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玲玲
(洛陽師范學院 公共外語教研部,河南 洛陽 471022)
大學英語聽力學習與教學策略研究
任玲玲
(洛陽師范學院 公共外語教研部,河南 洛陽 471022)
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學生普遍感覺聽力困難,根本原因是沒有采取有效的學習策略。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聽力教與學的基本規(guī)律,通過培養(yǎng)學生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 情感策略,提高聽力詞匯量,加強語音強化訓練,做好筆記,提高預測能力等聽力理解策略訓練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
聽力學習策略;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社會/情感策略;聽力詞匯量;預測能力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2007)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大學階段的聽力理解能力分為三個層次,其中一般要求為:能聽懂英語授課,能聽懂日常英語談話和一般性題材的講座,能聽懂語速較慢(每分鐘130~150詞)的英語廣播和電視節(jié)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能運用基本的聽力技巧。較高要求為:能聽懂英語談話和講座,能基本聽懂題材熟悉、篇幅較長的英語廣播和電視節(jié)目,語速為每分鐘150~180詞,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和相關細節(jié)。能基本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yè)課程。更高要求:能基本聽懂英語國家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點。能聽懂英語國家人士正常語速的談話。能聽懂用英語講授的專業(yè)課程和英語講座。因此,聽力教學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筆者在多年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聽力理解一直是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考生最弱和失分最多的部分一般是聽力部分。聽力教學的效果差強人意。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多數(shù)英語學習者聽英語的時間大大少于讀英語的時間。另外一個原因是聽力課堂上缺乏策略培訓,尤其是元認知策略培訓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要提高聽力理解能力,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應該對學生進行聽力策略培訓。
我們在聽力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聽力學習幾乎沒有自我計劃、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調(diào)整,也沒有自我評估,學習的過程管理主要依賴教師而缺乏獨立性。學習中遇到問題時,學生幾乎不求助同學,只有一小部分同學會選擇性地問老師;大多數(shù)學生不能有效克服聽力過程中的焦慮情緒;對聽力任務缺乏自信心時,只有部分學生會鼓勵自己以增強自信心。多數(shù)學生能根據(jù)任務利用已有條件進行預測,部分學生能進行歸納和推理。但在聽音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特別是聽力差的)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力求聽懂每一個詞、每句話,所以對聽力材料中的每個詞、每句話都給予同等注意力,結(jié)果是一聽到生詞就慌了神,再也聽不下去;不能記住所聽內(nèi)容、出現(xiàn)前聽后忘的現(xiàn)象;更多的是感到自己好像聽懂了每句話,可聽完后,不知道所聽的內(nèi)容到底是什么意思,因此不能有效完成聽力任務??偟膩碚f,學習者不擅長規(guī)劃自己的學習,不能很好地控制他們的學習過程,對于學習的策略意識和自我責任意識薄弱。這些現(xiàn)象反應了傳統(tǒng)教育模式對學生學習習慣的深刻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習慣于服從。隨著“教師中心”的教學模式向 “學生中心”的轉(zhuǎn)變,策略訓練和策略學習已經(jīng)成為語言學習過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聽力策略培訓能提高英語學習者的聽力理解能力和聽力技能,在教學中合理運用聽力學習與教學策略是提高聽力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訓練學生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 情感策略,激發(fā)英語聽力學習動機
學習策略(文秋芳,1996)就是為有效學習所采取的措施。使用策略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習效率。聽力學習策略是指在聽力學習過程中所采取的措施。許多西方學者對二語/ 外語學習者進行了聽力學習策略研究,結(jié)果表明,策略訓練確實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聽力成績、增強策略意識、學習動機和學習自主性(Brown & Palinscar,1982;Chamot et . al,1996;Fujiwara,1990;Thompson & Rubin,1996)。他們得出的結(jié)論是,策略訓練應成為聽力課程的一部分。
就學習策略類型而言,我們遵循 O’Malley (1990:418-437)等人的觀點,把學習策略分為三類:元認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認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會/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元認知策略用于自我監(jiān)控和調(diào)整語言行為,它包括計劃、選擇性注意、監(jiān)察、調(diào)整、評估等一系列活動。認知策略與具體的語言任務相關。就是獲取知識的具體措施,比如通過已有信息預測聽力材料的內(nèi)容,將注意力集中在生詞上,在聽的過程中記錄要點、復述所聽句子以及利用關鍵詞、上下文背景知識進行歸納、聯(lián)想、推理等等。社會/ 情感策略指學習者學習過程中與同伴等交流經(jīng)驗以提高聽力水平等等。這三類策略中元認知策略高于其他兩類策略。
適用于聽力學習的元認知策略有自我計劃、自我監(jiān)控、選擇性注意、自我評價等,認知策略有預測、聯(lián)想發(fā)揮、做筆記、推理、建立聽覺形象、運用想象、整理歸類等,社交/ 情感策略有自我交談、尋求解答和合作學習等。要教哪類、哪些策略要視實際情況而定。
在英語聽力教學中運用元認知策略,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提高聽力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成績都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元認知策略,學生可以對自己的心理活動進行監(jiān)控和調(diào)節(jié),并選擇最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使自己最終成為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
(二)提高聽力詞匯量,加強語音強化訓練。
