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娟
(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02)
高職院校朋輩心理輔導探討
沈娟
(蘇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02)
朋輩心理輔導是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朋輩心理輔導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研究的數(shù)量較少,水平還有待提高。本文介紹了朋輩心理輔導的定義及特點,在高職院校開展的理論依據(jù)及現(xiàn)實可行性,具體的實施途徑,并針對朋輩心理輔導的應用面與輔導成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高職院校朋輩心理輔導自我教育
國內外專家關于朋輩心理輔導有多種定義,目前我們認為,朋輩心理輔導是指非專業(yè)工作者就當事人提供的情況和要求,與當事人一起對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和商討,幫助當事人更有效地處理學習、生活中的心理問題[2]。朋輩心理心理輔導是一種“準心理輔導”或“非專業(yè)心理輔導”,朋輩在這指的是“朋友”和“同輩”,在高校就是年齡相仿的大學生,朋輩主要是給當事人安慰和支持,基本不涉及深層心理問題的處理,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心理輔導,只是帶有心理輔導功能的心理助人活動。
(一)簡便易行。
朋輩心理輔導和嚴格意義上的心理輔導相比受時間、地域、語言等因素的影響較少,在與同學的共同生活中,只要朋輩輔導員發(fā)現(xiàn)問題便可隨時隨地進行輔導,既不需要特殊的場地,也不需要嚴格按照心理輔導的步驟進行。
(二)時效性強。
專業(yè)心理輔導需要輔導員與當事人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人際關系,并對當事人有一定的了解,需要較長時間,而朋輩心理輔導所花的時間要少許多。朋輩之間有相似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生活經(jīng)歷,相互間溝通容易,而且助人者就在同學身邊,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心理輔導直接迅速。
(三)友情效應。
朋輩心理輔導員來源于學生,所以容易得到同學的理解,可以起到良性互動作用。朋輩心理輔導員與當事人之間是一種友情關系,彼此間容易溝通,容易接納。作為高校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對各年齡段同學情緒變化規(guī)律已經(jīng)有一定的認識,同時經(jīng)培訓具備一定的心理知識、輔導原則、輔導技巧,比簡單的朋友疏導更為有效。
從前文的抽樣調查結果分析以及對樣本譯文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進行描述和闡釋后,可以將英語專業(yè)2015級學生在漢譯英時的存在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理論依據(jù)。
朋輩心理輔導的主要理論基礎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觀點[3]。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營造建設性的心理氣氛。始主羅杰斯認為,輔導方法主要強調輔導者與當事人之間關系的重要性,而非技術。根據(jù)此,朋輩心理輔導員在輔導時,要對當事人持真誠、接納和理解的態(tài)度,不主觀指示當事人一定要怎么做,而是與當事人共同分析、討論,調動當事人自我力量來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符合當事人的心態(tài)和處境,協(xié)助他在成長道路上去處理自己的難題,建立建設性的朋輩關系,達到“他助—互助—自助”。
(二)現(xiàn)實可行性。
人人都需要心理幫助,人人都可以從心理上幫助他人。從人的認知發(fā)展來看,學生與同齡人的交往對其主觀世界的變革有重要的作用,這種交往最容易被學生接受,并成為刺激其主體發(fā)展的有利力量。朋輩心理輔導滿足了大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心理斷奶,減少依賴;幫助建立人際關系;減輕心理壓力,提高心理自我調節(jié)能力。同時,朋輩心理輔導是專業(yè)心理輔導不可或缺的補充,可以緩解目前專業(yè)人員不足的壓力;朋輩心理輔導也是高校心理衛(wèi)生三級預防中的重要一環(huán),加強了學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與維護;朋輩心理輔導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形成互助友愛的良好氣氛。
(一)常見朋輩心理輔導形式。
常見的形式主要為:面談輔導,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法;電話輔導,主要是處理心理危機;網(wǎng)絡輔導;信函輔導,應用比較普遍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現(xiàn)場輔導;建立成長小組,心理沙龍,扮演心理劇等。
(二)高職院校朋輩心理輔導的實踐探索。
1.建立健全朋輩心理輔導員工作網(wǎng)絡
首先是學校建立心理健康教研室及心理輔導中心,負責全校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各系安排心理輔導員,面向本系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服務,最后就是在學生中建立朋輩心理輔導機構,保證每個班級有2-3名朋輩心理輔導員,接受上兩層專業(yè)輔導人員的培訓及督導。我們著重開展的工作為:
