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薛侃生平事功與治學(xué)述論

        2010-08-15 00:49:03
        韓山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年5期
        關(guān)鍵詞:潮州陽明

        饒 敏

        (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廣東潮州 521000)

        薛侃生平事功與治學(xué)述論

        饒 敏

        (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廣東潮州 521000)

        薛侃是明代潮汕著名的儒士儒官。他事親至孝,事君至忠,事師至敬,治學(xué)至專,待人至誠。因上疏請稽舊典,擇親藩賢者居京師,慎選正人輔導(dǎo),觸帝諱而下獄,遭到迫害。但他剛正立朝,操守高尚。他師崇王陽明,治心性之學(xué),卓有成就,為陽明最得力之入室弟子之一,也為傳播王學(xué)之嶺表大宗。他居鄉(xiāng)則思益其鄉(xiāng),為鄉(xiāng)梓筑堤開溪、修路造橋,做了很多造福鄉(xiāng)梓的實際貢獻,實踐了其經(jīng)世致用的思想觀念。

        薛侃;生平事功;治學(xué);造福鄉(xiāng)梓

        一、生平述略

        薛侃(1486~1545),字尚謙,明代潮州府屬揭邑龍溪都(今潮安縣庵埠鎮(zhèn)薛隴鄉(xiāng))人。明正德五年(1510)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登進士第。以侍養(yǎng)歸,師事王陽明于贛州,歸語兄俊,俊大喜,率群子侄往從。自是王學(xué)盛于嶺南。世宗即位,授侃行人司行人,后丁母憂,居中離山,與士子講學(xué)不輟,世人稱之為中離先生。嘉靖七年(1528),起補故官,為行人司司正。在江西贛州親炙陽明之教,深契良知學(xué)旨。十年(1531)上疏言建儲事,“乞稽舊典,擇親藩賢者居京師,慎選正人輔導(dǎo),以待他日皇嗣之生”[1]5468-5469。觸世宗諱,下獄廷鞫,后削職為民。隱居講學(xué)于中離山,從學(xué)者甚眾。嘉靖十五年(1536)遠(yuǎn)游江浙,會羅念庵于青原書院,一見如故。后又至羅浮,講學(xué)于永福寺,東莞學(xué)者迎其居玉壺洞。再居惠州,四年后歸里,卒于家。終年六十歲。隆慶元年(1567)復(fù)其官職,贈承仕郎,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2]《明史》亦載,“隆慶初,復(fù)官,贈御史”[1]5469。薛侃存世著作有《研幾錄》、《圖書質(zhì)疑》、《經(jīng)傳論義》、《魯論真詮》等,潮州耆舊集收有《薛御史中離集》三卷,后人又編有《薛中離先生全書》二十卷行世。

        薛侃一生事親至孝,事君至忠,尊師至敬,治學(xué)至專,待人至誠,剛正質(zhì)直,操守高尚。早年就曾因父親“病革,請嘗其糞”以驗[3]270;“母訃,隕絕,五日始食粥”[4]??梢娖湫┨煨?。縱觀明史人物,許多人都是孝子,如江蘇常熟人陳察 “以養(yǎng)親歸。家居九年,始赴補”(《明史》卷 296),明史列傳第 184有孝義傳,敘述許多孝子的孝行。但是如薛侃之至孝者,鮮矣。嘉靖七年冬,陽明先生卒,薛中離聞訃,“率僑與四方同志歐陽南野、魏水洲輩數(shù)十人朝夕哭焉”。越年秋,更 “趨王氏家,事無大小,咸為經(jīng)理”。[5]499同時,還與諸同門立下輪年《撫孤題單》,陳明“恤遺孤以弘本,嚴(yán)內(nèi)外以別嫌,分灶食以防微,一應(yīng)所有,會眾分析,具有成議”。對陽明遺孤,“每年輪取同志二人,兼同扶助,諸叔侄不得參撓”。[5]499-500陽明先生去世當(dāng)年,薛中離又與諸叔侄和翁萬達(dá)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并與翁萬達(dá)合撰了《祭陽明先生文》。再越年,薛中離又在杭州城南天真山主持修建了祀陽明先生的精舍,并為撰寫《勒石文》。尊師至敬,及于身后。

