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系,河南洛陽 471022)
目前,多媒體課件已經(jīng)成為課堂中普遍使用的教學輔助工具,它具備直觀性、易操作性、交互性等優(yōu)點,但課件的質(zhì)量也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設計并不是簡單地把文字、聲音、動畫、圖像組合在一張幻燈片或頁面上,而是要求遵循教學心理學、教學媒體理論等知識,設計出符合學生心理的、高質(zhì)量的課件。國際CAI界有一句關于課件設計的名言:“課件設計一半是科學,一半是藝術(shù)”,得體的課件設計要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其學習效率。
許多教師由于對色彩搭配不了解,課件中的配色不科學,缺乏美感,在使用中容易造成學生心情壓抑、注意力不集中、易形成視覺疲勞等問題,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歸納起來一般容易出現(xiàn)以下幾個誤區(qū):
第一,五彩的畫面,但背景色和字體顏色反差大,色彩純度過高,如綠色背景紅色字體。這樣的搭配會擾亂學生的視線,畫面文字看不清,讓學生感到刺眼,產(chǎn)生心理波動。
第二,單調(diào)的畫面,背景色和字體顏色反差小,色彩明度差過低,如白色背景黃色字體。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看到的是一個十分模糊的畫面,字體和背景混在一起,這時已經(jīng)為教師的授課設置了障礙。
第三,忽視課件的營造課堂氣氛的作用,隨心所欲地選擇色彩搭配。這是最嚴重的誤區(qū),課件是和教學內(nèi)容結(jié)合在一起,共同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不應該把二者分開。
一個優(yōu)秀的課件,首先要有清晰漂亮的界面,力求醒目、直觀,這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從提高教學效果的角度而言,多媒體課件制作中的色彩應用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營造課堂氣氛的作用。
美術(shù)中,決定視覺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質(zhì)感、肌理、明暗、冷暖等等。但是通過計算機表現(xiàn)質(zhì)感和肌理的視覺效果是有一定難度的。在課件制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關注構(gòu)成色彩的三個基本特征,即明度、色相和純度,提高課件的視覺效果。這三種屬性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lián)、相互制約。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稱色彩的亮度、深淺度。明度最亮的是白色,最暗的是黑色。明度較高的色彩能減輕人的視覺重量,使人感到輕快,不容易產(chǎn)生視覺疲勞。但也會降低注意力,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吸引力不夠。
明度對比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的對比,是將不同明度的兩個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所呈現(xiàn)的結(jié)果。明度變化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指同一種顏色不同的明度變化,如從粉紅到深紅;另一種是指不同顏色的明度變化,如從黃色到紫色。運用色彩明度的配色,是效率最高的配色方案。明度差大的對比強,明度差小的對比弱。背景顏色和文字顏色的明度對比最好不要過于強烈,如黃色字體紫色背景,因為長時間注視明度高且對比強烈的畫面,人容易產(chǎn)生視覺疲勞。
純度是指色彩的鮮艷程度,也稱飽和度。任何一種高純度的色彩加入黑、白、灰等無色彩都將降低其純度。在有色彩中,紅色的純度最高,藍綠色的純度最低。任何兩種以上的有色彩相加都將降低其混合原色的純度。在多媒體課件畫面色彩設計中常用高純度配色來突出主題(如紅、綠、藍),而陪襯及背景色通常用低純度配色(如橙、紫、藍綠),以達到襯托主題的目的。此外,純度變化配以適當?shù)拿鞫茸兓蜕嘧兓谝曈X上也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相互區(qū)分的一種特征。類似色相間的配色含有某些共同性或類似性元素,如:黃與黃綠,因為都含有黃色元素而顯得和諧統(tǒng)一,同時也增強了較明顯的對比,顯得豐富、活潑。若加強類似色的明度、純度,也可以形成同種色相的配色效果。對比色相間的配色,顏色差異大,對比強烈,如紅與藍、藍與黃、紅黃藍等。若使對比色相間得到調(diào)和的配色,可以在兩色之一的明度或純度加以變化?;パa色相間的配色是對比最強烈的配色。要使互補色相得到調(diào)和的效果,可以通過降低色彩明度和純度來緩和互補色彩的激烈沖突。