(1)選拔朋輩輔導員這是開展朋輩輔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著自愿精神,在校園里招募有助人意愿的同學,利用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問卷對這批同學進行心理測試,結合測試結果進行面試,選擇具有以下特征的同學:具有較好的心理品質即熱情、真誠,對朋輩心理輔導工作有濃厚的興趣并附有愛心,有較強的敏感性和觀察力,機智、靈活,自信、樂觀,積極看待生活,具有嫻熟的語言技巧,善于溝通,有較強的學習能力。
(2)系統(tǒng)培訓內容包括心理素質訓練和電話接聽技巧培訓,心理輔導理論學習和實踐,心理輔導中的疑難問題的應對策略。
(3)崗前實習朋輩心理輔導員上崗前有一段時間實習,可以采用一對一、師傅帶徒弟的方法;小組觀摩的方式,一位輔導員帶一組學生,結合案例進行講解并請學生討論得出答案;老隊員帶新隊員,進行角色扮演,增加實戰(zhàn)經(jīng)驗。
(4)督導培養(yǎng)專業(yè)心理輔導人員對朋輩心理輔導員在業(yè)務學習與實踐操作上進行及時的、集中的、一對一的指導與監(jiān)督,為心理輔導學員在實習具體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及時的、具體的、恰當?shù)膸椭c指導。同時組織各種專家講座,讓朋輩心理輔導員保持和更新自己的知識與技能,了解掌握新成果,不斷提高和發(fā)展自己的專業(yè)能力。
2.高職院校朋輩心理輔導的運作
朋輩心理輔導既包括一對一的個別輔導,也包括一對多或多對多的團體輔導。在具體的工作中,個別輔導的數(shù)量比較多,只要朋輩心理輔導員能夠按照心理輔導的要求去做,是可以保證其實效性的。團體輔導的開展則比較復雜,需要周密的組織策劃,但如果做得好,受益人數(shù)多。在實際運作中,我們應結合學生的特點將心理健康知識融入生動有趣、充滿挑戰(zhàn)的活動當中,讓學生在心理健康活動和相互合作中獲取正確的心理認識,從而達到廣泛、深入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的目的。這些活動包括心理劇、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征文、講座,出版制作校園心理刊物、墻報,開設校園心理網(wǎng)絡,舉辦各類團體輔導活動和集中學習的心理互助活動等。同時我們可以通過電話、E—mail、面談、信函等各種方式,幫助學生有效進行心理調適。設立熱線心理朋輩輔導室,實行值班制度。開辟網(wǎng)上心理答疑、網(wǎng)上論壇、情感交流等欄目,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營造正確處理心理問題的“暗示性”氛圍。
(一)減少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流失。
高職院校的學制為三年,其中包括半年至一年的實習時間。培養(yǎng)一名心理輔導員大約需要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隨著學生的實習、畢業(yè)工作,在校的心理輔導員銳減,不利于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朋輩心理輔導。所以,我們應加強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工作,每半年培養(yǎng)一批次的心理輔導員,減少因工作帶來的朋輩心理輔導員流失。
(二)需加強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職業(yè)道德培訓。
目前學生咨詢人員沒有職業(yè)紀律的約束,往往在角色互動的過程中不能恰當?shù)卣莆崭鞣N“度”。例如,是否能做好咨詢工作的保密工作;是否能做到在專門場所對求助者進行心理幫助;是否能做到不和來訪者發(fā)展咨詢以外的關系等。
(三)防止朋輩心理輔導員的“枯竭”,加強其自我保護。
在心理輔導過程中,輔導員會因為不切實際的助人目標,輔導中情感過分卷入或接受過多負面情緒而產(chǎn)生衰竭情況,為了避免和減少這種現(xiàn)象,加強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督導是必要的,應由專業(yè)心理咨詢師來負責這項工作,定期評估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疏導。同時,可以讓朋輩心理輔導員成立成長小組,通過專項活動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心理調節(jié)方法,處理好一些未完成的事項。
實踐證明,基于我國目前的國情和教育狀況提出的朋輩心理輔導是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大學生個性品質的有效模式,能夠使學生輔導員及被輔導的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學會自己教育自己,從而解除心理障礙,提高心理素質。但目前具體的運行方式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
[1]胡偉,胡峰.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在高校中的運用[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06,27,(5):66-67.
[2]顏秋農(nóng).朋輩心理輔導理論與技巧[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6.
[3]張淑敏.高校開展朋輩心理輔導的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J].教育探索,2008,8,(206):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