        二、薛侃所處的時代特征

        薛侃一生經(jīng)歷了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個朝代??偟膩碚f,除弘治朝外,總體上可以說是一個政治比較腐敗的時代,亟需正直立朝者有所作為的時代。

        憲宗于正統(tǒng)十二年 1464年登基,初年為于謙平冤昭雪,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儼然一副明君姿態(tài)。但憲宗在位時,好方術(shù),終日沉溺于后宮與比他大 17歲的宮女萬貴妃享樂,揮霍無度,并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使其監(jiān)督軍務(wù),提督京營,并操縱官吏任免,以至奸佞當(dāng)權(quán),西廠恣橫,民不聊生。成化十八年(1482),因群臣屢諫,始罷廢西廠。憲宗還算仁厚,善于納諫,罷逐汪直等小人,重用李賢,國庫日漸充裕。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萬貴妃去世,八月,憲宗過于悲痛而駕崩,時年 41歲。

        孝宗在位期間,勤于理政,選用賢臣,當(dāng)時被任用的徐漙、劉建、李東陽、謝遷、王恕、馬文升和倫文敘等人,都是正直忠誠的大臣,在弘治一朝發(fā)揮了較大作用。由于孝宗的勵精圖治,當(dāng)時明朝政治清明,經(jīng)濟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稱為“弘治中興”,歷代史學(xué)家對他評價極高。孝宗雄才大略,不亞于太祖、成祖。

        武宗皇帝在位期間,重用宦官劉瑾,后又寵信佞臣錢寧、江彬。寧王朱宸濠,妄圖效仿永樂帝,趁武宗荒于政事,秘密準(zhǔn)備叛亂,并于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王守仁(陽明)機智平定了這一叛亂。

        嘉靖帝繼位之初,下詔廢除了武宗時的弊政,誅殺了佞臣錢寧、江彬等,使朝政為之一新,不過不久以后就爆發(fā)了 “議禮之爭”,也是明朝最為著名的政治事件。嘉靖帝以此為契機,加強了其專制統(tǒng)治。

        薛侃的一生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烙印。薛侃就是在憲宗年間出生的,他少年時期正是孝宗在位期間,政治清明,英才輩出,為他讀書勵志奠定了較好的基礎(chǔ)。正德十二年,薛侃考中進士。兩年之后,寧王朱宸濠反叛,一代大儒王陽明審時度勢,機智平定了這一叛亂,受到朝野稱頌。這一平叛行為不僅穩(wěn)定了明王朝的社會秩序,也大幅度地提高了王陽明的社會地位。此前,薛侃與王陽明有師生之誼,此后,薛侃對陽明更是崇拜之極,他努力仿效王陽明,維護王學(xué)。他不僅創(chuàng)辦學(xué)校傳播其學(xué)說,而且在其故世后整理其著作,把王學(xué)擺在突出的地位上。他曾上疏“請祀陸九淵、陳獻章”[6]48-51。這是他尊崇王學(xué)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他的請求部分得到朝廷許可,陸九淵受到祀奉。在嘉靖十年,薛侃上疏懇請嘉靖定皇儲,也是受到王學(xué)經(jīng)世致用思想的影響。薛侃上疏與“議禮之爭”關(guān)系密切。

