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飛兵
(景德鎮(zhèn)高等??茖W校外語系,江西景德鎮(zhèn) 333000)
論真實教育的價值取向
——兼議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學校教育回歸生活的意義
歐飛兵
(景德鎮(zhèn)高等專科學校外語系,江西景德鎮(zhèn) 333000)
網(wǎng)絡時代是一個容易丟失的時代,當下真實在教育中被遮掩,教育意義只在表象上存在,在深層里卻丟失了。真實教育作為一個完整概念首次被提出,它直面社會與教育之現(xiàn)實,回到生活的本真狀態(tài)去探尋教育的真實內(nèi)涵;真實教育秉承教育應有之義,重視生命體驗,關注生命需要;真實教育讓教育意義經(jīng)體驗而內(nèi)化于心靈,使之成為不斷追尋生命價值的精神動力;真實教育是一種大教育,旨在培育真實的活生生的自由而幸福的人。
真實教育;價值取向;網(wǎng)絡;學校教育;回歸生活
教育從本質(zhì)上說屬于培養(yǎng)人的活動,是有多種因素參與的復雜系統(tǒng);雖然復雜,但只是社會大系統(tǒng)的一個子系統(tǒng)。因此,任何教育都是一定社會的教育。社會要發(fā)展,時代要變遷。社會發(fā)展主要由其內(nèi)部矛盾的變化所致,時代的變遷必然引發(fā)社會各子系統(tǒng)的變化。當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代表的電腦網(wǎng)絡鋪天蓋地且影響深遠,正如雷·哈蒙德在《數(shù)字化商業(yè)》一書中所指出的:全球電腦網(wǎng)絡的發(fā)展將成為塑造這個星球上生活的決定因素。事實的確如此,“網(wǎng)絡不但改變了世界,而且改變了世界得以改變的方式?!盵1]教育原先的外部環(huán)境已經(jīng)不復存在,其賴以生存的基礎也已漸次垮塌,進或者退,二者必擇其一。
1.轉(zhuǎn)型社會是當下教育植根的新土壤
三十年改革開放帶來社會的巨大進步,但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深入發(fā)展,我國社會出現(xiàn)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是轉(zhuǎn)型社會無法擺脫的。首先是重物輕人?!叭藗兠τ谧非筘敻?關心物勝過關心人,關心物質(zhì)勝過關心精神。”[2]這一現(xiàn)象進而衍生出“關心當下勝過關心將來”的亞現(xiàn)象,而這些又都源于“關心自己勝過關心他人”的思想。其次是價值泛化。在社會轉(zhuǎn)型期,多元經(jīng)濟成分極具生成多元價值的可能,價值多元容易導致價值觀泛化?;蛞蛟袃r值觀受到?jīng)_擊,或因現(xiàn)有價值觀光怪陸離,一時間人們莫衷一是,一些人的信仰世界甚至出現(xiàn)真空狀況。第三是精神貧瘠。重物輕人帶來物質(zhì)的豐足,卻直接導致精神的匱乏。價值觀泛化引起精神世界的紊亂,不知所往、別無所求,成為部分人的生活主題。
人們在享受改革開放碩果的同時,難免受到這些消極因素的影響,其中青少年受得影響最大,因為他們尚未形成穩(wěn)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對有害東西辨別意識差、抵御能力弱,上述情形無疑對植根于轉(zhuǎn)型社會的當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2.虛擬世界是當下教育面臨的新問題
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興媒體正以其獨有的無界開放性、自由虛擬性和多維互動性,為學習和娛樂開辟了新的渠道,但垃圾有害信息與腐朽落后文化也隨之而來,腐蝕著人們的心靈。若長期沉溺于虛擬世界,就極易引起心理、道德變異,成為網(wǎng)絡的俘虜,甚至最終觸犯法律,成為階下囚?!熬W(wǎng)絡已經(jīng)成為青少年成長道路上的一道坎?!盵3]網(wǎng)絡已經(jīng)成為不少家長和教師難以解開的心結(jié),如何引導青少年邁過這道坎,便成為當下教育面臨的新問題。
3.期盼真實是當下教育懷有的新憧憬
新時代給教育帶來新的困惑,而今教育的內(nèi)容在某種程度上已被物化、功利化、片面化和去本質(zhì)化,教育遠離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教育中缺乏深層的、長遠的關心。教育“只是在復制著曾經(jīng)走過的路程,卻未曾想過自己應是全新的開始。就像教育中的話語一樣,永遠是在復述,沒有一點真實的聲音,使得教育在虛擬中建構(gòu)無意義”[4]。要走出這一困境,首先必須糾正價值取向的偏頗,讓教育回歸真實生活,而這正是當下教育懷有的新憧憬。
網(wǎng)絡時代是一個容易丟失的時代,道德、價值、情感、意義等許多與生命一樣恒久的東西,有時甚而連同生命都會在不經(jīng)意間丟失。由于真實在當下教育中(至少在某些方面)處于一種被遮掩的狀態(tài),教育意義只在表象上存在,在深層里卻丟失了。因此,“真實成為教育中的稀缺詞,也成為挽救教育的關鍵詞”[4]。
何謂真實教育?回答這一問題,需要回到教育的本真狀態(tài)去探尋其真正內(nèi)涵。在蔡元培看來,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實質(zhì)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動物本能和發(fā)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斯普朗格認為:“教育之所以為教育,正因為它是一種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盵5]愛因斯坦也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教育的對象是誰?是我們,一個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教育的目標是什么?也是我們,一個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盵6]
