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美紅
(泰州師范高等??茖W校,江蘇泰州 225300)
高職英語詞匯教學初探*
蔣美紅
(泰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江蘇泰州 225300)
在英語學習中,高職高專學生英語詞匯的學習是一個極其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本文對高職高專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其應對策略。
高職英語;詞匯教學;對策
近年來,隨著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高職高專生源數(shù)量增加,質量逐漸下降,許多學生英語基礎較差,由于入學時英語成績偏低,學習能力不高,英語學習興趣普遍不高,學習方法欠佳、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英語時,缺乏信心和毅力,甚至怕學英語。而且英語教學課時數(shù)量有限(每周四課時)、教學內容繁多、要求高。在教學實踐中,高職院校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學習和運用是一個極其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學習單詞的方法單調呆板,全靠死記硬背,缺乏技巧,長此以往,學生對單詞記憶就缺乏興趣;詞匯學習缺乏自主性,不善于利用字典,沒有掌握單詞的正確讀音,不根據(jù)讀音記憶單詞;忽略了單詞的多種含義;不主動閱讀英文文章,幾乎沒有課外閱讀;教師講解詞匯時,缺乏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改變上述現(xiàn)狀就需要通過教師精心策劃和正確引導予以加強。教師應該教會學生利用音標記單詞;教師應該讓學生正確使用字典,讓他們自己從字典上找到單詞在文章中的含義;鼓勵學生多閱讀,在閱讀中記憶單詞;教師在教單詞時應該多進行文化背景知識的導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思考反省,并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進認知語言學來改革教學。
詞匯是語言的三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是語言的基本材料,離開詞匯就無法表達思想。沒有足夠的詞匯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聽、說、讀、寫,就無法有效地用英語進行交際。掌握足夠的詞匯是成功運用外語的關鍵,正如威爾金斯(W ilkins,1972)在《語言教學中的語言學》中指出:“W ithout vocabulary,nothing can be conveyed.”由此可見,掌握好詞匯對于學好英語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語言教學中,詞匯教學應當被重視起來。一個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大小和正確的運用詞匯的熟練程度,是衡量其語言水平的尺度之一。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L.Ron Hubbar先生的教育學理論認為,影響理解和應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詞匯。事實上,有許多詞匯問題,即詞法問題,被我們許多教師當成句法問題,并且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歸納、講授,要求學生們記憶和“觸類旁通”。而這種重條理的做法也確實受學生歡迎,因為人類出于講求效率的本能總是希望找到幾個方便記憶而又能廣泛應用的“規(guī)律”,來避免記憶成千上萬的詞匯??上?這種捷徑常常不太實用。用各種規(guī)律、拐棍、理論和條理記憶的單詞除了一部分記憶深刻的以外,有相當?shù)臄?shù)量記憶不清、形象模糊、概念混淆、不能致用[1]。面對這種困難,教師應當深入研究學生學習實際,不斷改進詞匯教學,加強詞匯學習的趣味性和實效性。結合教學實踐,筆者總結出以下解決方法。
(一)糾正學生的發(fā)音,利用發(fā)音規(guī)律記單詞
高職高專的學生一般英語都較差,他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差,差在哪里?!奥?、說、讀、寫”是英語的四個重點技能,一般情況下,高職高專學生的聽力還不是很差,筆者做過統(tǒng)計,正常難度的試卷中,聽力的失分不大。特別是選擇題,學生的正確率還很高,當要求學生填出所聽的單詞時,有些學生拼寫的單詞錯誤百出??梢妼W生的單詞拼寫是個問題。要想準確的寫出單詞,就必須先會讀單詞。事實上,“聽、說、讀、寫”這四個技能中“讀”是最必須的。很多學生不敢大聲讀,因為怕讀出來英語不準確,單詞發(fā)音不準,怕別人笑話。因此,教師必須耐心地糾正學生的讀音。只有學會正確流利的發(fā)音,才能掌握發(fā)音規(guī)律。有些單詞看似難背,其實不難,比如characteristic、revolutionary等長詞,掌握了發(fā)音規(guī)律,就很好記憶。掌握了發(fā)音規(guī)律,就掌握了單詞的拼寫。英語中大部分單詞是符合發(fā)音規(guī)律的,如果我們掌握了大部分的單詞,剩下小部分的發(fā)音特殊的單詞就很容易掌握了。
(二)讓學生正確使用字典,掌握單詞的各種用法
我校高職高專學生現(xiàn)在使用的教材是《新編實用英語》,是在《實用英語》基礎上編寫的。它堅持和突出了原教材的優(yōu)點,又反映了全面更新教學內容的實際;堅持培養(yǎng)實用性人才和堅持“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的大方向,進一步更新觀念、更新內容、更新體系、更新要求。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必須是實用型人才,不是只記得單詞,而是要會使用單詞去交流,使用英語處理日常和涉外業(yè)務活動,要理解單詞在某一領域的含義。學生畢業(yè)后,在各自的崗位,遇到本專業(yè)的外文說明書,要會利用工具書和其它媒介去理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授人以漁。要正確使用字典,就必須正確選擇字典。有的學生也有字典,但只有電子字典,多數(shù)電子字典只列舉了單詞意思,沒有詳細的單詞解釋和例句。比如,apple這個單詞,意思很簡單,我們在沒上英語課之前可能就知道了。但在這句話中:“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s.”