        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進京的時候,未即位的嘉靖皇帝與朝臣們就為迎接的禮儀發(fā)生了爭執(zhí),結(jié)果以朝臣的妥協(xié)告終,緊接著,嘉靖皇帝的生母進京,又發(fā)生了類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讓步。這兩件事可以說是議禮之爭的導(dǎo)火索,從嘉靖皇帝主觀來講,他從外藩入主宮廷,即皇帝位,對朝廷的舊臣并不十分信任,而且他不希望以過繼給孝宗皇帝當(dāng)養(yǎng)子的身份來入繼大統(tǒng),因此他要求稱自己的親生父親為皇考,這一點標(biāo)榜尊崇先師孔子禮教的大臣們是無法同意的,眾大臣表現(xiàn)得空前團結(jié),反對的奏章壓得世宗喘不過氣來,就在世宗準(zhǔn)備讓步的時候,一個叫張璁的人站了出來,幫了嘉靖皇帝一個忙,他寫了一篇文章,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許多理論依據(jù),而且引經(jīng)據(jù)典批駁了群臣的觀點,嘉靖皇帝看后深受鼓舞,張璁也得以加官晉爵,成為議禮派的首領(lǐng)(當(dāng)時的反對大臣們稱為護禮派)。朝中出現(xiàn)了議禮派與護禮派的對立,由于嘉靖皇帝的支持,議禮派的隊伍也在不斷擴大,雙方的斗爭也日趨激烈,經(jīng)過幾回合的你來我往,終于爆發(fā)了“血濺左順門”事件。由于議禮派逐漸占據(jù)上風(fēng),護禮派群臣決定集體向皇帝進諫,于是包括九卿 23人,翰林 20人,給事中 21人,御史 30人等共 200余人的龐大隊伍,集體跪在左順門外,哭喊聲震天,嘉靖皇帝派人將為首的幾位大臣押入監(jiān)獄,群臣情緒更加激憤,左順門前出現(xiàn)騷動,世宗皇帝殺心頓起,將 134人逮捕,86人待罪,一時間錦衣衛(wèi)從四面八方圍來,左順門前血跡斑斑。左順門事件以皇帝的勝利,護禮諸臣的失敗告終,嘉靖帝終于如愿地將父親追尊為睿宗,并將神主移入太廟,躋在武宗朱厚照之上。這次事件致使許多正直的大臣或死諫或引退,而佞臣卻乘機竊取了朝政大權(quán),使弊政重興。通過這件事,嘉靖皇帝不僅實現(xiàn)了追封自己父親為皇帝的愿望,而且樹立了新皇的威信,開始了他的專制統(tǒng)治。

        三、上疏懇請定皇儲及其影響

        在上述議禮和護禮兩派中,薛侃是站在護禮派一邊的,而且態(tài)度非常堅決。他在朝為官期間,多有建言獻策。他所上的幾道著名的“疏”,像《正祀典以敦化理疏》、 《明正學(xué)以安圣躬疏》、《復(fù)古制以新士習(xí)疏》、《仿古更化疏》等,都是有關(guān)王朝治亂安邦之大計。持論剴切,說理明晰,而且高瞻遠(yuǎn)矚,全是關(guān)乎安邦治國,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正學(xué)。其中部分地得到采納施行。而在嘉靖十年秋,他所上的《復(fù)舊典以光圣德事疏》曰:“臣仰稽祖宗分封宗室,猶留最親殿下一人在京……列圣相承,莫之或改。正德三年,逆瑾懷異,遂并出封。瑾敗,廷臣但俟宗嗣繁衍,因循未之議復(fù)……伏愿查復(fù)舊典,于親藩中擇其親而賢者,迎取一人入京為守城王,掄選端人正士為之輔導(dǎo)。他日東宮生長,其為輔王亦非可缺焉者也?!盵6]57時嘉靖方祈嗣,諱言之,見疏大怒,立即把薛侃投入監(jiān)獄。議禮派張孚敬等人指使心腹彭澤,欲通過對薛侃的廷鞫牽扯構(gòu)陷政敵夏言,薛侃卻大義凜然,瞋目曰:“疏,我自具。趣我上者,爾也。爾謂張少傅許助之,言何豫?”[1]4569又曰:“明有君父,幽有鬼神,首可碎,心不可欺?!盵3]270結(jié)果是“拷掠備至,侃獨自承,累日獄不具”[1]5469。薛侃的行為無疑是正義的,寧折不屈的。為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薛侃冒著極大的風(fēng)險,敢于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意見,表明了他對皇帝和大明王朝的忠誠,體現(xiàn)了儒者的節(jié)操。