依循先賢們的指引,真實教育選擇以“一個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為對象與目標,以“克服他們身上的動物本能和發(fā)展他們的全部本性”為己任,以“喚醒他們的人格心靈”為核心,而“不是把他們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真實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生活中的人的靈魂,是一種大教育。真實教育不僅指學校教育,還包含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不單指德育,還包蘊智育、體育、美育等其他教育。
真實教育求真務實,旨在以“真實”的內(nèi)容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和諧”的人。教育材料完全取自我們曾經(jīng)或當今的真實生活,無論科學生活還是日常生活。所謂“真實”,既指現(xiàn)在的真實(即現(xiàn)實),又指歷史的真實(即史實)。所謂“和諧”,包括三方面含義:一是作為生命人的和諧,指個體身與心相和諧,即我—我和諧;二是作為自然人的和諧,指人與自然相和諧,即天—人和諧;三是作為社會人的和諧,指個人與他人、群體/集體、社會相和諧,即我—他 (們)和諧、我—你(們)和諧。真實教育立足真實、追求和諧,是教育之為教育的根本,也是教育生機勃勃的保障。
1.讓幸福浸潤生命
教育是提升人格、喚醒靈魂的活動,對生命的關注與呵護應是其原有之義?!罢J真解讀個體生命的意蘊,發(fā)現(xiàn)個體生命的價值,理解個體生命的意義,傾聽個體生命的律動”[7],是教育能夠有所作為的前提和基礎。真實教育秉承教育應有之義,旨在把受教育者培育成活生生的自由而幸福的“人”。
為達此目的,真實教育當正視今日教育之現(xiàn)實,把人從各種有形或無形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教育的主導者應從政策和制度層面給予受教育者享有自由的最大可能,以便讓他們真正從內(nèi)心感到自由。給予自由可能,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給人自由空間;只有在無拘無束的精神世界中,人類的思維才能自由地翱翔。自由是人的生命之本,也是生命之需。自由就是“鼓勵個體不斷走進所選擇的未知天地去探索”,“在生活中不斷重新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身內(nèi)在的意義”[8]。
幸福也是真實教育的目的。幸福是教育主體間共同的幸福,“幸福的教師更趨向于培養(yǎng)幸福的學生”[9]252,受教師呵護而倍感幸福的學生會把幸福傳播開來、傳遞下去,看著學生幸福地成長教師也會感到幸福。幸福投向現(xiàn)在,也指向未來,人們“當下的幸福與未來幸福并非不相容,實質(zhì)上它對未來幸福是有幫助的”[9]240。我們不能只圖現(xiàn)在而犧牲未來,“希望孩子童年幸福,但不希望保護以未來幸福為代價的那種幸?!盵9]29;也不能為了未來而舍棄現(xiàn)在,我們“有什么理由為了明天的生活而犧牲現(xiàn)在,使現(xiàn)在的生活變得索然無味、苦不堪言?”[10]讓幸福去浸潤生命,從現(xiàn)在直到未來,這是真實教育永遠的追求。
2.以先進引領落后
網(wǎng)絡時代人們常常在虛擬空間中迷失了自我,變革時期教育也容易在物化世界里失去本真。真實教育能夠切中時弊,時刻圍繞真實開展教育,“給學生一個真目標,讓學生體驗真過程,使學生流露真感情,讓學生作出真選擇”[11],以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真問題,獲得對世界的真知識,讓他們在走出校門后,能成為和諧的人而非某種器具。我們生活的世界還不甚完美,有真善,也有假惡,但真實教育能夠直面生活,堅持“以生活影響生活”原則,即“拿好的生活來改造壞的生活,拿前進的生活來引導落后的生活”[12]。生活的終極目標雖說是快樂與幸福,“但它們并非沒有根據(jù)和邊界”,而且“滿足快樂和幸福的方式也必須是善的,只有以善的方式滿足善的目的才是完整的善的行動”。真實教育“尊重人的自然,但不完全遷就自然;它招引、培育人的自然中的善的因素,抑制或替換自然中的惡的成分”[13];目的在于培養(yǎng)出“具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具有健康發(fā)展的個性和健全人格的人,具有崇高精神氣質(zhì)的人”[6]。
3.使意義融入心靈
現(xiàn)今教育過程中“有許多做法就是由于對教育本質(zhì)認識的錯位,而導致不當?shù)慕逃绞?繼而產(chǎn)生不良的教育后果”[14]。在本質(zhì)上“教育是對人的靈魂的教育,對人的精神的教育”?!叭绻诮逃芯窈挽`魂被遮蔽了……教育就失去了自身的本質(zhì),沒有了精神信仰與靈魂”[15]。真實教育扎根于現(xiàn)實生活,高擎返璞歸真大旗,引領教育走入人的心靈?!敖逃澜缡亲钯N近真實教育的時空與心理范圍”,作為其中一員的教育者“不僅在物理空間,更要在自己心里,把自己置身在教育世界之內(nèi)而非教育世界之外”[16]。這樣,就能以一個參與者而非旁觀者的身份,與受教育者進行平等的主體間對話,從而使教育對彼此都產(chǎn)生意義。
