名字,成為希臘人的武功獎品?!盵1]539面對著命運的殘酷安排,她只有無奈地服從,但她要把內(nèi)心的痛苦表達出來。歐里庇得斯讓海倫代表廣大處于弱勢地位、沒有話語權(quán)的女子第一次爆發(fā)了對不公平命運的控訴,雖然只是控訴而沒有抗爭,但它已經(jīng)在提示著對女性生存權(quán)的尊重:女性也是人,她不是工具物品,她也有自身的存在價值。這種價值的被忽視,可能禍及國民的生存,一如海倫的美貌被作為工具而帶來的十年戰(zhàn)爭。
那么,海倫為何沒有自殺以殉國殉夫呢?這里,依然是天神的安排:“我為什么還活著的呢?我聽到赫爾墨斯的這個宣示,說我將來還可以在那斯巴達的有名的平原和我的丈夫同居,那時他會知道我不曾到伊利翁(即特洛伊)去,沒有給別人鋪過枕席?!盵1]539所以,她聽任赫爾墨斯把自己帶到了埃及。來到埃及后,她并沒有屈服于所處的環(huán)境所帶來的可能的命運改變,而是以智慧來保護自己,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利用當?shù)貙κ耪咦鹁吹娘L俗——活著的人如果遇到了什么危急情況,坐在逝者的墳墓前,便可以保全自身。埃及王子忒俄克呂墨諾斯馬上愛上了海倫,但她利用當?shù)氐娘L俗,坐在去世的埃及國王普羅透斯墳前,使埃及王子不敢對自己無禮。二是海倫基于對埃及公主特俄諾厄正義天性的了解,利用她對已經(jīng)去世的埃及國王的虔敬,說服她不要幫助弟弟實施奪取別人妻子的荒唐邪惡行為,掩護自己和墨涅拉俄斯離開埃及。三是設(shè)計使丈夫和自己順利離開埃及而且?guī)Щ亓舜罅康奈镔|(zhì)財富。
《海倫》一劇中,海倫和墨涅拉俄斯離開埃及前這一情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海倫高超的智慧。歐里庇得斯把她和兩個男性做對比。在海倫以虔敬和正義的名義說服了特俄諾厄幫助他們夫婦離開埃及后,海倫讓墨涅拉俄斯拿出逃離埃及的計劃,墨涅拉俄斯的辦法是:“假如我去躲在屋里,用雙鋒劍殺了那國王,怎么樣呢?”[1]574海倫否決了這個方案的可行性,因為特俄諾厄有預知一切的能力:“她不會容許你,也不會不把你想要殺他兄弟的事說出來的?!痹谀硭拐J為已經(jīng)無路可逃而絕望時,海倫卻沉著冷靜,讓墨涅拉俄斯假裝死去來配合自己實施逃離計劃。墨涅拉俄斯雖然認為假裝死去不吉利,但由于能救他離開埃及,所以他也答應了。征得了他的同意,海倫便開始實施她的計劃:讓墨涅拉俄斯假裝死去,然后她在忒俄克呂墨諾斯面前哭悼墨涅拉俄斯,請求他給墨涅拉俄斯造一個空墳,再請求一只船,到海上去拋撒送葬的供品,然后乘埃及人不注意,由墨涅拉俄斯指揮著船只離開埃及。忒俄克呂墨諾斯被海倫真實的表演所迷惑,答應了她所有的要求,當他得知海倫夫婦已經(jīng)離開埃及時,他惱怒于妹妹出賣了自己,要去殺掉她,宙斯的兒子們卡斯托耳和波呂丟科斯適時出現(xiàn)在空中,平息了他的沖動。劇本結(jié)束時,忒俄克呂墨諾斯由衷地贊嘆海倫具有最高貴的精神:“那是在許多女人心里所沒有的!”[1]596
歐里庇得斯在把海倫同忒俄克呂墨諾斯、墨涅拉俄斯的對比中,賦予了海倫以無窮的智慧,在災難面前,作為女人的她處變不驚,在危難面前,她能巧妙安排,周密布置,化險為夷。這不僅是歐里庇得斯對海倫智慧的贊美,也是他對女性存在意義和價值的充分肯定。
從對傳統(tǒng)的繼承到突破,歐里庇得斯的悲劇《海倫》中海倫形象的塑造,是作家本人進步的人本主義思想認識的體現(xiàn),即對女性的同情和尊重,同時,也是古希臘文明進步的表現(xiàn),文明的進步伴隨著很多因素的發(fā)展,而男女兩性的平等是其標志之一。海倫對丈夫的忠貞不貳,也是作家對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后社會重歸和諧的理想表達:一夫一妻制的維護,不僅關(guān)系到家庭的穩(wěn)定,而且關(guān)系到社會的安寧。
[1]歐里庇得斯悲劇集:中卷[M].周作人,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
I109.2
A
1000-22359(2010)04-202172-03
2010-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