        薛侃的這一行為深深感召了一批大臣,他們出于對明王朝的忠貞而紛紛上書。據(jù)《明史》記載,繼薛侃上疏懇請嘉靖定皇儲之后,御史喻希禮、石金都因為上疏懇請嘉靖定皇儲而獲罪。喻希禮要求把護禮得罪 “遠(yuǎn)戍邊繳”的諸臣 “量移近地”,而石金主張“錄守仁功,寬諸臣罪”,他們的這些意見,同樣觸怒了嘉靖帝,被下詔獄,最后“二人竟謫守邊衛(wèi)”[1]5470,直到大赦。由于嘉靖帝一心求長生不老之術(shù),不管國事,引起了朝廷大臣的憂慮。當(dāng)時淳安縣知縣海瑞,剛被升任戶部主事,見嘉靖帝如此行徑,決定冒死進諫。他買好了自己的棺木,訣別妻兒,遣散家僮,寫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上疏死諫,嘉靖執(zhí)迷不悟,也將海瑞下獄。

        應(yīng)該說,在這件事上,薛侃的建言無疑是正確的,是有利于王朝統(tǒng)治的實際的。這體現(xiàn)了他忠君愛國的政治情懷。但由于嘉靖皇帝的私諱和喜怒無常,再加上大臣之間的互相構(gòu)陷,結(jié)果終于被削職為民。然而這還算是比較輕的。薛侃之侄薛宗鎧,曾官拜禮科給事中,遷戶科左給事中,因彈劾汪宏 “肆奸植黨,擅主威?!?受到構(gòu)陷,竟 “死杖下”。[7]

        薛侃在整個嘉靖王朝受到極大的委屈,但他都能淡然處之,不以為意,仍然堅守忠君思想,遇圣壽節(jié),仍然 “焚香叩祝甚謹(jǐn)”。盡管他的行為最終還是得到封建社會肯定,不過要等數(shù)十年封建皇朝換代之后,直到隆慶初,才 “復(fù)官,贈御史”。這說明,封建統(tǒng)治階級最終還是肯定薛侃的行為是源于對君主的忠貞,他的忠君思想與實踐是對封建社會衰敗的挽救,從而認(rèn)為他是封建士大夫的楷模。在世時受到重重壓制,遭受不白之冤,死后得到平反,加官進爵,光宗耀祖,這是封建社會許多士大夫的歷史命運的寫照。

        四、傳播王學(xué),為嶺表大宗

        薛侃師從理學(xué)家王陽明,是王陽明的首座入室弟子,是將王陽明的心學(xué)在嶺南傳播的人,其有功于王學(xué)是舉世公認(rèn)的。據(jù)《明史》記載,薛侃“正德十二年考中進士,即以侍養(yǎng)歸。師王守仁于贛州,歸語兄助教俊。俊大喜,率群子侄往學(xué)焉。自是王氏學(xué)盛行于嶺南”[1]5468。其實,明史的這段記載語焉未詳,薛侃之師從王陽明,應(yīng)該在他考中進士之前。嘉靖八年(1513),薛侃“上春官,過南畿,見河經(jīng)自洛,泗水出于邳,秋風(fēng)明月,蓬斗清輝,瞿然而動,百度皆有自新之意”[6]70。因作 《知非記》,此次 “赴南宮不第,聞陽明官南畿,講孔孟周程之學(xué),遂就南監(jiān)師事焉,服良知之教”,“是為先生隸王門之始”。時同門 “徐愛、黃宗明、馬明衡、陸澄、季本等皆來聚,日夕漬礪不懈。南畿論學(xué),重教學(xué)者存天理,去人欲,為省察克治實功”。[5]476此外,明史所說“以侍養(yǎng)歸”并非回到潮州,而是回到他大哥薛俊的任所,即江西上饒的玉山縣,因在此前一年,薛俊升玉山教諭,他母親就養(yǎng)于兄之官邸。此時侃與大哥說起師事陽明一節(jié),才引致俊“率群子侄往學(xué)”。當(dāng)時陽明之學(xué)聲名籍甚,而陽明自己卻是提督軍務(wù),手握兵權(quán),忙于平賊平寇,“未暇寧居”,薛侃與一大批同門一起,相與講聚不散,與幾位先學(xué)的師兄弟,“復(fù)進請益發(fā)明,以迪初學(xué)。風(fēng)聲鼓動,四方學(xué)者遠(yuǎn)集,沨沨乎洙泗之遺,大有功于師門也”[5]482。可以說,薛侃在當(dāng)時已是大半個老師,或者說是王陽明的有力助手了。