筆者在聽力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聽力理解中的困難主要存在于詞匯、語速和語音等方面,聽力詞匯量不足和對話語特征不熟悉是產(chǎn)生這些困難的主要原因。文秋芳(1996)認為,學生的多數(shù)語言知識是通過視覺渠道(看和讀)而不是聽覺渠道獲得的,因而語言知識沒有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聽覺形象,因此學生對一些詞匯看懂卻聽不懂得現(xiàn)象很普遍。有時一個詞聽好幾遍還是聽不出來是哪個詞,但一寫出這個詞,馬上就恍然大悟。這足以說明學習者對新知識(特別是詞匯)沒有做到音、形、義全面掌握。
提高聽力詞匯量和增加聽力訓練有助于解決這些困難。絕大多數(shù)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詞匯是通過讀寫有意識地學會的,而不是在交流中習得,學生很少通過語音來識記單詞。當我們面對說英語的人或錄有英語的磁帶時,大腦中依賴視覺來識記單詞的記憶單元,無法或很難被聲音激活。學生所學過的單詞中,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在他們的大腦中建立相應的聽覺形象。因此,學生對一些詞匯看懂卻聽不懂的現(xiàn)象很普遍。因此,要想解決聽力詞匯量不足的問題,必須從英語習得的初級階段入手。目前學生聽力詞匯量上的困難就在于對許多詞匯只能識別其書面形式,不能或很難識別其口頭形式。如果能夠重視習得過程和認知規(guī)律,盡量在英語學習早期多讓學生接觸適合其水平的原聲材料,就會有利于打好語音基礎,培養(yǎng)靠語音識別單詞的習慣,也有利于他們熟悉話語特征,逐步適應正常的語速。所以,在中小學應該大量增加聽力課程。大學新生入學可繼續(xù)加強語音強化訓練。
另外,學生除了要掌握單詞的正確發(fā)音外,還要掌握連讀、弱化、重音規(guī)律、同化、英美發(fā)音差異等,教師也要傳授這方面的知識。
(三)做好筆記,提高預測能力
很多情況下,學習者只有一次聽的機會,這就要求學生高效地記憶信息??朔犃斫膺^程中記憶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法之一是做筆記。記筆記時,要有選擇地記錄,不要試圖把聽到的內(nèi)容全部記下來。記的內(nèi)容可以是重要信息、容易忘記的內(nèi)容(如時間,地點,數(shù)量等)或者自己特別感興趣的內(nèi)容。尤其是聽短文時,要學會邊聽邊記,即使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很強,不做筆記也難以記住長段文章或?qū)υ挼娜考毠?jié)。同時,要有效地運用縮寫、符號等形式,減少記錄的負擔。如運用首寫字母或縮寫詞,像a.m,p.m,sq,hr,e. g等。還有一些常用符號如:+( and,more than),-( less than),∵ (because ),∴ ( so ),↑( increase ),↓(decrease),y(good,right,agree),n(bad,wrong,disagree)等; 此外,還可以建立自己的符號和縮寫體系。
預測能力和猜測能力在聽力過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從理論上講,50% 的聽力技巧與預測有關(根據(jù)J ane W illis,1981);就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來說,預測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聽錄音之前,要快速預覽每個小題的各個選項,根據(jù)選項預測可能出的問題(重點預測)和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通篇預測);聽音過程中,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預測,尤其要把握主題句(有時可起提綱挈領、統(tǒng)領全文的作用),以及結(jié)尾句(有時可起總結(jié)全文、升華主題的作用),同時,這里也包含著對聽前預測的分析、修正、整理及再預測;聽之后的預測一般是對聽后仍有疑問或漏聽的信息的一個回顧和推理性的彌補。一方面,聽對話或短文時,聽完第一句或第一段后,便可停下來,猜測接下來的內(nèi)容。另一方面,可通過選擇項進行預測。即聽音前快速瀏覽選擇項,預測聽音內(nèi)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了一定的預測能力,便可根據(jù)聽力材料的開頭,預測出隨后出現(xiàn)的信息和要點,為及時做完題、做對題贏得寶貴時間。
總之,策略培訓應成為外語教學課堂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外語教學融為一體,教學通過培訓指導學生能提高學習者的策略意識,增加他們策略的選擇范圍,鍛煉和培養(yǎng)他們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調(diào)控的能力,從而能使他們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聽力學習策略訓練除要教給學生聽力學習策略外,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掌握聽力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自主性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學習者要多聽,勤練,廣泛實踐,增強語感,掌握一定的聽力技巧,才能不斷提高聽力水平。
[1] 程曉堂,鄭敏. 英語學習策略[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2] 劉潤清,戴曼純. 中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
[3] 蘇遠連. 如何實施聽力學習策略訓練[J]. 外語電化教學,2002,85.
[4] 王建偉.“3+1”聽力提高訓練法[J]. 外語電化教學,1999,4.
[5] 王艷. 大學一年級學生英語聽力理解困難分析[J]. 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1,1.
[6] 文秋芳. 英語學習策略論[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7] 周啟加. 英語聽力學習策略對聽力的影響[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3.
A Study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Learning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REN Ling-ling
Listening learning is one of the vital parts in college English studying. The main reason for student’s difficulty in listening is that they haven’t taken effective listening learn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listening learning features,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can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 competence by applying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 enlarging their acoustic vocabulary, enhancing pronunciation training, teaching them how to take notes and improving their predicative ability.
listening learning strategies;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 cognitive strategies; 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 acoustic vocabulary; predicative ability
G42
A
1008-7427(2010)10-0141-02
201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