如果你查閱電子字典,你只查到它是蘋果的含義或者指蘋果機。顯然,這兩個意思在這句話中都不對。在《牛津現(xiàn)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中有這樣的解釋:the apple of one’s eyes是指極受珍愛之人或物;掌上明珠。而且也有例句,通讀所有詞條和例句之后,這個詞的用法就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平常使用時也能游刃有余。當然還有單詞的各種詞性,在看這個詞時,也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比如一般我們只知道water,iron作為名詞的意思,但看到water the flower,iron the clothes等短語時,要知道這些詞還可以作為動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新編實用英語》“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的原則。
(三)鼓勵學生多閱讀,在閱讀中理解并記憶單詞
在中國,一般學生從入學到進入大學,學英語的時間至少六年,有的學生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盡管學得非常努力,仍然英文原文報紙讀不懂,原文電影,電視看不懂,深入交流做不到。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第一,因為我們不是生活在有利于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里。為了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雖然許多學校也有英語角,但是真正能有效的讓英語角發(fā)揮作用是很難的,極少的英語角有母語是英語的老師,這樣的英語角很活躍,也能學到新鮮的東西,但畢竟是少數(shù)。第二,由于缺乏實踐,即使是學會了的詞也會被逐漸遺忘。事實上,許多歐洲人學外語都很快,他們總結經(jīng)驗,認為學習英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因為通過閱讀可以學到很多詞匯,一般文章都有故事情節(jié),所以讀者學習時很輕松。在上下文語境中,“死詞”就變成了“活詞”,有些詞不斷地出現(xiàn),不斷地加深印象,閱讀中錯落有致的詞匯編排不再枯燥乏味,數(shù)以千計的單詞也不再令人生畏。比如,在《The Godfather》中,“His voice was quiet,the voice he used to console the bereaved.‘I raised my daughter in the American fashion.I believe in America.…’”,“During this time he was raising a large family of four sons,none ofwhom became policemen.”這兩句中都出現(xiàn)了“raise”,第一句中是短語“raise my daughter”,第二句中是短語“raise a large family of four sons”。“raise”不同的詞語搭配,前面出現(xiàn)時,或許印象不太深,后面再次出現(xiàn)時,一下子就能記住。因此,通過閱讀學習詞匯是比較好的策略。
(四)教師講單詞時,應該多導入文化背景知識
語言反映著使用語言群體對周圍客觀世界的認識,以及生產(chǎn)活動中的經(jīng)驗。從語言習得方面來看,單一的字、詞、句的教學效率并不高,而且這樣的課學生很容易厭煩。如果在教學中,教師介紹與之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會讓學生對學習這部分知識富有興趣,會讓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去進行知識的遷移。事實上,文化和語言是一個整體,是不可分割的。語言也只有在和文化有關聯(lián)的時候才有其特定的意義。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詞匯是文化信息的組成體,是語言最關鍵的組成部分,它反映了文化的發(fā)展性、多樣性,同時也反映了文化的差異性。詞匯由兩部分組成:單詞和詞組。每個單詞都有其語音形式、詞匯意義、語法特點,詞是詞匯中最基本的組成單位[2]。因此,我們都知道詞匯的重要性,那么研究、了解英語詞匯文化及其作用,有助于教學;教學中,導入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有助于學生記單詞和詞組。比如我們講到單詞“arrow”時,可以把愛神Cupid(丘比特)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他有兩只箭,分別是金箭(golden arrow)和鉛箭(leaden arrow),被他射中金箭的人會在心中燃起愛火(the flame of love),而被他射中鉛箭的人會熄滅心中的愛火。這樣,學生除了熟悉單詞“arrow”之外,還掌握了短語“golden arrow”“l(fā)eaden arrow”“the flame of love”。再如圣誕節(jié)(Chris tmas)單詞比較長,不好記。如果教師講一講文化背景知識,講講圣誕節(jié)的圣誕樹,圣誕卡片,圣誕老人送禮物等,則能引起學生興趣,而且還能掌握一些短語:Christmas tree,Christmas card,Chris tmas gift, Santa Claus等詞組。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就很快樂,他們就容易記住這些單詞和詞組。
總之,詞匯學習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艱巨任務,學生必須持之以恒地學習,老師必須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擁有豐富的英語民族文化知識,成為英語民族文化的傳播者。興趣是幫助學生提高記憶效率的先決條件。當然,教師應注重學生興趣習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使其終生受益。
[1]楊永,歐陽莉.淺談英語詞匯教學[J].西藏大學學報,2004,(9).
[2]盧錦鳳.淺談文化差異對英語詞匯學習的影響[J].常德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3):11.
2010-07-13
蔣美紅(1973-),女,江蘇泰州人,講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