        王陽明去世后,薛侃與一些熱心的同門一起,為其做成了幾件大事。其一是與諸同門并通過地方官府監(jiān)督,對陽明家屬進行“保孤安寡”,他曾有“與諸同門輪年為陽明撫孤題單”,其中云:“吾儕自千里會葬,痛先師平生憂君體國,拳拳與人為善之心,今日之事,宜以保孤安寡為先。區(qū)區(qū)田業(yè),非其所重,若后人不體,見小失大,甚非所以承先志也。乃稟太夫人及宗族同門戚里,僉事汪克章、太守朱袞,酌之情禮,參以律令,恤遺孤以弘本,嚴(yán)內(nèi)外以別嫌,分爨食以防微,一應(yīng)所有,會眾分析,具有成議。日后倘復(fù)恩典,承襲亦有成法。正聰(王陽明的唯一嗣孫)年幼,家事立親人管理,每年輪取同志二人,兼同扶助,諸叔侄不得參撓。為兄者務(wù)以總家愛弟為心,以副恩育付托之重;為弟者務(wù)以嗣宗愛兄為心,以盡繼志述事之美;為旁親者亦愿公心扶植孤寡,以為家門之光。則先師在天之靈,庶乎其少慰矣。倘有疏虞,執(zhí)此聞官,輪年之友,亦具報四方同門,咸為轉(zhuǎn)達(dá)?!盵5]500作為入門弟子,能做到如此地步,這絕對是難能可貴的。此外,建精舍于天真山,祀陽明先生;與同鄉(xiāng)人翁萬達(dá)合撰《祭陽明先生文》;檢其遺稿,整理為《陽明先生詩集》刊行,并為之序。

        與薛侃同時代的不少潮籍士人,崇拜陽明心學(xué)的,也為數(shù)不少,像較早的鄭一初,稍后的楊驥、楊鸞兄弟,還有像翁萬達(dá)、林大飲等,都是傾心王學(xué)而頗有心得的大家,但都沒有像薛侃那樣的專注,那樣的傾心投入,那樣的終身不渝,那樣的致力于傳承和發(fā)揚光大。

        薛侃曾于中離溪畔的中離山創(chuàng)建中離書院,講授心性之學(xué)。他與南方各省同好士子交游甚廣,中離書院曾經(jīng)盛極一時,四方士子聞風(fēng)而至?!睹魇贰贩Q他 “歸家益力學(xué),從游百余人”。其弟薛僑的《中離行狀》則述及當(dāng)時中離 “日與士友講習(xí)不輟,四省同志聞風(fēng)遠(yuǎn)來,至不能容,各自架屋以居”。他自己則有《銘鐘詩》云:“晨昏二十四敲鐘,聲徹前峰與后峰。試問巖前諸學(xué)士,已聞嘗與未聞同?”[8]可見當(dāng)年書院的規(guī)模與盛況。

        嘉靖十五年(1536),薛侃遠(yuǎn)游江浙,會羅念庵于青原書院,一見如故。四方同人聞風(fēng)數(shù)出期一會,切磋講學(xué),聽講者多至數(shù)百人。稍后又與同道王汝中、門人陸南卿等登天目山,憩金山,覽天臺,游雁蕩。南歸后又與林東莆、翁東涯、謝前山游桑浦之寶云巖。后又至羅浮,游朱明洞,講學(xué)于永福寺。東莞學(xué)者迎其居玉壺洞,又是同門日質(zhì)經(jīng)傳。再居惠州,作《圖書質(zhì)疑》、《惠生八問錄》、《西湖記》等,數(shù)年后歸潮。

