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嵐
(南京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5)
在作文的備考中,我們要注意這樣的不良傾向:許多學生認為作文用不著準備,也不好復習,于是就不用多花時間去準備;或者干脆準備在最后一段時間背幾篇所謂的范文以備高考之用,于是就出現(xiàn)了平時作文時的改頭換面套作文現(xiàn)象,有的學生則喜歡參考各種作文選中比較適合自己文風的作品來加以剪輯,有的學生則使用作文軟件寫作文??傁胫脺蕚浜玫淖魑耐囶}上套,而不根據(jù)高考的話題提示、題干限制要求獨立思考構思,往往會弄巧成拙,得分較低,悔之晚矣。對于高三同學而言,現(xiàn)在強化作文還來得及,在剩下不多的時間內(nèi),我們不妨從下面幾方面進行訓練。
材料是構成文章的基本要素,寫文章首先要占有材料,不少學生怕作文、寫不好作文,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寫作素材,所謂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涉及到“米”的問題,無“米”也就無所謂炊。我認為中學寫作教學的主要困難是學生生活面狹窄,色彩單調(diào),無材料可寫。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更有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只要學生潛心觀察、注意積累,就一定會占有材料、寫好文章。備知識要與備思想結(jié)合起來,在平時作文訓練中,學生不妨以問領寫,從問入手,想想自己身邊發(fā)生過的事情,看看有沒有可以采用的熟悉的乃至動過感情的素材;看一看學過的有關課文,有沒有可以吸取的內(nèi)容;翻一翻政治課上學過的哲學常識,看看有沒有可以運用的基本原理;查一查歷史課上學過的中外史實,看看有沒有能為我所用的材料故事;憶一憶平時讀過的課外書籍、報刊雜志中思想性文化性較強的內(nèi)容,看看有沒有可以引用和改造的片斷;想一想以往看過的影視作品,看看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情節(jié);想一想老師講評過的佳作,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鑒的地方。如果能夠像這樣從生活到書本全面想一想,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內(nèi)容可以寫。
備生活則要求同學們平時多多留意身邊發(fā)生的一切,重要的一點是將平時所感內(nèi)容中那些有沖擊力、閃光點、動情的或富有啟發(fā)性的人與事及時地加以整理,寫下來,保存起來,以備考試所用。至于備考試技巧,自不待言,比如作文中要看到“我”的影子,聽到“我”的聲音,是我的“獨一份兒”的,是“人人身邊有,他人筆下無”的東西。
發(fā)散思維是一種立體性思維,即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多渠道進行聯(lián)想的思維方法。其思維呈輻射形向外發(fā)散,往往聯(lián)想到有新意的內(nèi)容。發(fā)散思維一般可分為:多向思維、側(cè)向思維、逆向思維。訓練可有效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尤其是“話題作文”這種形式,更加突出了發(fā)散思維的重要性。吃透話題,一題多作,精擬題目,多頭開掘,打開思路是必須的。有學生以為話題可以有多個話頭,只要相關就行,其實不然。話題作文構思時,思維的角度可以視通萬里,伸向大千世界、古今中外,但絕不是沒有限制,我們應關注話題中的關鍵字詞的基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比如有這樣一個話題,以“知識是療救恐懼的藥”為話題作文,許多同學以“知識”為話題來作文,紛紛走題,實在可惜。
一個話題在手,學生可以構思各種文體的具體寫法,可以展開想象,編述故事,抒發(fā)感想,思考該如何去完成,看它適合于什么樣的文體,自己擅長寫什么樣的文體。當然也可以就一個題目一種文體,從不同側(cè)面、不同層面來開掘思路,用筆寫下來,不要只是憑空想象,然后多作比較,結(jié)合自身情況,從中選出最佳方案。比如對于“寬容”的話題,可以這樣思考,如果從外延上構思,“我們可以寬容老師的不足,可以寬容家長的教育方法不當,可以寬容同學的不友好”,也可以想到“對一個人的寬容,對一個國家的寬容,對一個民族的寬容”。從內(nèi)涵上構思,“我們應該寬容生活中的不公,寬容自然中一株雜草,一棵歪樹,一抺殘陽,一堆廢墟,寬容生命的風格,同樣也給自己以寬容”。
作文兩個等級的評分要求,既是對考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檢測,對考生認知水平和道德情感品質(zhì)的考查,又是對考生語言功底的要求,所以在平時備考時學生要通過多讀多思多寫富含哲理的、有真情實感的乃至有才識的好文章來磨生花妙筆。清新自然的語言,永遠是作文成功的法寶。語言要考慮文體特點,記敘文的語言要注重形象性,議論文的語言要求具有論證性,不能不倫不類。高考作文還要求語言流暢,文中至少有一兩處亮點,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去挖掘,去表現(xiàn),才有可能“刺激閱卷人的眼球”。要會引經(jīng)據(jù)典,化用古詩句及引用名人名言,要有細節(jié)描寫和動情點,修辭使用要確當。
對于偶然所得好句,學生不妨寫下來,加入收藏夾。平時作文都要當作是練筆的極好機會,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從審題、立意選材、揮筆成文、檢查方面逼著自己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當然平時作文不要盲目追求數(shù)量,而要重質(zhì)量,特別要重視批改,俗話說:三分寫,七分改,一篇好文章要經(jīng)過寫—改—寫反復很多次,所謂“文章不厭百回改”。把一篇習作改上兩三遍,可以請老師同學幫助批改,也可以與同學互改,這樣既可以找出自己的不足,以免將不足帶進下篇文章,又可以發(fā)現(xiàn)同學的優(yōu)點,以有利于自己吸收提高。
老師批改的作文發(fā)還后,可以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可以在語言上多下功夫,可以將散句換成整散相間句,可以將一般陳述句換成比喻句、排比句,或者正話反說。比如有同學對于“快走”的話題曾這么寫道:“超過一個人,我便獲得一分勝利的快感,勝利的快樂最吸引我!”“我愛廣闊的生活,有許多事等著我去做,生活中冷落了一些方面,另一些方面才有充分的熱力。”
作文備考同其它學科一樣,學生也應該準備相應的專門讀物和復習資料,以提高自己的應戰(zhàn)能力,但鑒于市場上的作文資料較多較亂,不妨準備一本個人的專用作文復習手冊,將平時所看到的好內(nèi)容記下來,比如作文題,老師上課所講作文技巧、同學所擬好題目、鮮活的構思思路、精彩的作文片斷、相關名言警句、詩詞歌賦、寓言漫畫等寫作資料,分門別類,作個索引,便于以后翻檢閱讀。也可以準備一個剪報本,將新近所看的晚報的副刊隨筆欄或文摘性報刊內(nèi)容作剪切。特別提醒一下,高三各種語文資料上往往有很多精典話題材料,將它作為備考的材料,儲備到大腦中,在考試時可作為很好的例證或哲理語言來服務高考作文。
當然,同學們所做要切合高考作文要求,比如所選讀文章應在八九百字以內(nèi),內(nèi)容上應是對生活有深刻認識,見解新穎,意境深遠,具有啟發(fā)作用的;是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zhì),揭示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的;是感情真摯,思想健康,有個體對生活的積極感悟的;是在思想、形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特征的。同學們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定向閱讀,也可以根據(jù)需要自主閱讀。
作文能力是語文綜合能力的反映,它不僅反映了語文理論知識掌握水平,而且反映了學生對社會,對生活的觀察、分析、思考、積累。引導學生積累生活素材,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提高作文水平,不僅是高考的需要,而且是面向生活、面向未來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