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茹 師夢霞
(東華理工大學 外語學院,江西 撫州 344000)
高職英語教學中的Teamwork
李 茹 師夢霞
(東華理工大學 外語學院,江西 撫州 344000)
隨著近幾年來高職的不斷擴招,高職英語大班教學問題尤為突出。將學習者組成幾個小組,通過互助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的分組教學模式,可以增進高職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和信心,形成學習互助。
分組教學;小組活動;評估模式
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學生普遍想學卻無從下手,特別是學生進校之初,都表現(xiàn)出學習英語的熱情,但信心不足,心理壓力大。大部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差。通過摸底考試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方式及學習習慣較差,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經(jīng)過應試教育的洗禮,習慣了被動學習,缺乏主動性。進入高職院校后,多數(shù)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方式觀念沒有及時轉變,不能主動抓住學習機會。
分組教學即為一種互助合作學習的小組學習法。早在20世紀20年代,皮亞杰就曾指出,學習中的合作可以加速兒童智力的發(fā)展。美國教育家杜威在《民主與教育》中也強調(diào)了互助合作對學習過程的促進作用。國內(nèi)外的大量實驗表明,合作學習對于改善課堂內(nèi)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良好非智力品質(zhì)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小組的劃分
實施分組教學的前提和關鍵是分組。要實現(xiàn)分組教學效果的最大化,首先要做到合理優(yōu)化的分組。小組劃分具體實施模式如下:每小組6~7人,由組長和組員構成,按教室座位每豎排為一組,組長坐在第一排。在語言學習小組的組織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小組長的選擇。小組長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各項活動中處于組織者的核心地位,因此在選擇小組長時可根據(jù)成績加自愿的方式,選擇語言水平較高和有一定的組織能力的學生擔任。其次,小組長確定后將其固定座位再進行其他學生的分組。根據(jù)學習小組需要合作的原則,首先由學生自主選擇組長,再根據(jù)小組互助的原則,以摸底考試成績?yōu)榛A,對小組成員進行適當調(diào)整,盡量做到小組間的均衡及小組內(nèi)部的優(yōu)劣互補。
(二)整體評估與個人評估機制的建立
在小組學習模式確立后,必須建立起相應的評估激勵機制,以確保小組教學模式的正常運行,并充分調(diào)動學生英語學習及參與小組活動的積極性。與此同時,也不能忽視學生的個人表現(xiàn)。因此,筆者在兼顧整體和個人表現(xiàn)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整體評估與個人評估兩套機制,對每個學生課堂表現(xiàn)及課后自主學習情況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分。這種評分機制主要針對學生的平時成績。個人評估包括每個學生的出勤、作業(yè)、課堂表現(xiàn)、回答問題等方面,整體評估則針對小組任務的完成情況。
(三)課堂教學安排及課后分組自主學習
結合上述整體與個人評估激勵機制,筆者以《新視野英語教程》為例來展示分組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安排如下:《新視野英語教程》每個單元分為Section A和Section B,Section A為課堂教學重點內(nèi)容,Section B為小組自主學習內(nèi)容;布置課前預習內(nèi)容及與本單元主題相符的小組活動內(nèi)容;單元學習結束后的復習和作業(yè)的檢查。單元學習結束后,對學生復習情況的檢查如單詞掌握情況的檢查也可采用聽寫等形式,但與預習階段不同,此項檢查結果列入學生個人評估體系,同時可發(fā)揮組長的作用,讓其幫助教師檢查并記錄其組員本單元練習及作業(yè)的完成情況。
小組學習法的核心就是小組成員通過互助合作來完成某項任務,任務過程中的交互作用本身就足以推動學習者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在任務布置上一定要注意結合實際生活,課堂教學中小組活動的開展要形式多樣,兼顧趣味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筆者對自己的教學班進行了一年的分組教學實踐,學生的英語能力,特別是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有了顯著提高,學生成績較入學摸底成績平均提高13.45%。為了了解學生對分組教學的態(tài)度,筆者設計了一份問卷調(diào)查,并在學期結束時對學生進行調(diào)查。統(tǒng)計結果發(fā)現(xiàn),94.5%的學生都對分組教學這一形式持肯定態(tài)度。通過對學生的調(diào)查了解,筆者總結出分組教學的優(yōu)勢:有力地強化了課堂管理,小組長負責本組成員的到課情況管理,分擔了教師課堂管理的壓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心理需求,個人評估和集體評估機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個人成就感及需要被肯定的心理,有利于建立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信心,能減輕學習者在參加語言交際活動中可能產(chǎn)生的焦慮心理;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及合作互助精神。
英語教學法專家J.Halmer說,最好的老師應該是那些仔細考慮學生在課堂上應該做什么以及如何組織教與學的人。筆者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分組教學模式,旨在通過實施小組活動,讓學生發(fā)揮主動精神,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極大地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和英語交際能力;同時,生生互動促成了一個相互支持相互關心的小組學習氣氛,為學生的社會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提供了良好條件。實踐表明,分組教學法是彌補當前英語大班課堂教學不足的較理想策略。當然,分組教學的實施也受到許多客觀條件的制約,如學習者原有的語言水平、授課條件等,這就要求廣大英語教師進一步探討研究,在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不斷優(yōu)化這一教學模式,從而真正達到提高英語學習者語言能力的目的。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龐繼賢,吳薇薇.英語課堂小組活動實證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6).
G712.0
A
1673-1395(2010)03-0284-02
2010-04-22
李茹(1982—),女,遼寧北票人,助教,主要從事英語教育研究。
責任編輯 韓璽吾 E-mail:shekeb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