        薛侃主要著作有《訓(xùn)俗垂規(guī)》、 《圖書質(zhì)疑》、《經(jīng)傳論義》、《研幾錄》、《魯論真詮》等。他還為同門之友乃至其弟子數(shù)十人立傳,以廣師門之傳;其與同道師友及其門下的書信往來,也是其切磋學(xué)問的重要組成部分。清道光時馮奉初編《潮州耆舊集》,曾選入有《薛御史中離集》共三卷;1915年揭陽曾彭年(習(xí)經(jīng))搜集其遺稿,編印成《薛中離先生全書》20卷??v觀薛中離先生之學(xué),他之所以能傳陽明學(xué),為嶺表大宗,實在于他能潛心研修,能在陽明“致良知”的心學(xué)基礎(chǔ)上,有獨特的心得,多所發(fā)揮,而且言之有物,又理道貫通,所謂 “有志于圣賢之學(xué),而獨能窮其秘”[9]。加上他的人格魅力,為四方同志所服膺。故而他不管走到哪里,在哪里落腳講學(xué),四方同人便多望風(fēng)而歸之。陳寒明在《簡論陽明高足薛侃思想要旨》一文中認(rèn)為:被黃宗羲《明儒學(xué)案》列為粵閩王門之首的薛侃,既宗守師門衣缽,又堅持自己的學(xué)術(shù)個性,其心性論、認(rèn)識論、儒釋之辨、價值觀等均很有特色。薛侃涵詠師說既久,走趨語默之間漸臻陽明學(xué)說要妙,故在學(xué)派林立的王門后學(xué)中能嘎嘎獨造,自成一家之言。若從語言文字上窺測,薛侃的思想格套往往帶有明顯的師說痕跡,如云:“無染則本體自凈,無著則應(yīng)用自通……立大本,之化育,只在工夫焉?!庇衷?“良知自存自照,渾無方,體無涯。限若著個良知,亦是障?!痹诎蚜贾捏w向著現(xiàn)實生活落實的同時,薛侃于反對自我執(zhí)意為善等方面似較陽明更為灑脫活潑,但亦未離儒家思想大本。[10]由于薛侃積極傳播,使王氏學(xué)在南方諸省有頗大的影響,在僻處嶺表的潮州,更一時成為風(fēng)尚。正如有學(xué)者所說:“薛中離不遺余力地鉆研、倡導(dǎo)心學(xué),并與其親族友人一道促成了潮州學(xué)人研習(xí)心學(xué)的前所未有的熱潮,這實際上,就是將潮州以至于嶺南儒學(xué)的發(fā)展推上了一個歷史高峰?!盵11]

        五、“居鄉(xiāng)亦思益其鄉(xiāng)”

        薛侃既宗守師門衣缽,又堅持自己的學(xué)術(shù)個性,其心性論、認(rèn)識論、儒釋之辨、價值觀等均很有特色。在經(jīng)世致用方面,他也受到王學(xué)經(jīng)世致用思想的影響,但他不像其他一些王門弟子那樣,一意以希賢希圣為最終關(guān)懷,而是不僅要將所學(xué)用于自身修養(yǎng),用于救正世道人心;而且還致力于將其所學(xué)造福于人,所謂“居官則思益其民,居鄉(xiāng)亦思益其鄉(xiāng)”[6]80,是他終生奉行和用于勸誡諸子弟的典則。這是薛侃既重學(xué)理也重事功的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是他的治學(xué)和經(jīng)世致用思想的重要特色。而具有此一特色的薛氏之學(xué),成為明代中葉以降嶺南儒學(xué)的心性之學(xué)與經(jīng)世致用之學(xué)并重的普遍現(xiàn)象。這是很值得注意的。正是由于薛侃學(xué)理與事功并重的思想實踐,使他不論在仕途間歇,如丁憂期間,還是官場挫折,如被削職為民的鄉(xiāng)居期間,他都孜孜以造福鄉(xiāng)梓為己任,不計較個人得失,以其學(xué)識為鄉(xiāng)梓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