真實教育重視體驗的橋梁作用,人們通過體驗可以領悟生命的真諦。“體驗不到生命活力釋放的快感和意義所在的人,就不可能有積極主動的表現(xiàn);而愈是感到生命的可貴與美好,人就愈會熱愛生命并使生命表現(xiàn)出最大的意義”[17]。體驗是一種“內(nèi)在于人的身體并改變?nèi)说纳眢w存在形態(tài)的經(jīng)驗”[18]。教育意義若能經(jīng)由體驗而內(nèi)化于心靈之中,融為生命的一部分,就會成為不斷追尋生命價值的精神動力。
[1]郝向宏.引導青少年成為網(wǎng)絡時代生力軍[N].中國電子報,2007-05-22.
[2]唐道秀.關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最真實的存在——諾丁斯關心道德教育理論的啟示 [J].繼續(xù)教育研究, 2009,(5).
[3]季愛民.共筑網(wǎng)上道德精神家園[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 2005,(4).
[4]宗錦蓮.話語:回歸個體的真實——兼論教育主體“話語失真”現(xiàn)象[J].教育科學研究,2008,(4).
[5]周維莉.試論對學生生命的關照:自由、對話和體驗[J].教育探索,2009,(3).
[6][德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 3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7]劉濟良.生命教育論 [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
[8][美 ]Carl R.Rogers,H.Jerome Freiberg.自由學習 [M].伍新春,等,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9]Noddinds,Nel.Happiness and Educ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10]肖川.教育的理想與信念 [M].長沙:岳麓書社,2002: 74.
[11]武宜娟.真實——小學品德課堂的追求[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9,(5).
[12]陶行知.生活教育文選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1.
[13]晏輝.教育回歸生活世界的基本方式 [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3).
[14]劉丙元.道德教育過程中的認識錯位及其不良后果[J].教育學術月刊,2009,(6).
[15]楊春嬌.數(shù)據(jù)庫與人的“隱遁”[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8,(3).
[16]王澍.教師在教育世界之內(nèi)還是教育世界之外 [J].中國教師,2005,(12).
[17]張曙光.生命哲學:走向本真的存在[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316.
[18]孫利天.21世紀哲學:體驗的時代[J].新華文摘,2001, (7).
On Value Orientation of Authentic Teaching——On the Sign ificance of Education Return ing to L ife under Net Environment
OU Fei-bing
(Jingdezhen Comprehensive College,Jingdezhen 333000,China)
In the age of netwe often lose educationalmeaning because of authenticity being covered in education.First and foremost,authentic education confronts the reality of society and education,and come back to real life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Secondly,notonly does authentic education carry forward conditionalone,but it also focuseson the requirements and experiences of life.Thirdly,authentic education makes educationalmeaning be internalized into heart through experiences in order that educational meaningwill become mental impetus of chasing life value.Last but not least,authentic education is a kind of education in a broad sense,whose aim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nd citizens into real,liberal and happy human beings.
authentic education;value orientation;net;school education;coming back to life
G40-012
A
1001-7836(2010)04-0015-03
(責任編輯:朱 嵐)
2009-12-30
歐飛兵 (1967-),男,江西景德鎮(zhèn)人,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英語教育、中外文化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