        嘉靖五年(1526),薛侃見家鄉(xiāng)一帶堤圍年久失修,“一遇崩潰,巨浸百里,沉廬傾堵,禾稼弗登”,即與鄉(xiāng)賢鄭玉向知府王袍提議,力主重修南堤。得到知府的肯定,親率民眾修堤,使大堤“益崇三尺,廣一丈”。至明年 “颶風(fēng)發(fā),水陵舊堤三尺,其不沒者僅一尺”。[6]68

        嘉靖六年(1527),他發(fā)現(xiàn)桑浦山麓一帶“二水迴流,相錯不通。僅十里,或為渠為池,旱干水溢”,不論是農(nóng)者商者,乃至交通運輸,均極為不便。他通過實地勘查,證實這一段 “可浚而通”。[6]67于是,他得到潮州知府王袍的許可,經(jīng)過周密籌劃,由各都分工,鑿?fù)舜耸锏暮拥?溝通了龍溪至楓口的兩條溪流,使 “農(nóng)者利灌,商者利販,居者利運,行者利舟楫”。附近一帶鄉(xiāng)民得此溪之便之利甚大,非常高興地稱之為中離溪,并刻《中離溪碑記》和建石亭紀(jì)念薛侃的功績。由于中離溪的開辟,對附近一帶的農(nóng)田灌溉和商旅交通起著重大的作用,薛侃因此深受潮汕鄉(xiāng)民的贊頌。

        據(jù)《薛氏族譜》所載,薛侃為家鄉(xiāng)所做的開溪筑堤、造橋修路的“益其鄉(xiāng)”的善舉甚多,現(xiàn)引列如下:

        1.浚海陽縣上莆等都溪三十余里,上通潮城、揭陽,下通鮀江、鱷浦等都,商民舟楫往來由里河,免航海劫溺之患。

        2.造中離橋路大小共十五所,民往來與耕田,牛畜利便。

        3.設(shè)龍溪都里社祭壇行道三條,并石亭二柱,社廟一座,門樓一間。舍園十二畝,帶租銀二兩六錢,坐落蓬洲都土名蜆港等處。

        4.舍園十五畝,帶租銀三兩二錢,坐落海陽縣南桂都土名磨坊洲等處。

        5.架龍溪都鄉(xiāng)約所二處,與鄉(xiāng)都會約行約便利。

        6.造龍溪都通濟橋九門,上通潮城,下達(dá)蓬洲所、潮陽縣等處。

        7.造桃山都登崗橋五門,上通府城,下達(dá)潮陽、惠來等縣。

        8.造地美都龍頭橋七門,上通揭陽縣,下達(dá)龍溪、蓬洲等都。

        9.修地美都雞籠山徑路十余里,與民便利。

        10.造龍溪都庵頭橋三門,并修石路至海陽縣上莆等都二十余里,與民便利。

        11.筑許隴子堤,并砌磯頭三座,御咸潮,通淡水,海、揭二縣溉田苗利便。

        12.倡修南堤,長八千四百五十一丈,袤七十余里。(見《薛氏族譜》清乾隆二十六年版)

        可見,薛侃既是一個儒家學(xué)者,更是一個實踐家;既崇尚良知心性之學(xué),也踐行經(jīng)世致用的思想觀念;真正履行了他的“居官則思益其民,居鄉(xiāng)亦思益其鄉(xiāng)”的諾言。

        [1]張廷玉.明史(卷二百 0七)·薛侃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孫叔彥,王云昌.潮汕人物辭典(文史藝術(shù)分冊)[Z].廣州:中山大學(xué)出版社,1991:14.

        [3]陳樹芝.清雍正·揭陽縣志(人物:薛侃)[M].潮州:潮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影印,2003.

        [4]周碩勛.清乾隆·潮州府志(人物:薛侃)[M].潮州:潮州市地方志辦公室、潮州市檔案館影印,2001:561.

        [5]饒宗頤.薛中離年譜[M]//黃挺.饒宗頤地方史論集.汕頭:汕頭大學(xué)出版社,1996.

        [6]薛侃.薛御史中離集[M]//馮奉初.潮州耆舊集(清道光版).香港:香港馮平山圖書館影印,1980.

        [7]張廷玉.明史(卷二百 0九)·薛宗鎧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5522.

        [8]薛侃.銘鐘詩[C]//溫廷敬.潮州詩萃(甲編卷二).吳二持,蔡起賢,校點.汕頭:汕頭大學(xué)出版社,2001:48.

        [9]黃佐.中離山記[M]//陳樹芝.清雍正·揭陽縣志.潮州:潮州市地方志辦公室影印,2003:325.

        [10]陳寒鳴.簡論陽明高足薛侃思想要旨[N].興華論壇,2004-08-16.

        [11]黃贊發(fā).潮汕先民與先賢[M].汕頭:汕頭大學(xué)出版社,2005:74.

        A Discussion on Xue Kan’s Life,Achievements and Scholarly Research

        RAOM in
        (Chaozhou Culture Research Center,Chaozhou,Guangdong521000)

        Xue Kan was a famous Confucian scholar and official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in Chaoshan area.He treated his parents with most filial piety,his King with most royalty,his teachers with most respect,his study with most concentration,and he treated people most sincerely.Because he submitted a memorial to the throne hoping that the King could check the old standard,pick and elect noble and wise officials to help with government affairs,which actually offended the King.He was sent to jail and later was subjected to persecution.But it was always clear that he kept his noble and just personality as an official.Being a student of Wang Yangming,he did scholarly research and worked on the study of diposition and achieved much.So he wa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formal students of Wang Yang ming,and a master of authority to spread Wang Yangming’philosophy.When Xue Kan settled in his hometown,all he thought was how to benefit his hometown and his folk people there.He built dams and dikes,created brooks,built roads and bridges,making a lot of practical contributions to his hometown.Thus he practiced his ideological concept of being of practical use in his real life.

        Xue Kan;life-time deeds and achievements;scholarly research;contributions to hometown

        責(zé)任編輯爾遲

        B 248.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獻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

        1007-6883(2010)05-0014-06

        2010-03-04

        饒敏(1967-),男,廣東大埔人,潮州市潮州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歡
        潮州陽明
        潮州樂調(diào)的音階流變梳理與分析
        高中生物錯題集建立的實踐研究
        潮州手拉壺“潮韻”的文化意義
        潮州手拉壺“飛鴻”的象征意義
        陽明公園暢想——紀(jì)念王陽明置縣平和500年
        紅土地(2018年11期)2018-12-19 05:11:04
        杲杲冬日陽明暖好時光
        話劇《陽明三夜》劇照
        --(第一夜 新婚之夜)
        影劇新作(2017年3期)2017-11-14 02:42:52
        潮州優(yōu)質(zhì)楊梅高接換種技術(shù)
        羅陽明:大瑤山里的年輕博士
        金色年華(2016年7期)2016-02-28 01:39:02
        曾紀(jì)渠與19世紀(jì)晚期潮州社會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a| 亚洲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男人精品一区二区| 色诱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盗摄XXXX视频XXXX| 爱爱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无遮挡裸体免费视频| 亚洲av在线播放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色八区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不卡|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亚洲| 成人午夜高潮a∨猛片| 丰满少妇大力进入av亚洲| 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不卡| 丝袜美腿一区在线观看| 超碰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一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成人国产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9福利在线| 丝袜美腿诱惑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日本师生三片在线观看|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模私拍福利一区二区| 免费av网址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色婷婷五月综合|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被暴雨淋湿爆乳少妇正在播放 | 国产精品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偷拍偷窥女厕一区二区视频| 18禁黄网站禁片免费观看| 欧美深夜福利视频| 国产三级精品和三级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