在設計多媒體課件的頁面時,對色彩的處理必須謹慎,不能只憑個人對色彩感覺的好惡來表現(xiàn),而要根據(jù)內(nèi)容的主次、風格以及學習對象來選擇合適的色彩作為主體色調(diào)。如:內(nèi)容活潑的常以鮮艷、亮麗的色調(diào)來表現(xiàn),柔和的則以粉色系列來傳達,政治、文化類的以綠色來襯托,一些科技類的專業(yè)內(nèi)容則以藍色、灰色來定調(diào)。
急性腦卒中是由各種誘因?qū)е碌耐话l(fā)性腦內(nèi)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引起的急性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高發(fā)性腦血管疾病,具有病情重、進展快,致殘、致死率較高的特點[1]。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不斷擴大,人口老齡化,腦卒中已成為老年人的三大疾病之一,有70%~80%的致殘率[2]。取得良好救治效果關鍵在于及時識別腦卒中并及時進行正確的救治,可避免救治延誤及病情加重[3]。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們對10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傳統(tǒng)救治護理急救模式的基礎上實施一站式護理急救模式,取得滿意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世界上沒有不美的色彩,只有不美的搭配。在課件制作中,色彩的選擇與搭配應該是課件制作者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最基本的要求主要有兩點:
第一,它不應使課堂沉悶、乏味,使學生感覺沉悶壓抑;同時又不過分熱烈,使學生過度興奮而導致注意力分散、視覺疲勞和心理恐慌。
第二,應充分考慮文字的明暗程度和清晰可讀性,使距屏幕較遠的學生也能看清屏幕上的內(nèi)容。
基于上述兩點基本要求,課件制作者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課件制作中色彩搭配的方法。
麥爾斯研究認為,人類色覺的成熟期在10歲左右,15~20歲辨色能力達到高峰,30歲之后慢慢減弱。例如:嬰幼兒喜歡紅色,4~15歲的兒童多喜愛鮮艷的顏色,在兒童的眼里天是藍的,草是綠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辨色能力增強,人們更偏愛復色,在成人眼里,天空是青藍、湛藍、藍紫或灰藍等等。
由此可以得知,4~15歲的兒童,也就是小學到初中的學生,偏愛純度高的鮮艷的色彩,如:純粹的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等;15~20的青少年,即高中的學生則喜愛低純度的色彩,也稱為復色,像橙色、粉紅色、藍紫色、黃綠色等經(jīng)過調(diào)和的色彩。
色彩能喚起各種情緒,借以表達情感,甚至可以影響人們正常的生理感受,可以根據(jù)教學氛圍的需要來進行色彩搭配。
1.歡樂與哀傷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
紅、黃、粉紅、粉藍、淺紫等純色或淺色系色彩明快鮮艷,純度、明度高,使人產(chǎn)生快樂、身心愉悅的情感。組合色調(diào)明快鮮艷,富有朝氣。這類搭配的適用面較廣,沒有明顯的感情色彩偏向的教學環(huán)境都可以用這種搭配來創(chuàng)設活潑、有激情的教學氛圍。如:英語、計算機課等。
與歡快的色彩相反,灰色、冷色、暗色會使人感到悲傷,或是痛徹心扉或是淡淡憂傷,或喚起記憶,或引發(fā)聯(lián)想。組合色調(diào)色彩對比弱、低調(diào)。如:小學語文中的《十里長街送總理》等類似的文章就適用這種色彩搭配。
2.興奮與安靜教學氛圍的創(chuàng)設
橙、黃等艷麗、純度高的色彩容易刺激人的視覺神經(jīng),引起激動、興奮的情感。組合色調(diào)色彩對比強烈明艷,醒目突出。這類搭配可以有效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熱情,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可以在美術(shù)課中使用。但卻不能用于數(shù)學、物理等要求用冷靜的頭腦學習的學科,否則將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藍、綠等一些中性色易使人安靜,情緒平緩。這類搭配就比較適用于在數(shù)學、物理等理科教學環(huán)境中使用,它可以讓學生冷靜地進行思考。
在課件設計中對色彩的選擇應該是設計一開始就必須考慮的問題。一個課件應該有一種主色調(diào),其他的色調(diào)只起補充陪襯作用。一個課件所具有的統(tǒng)一色調(diào),對于統(tǒng)一課件的整體風格,保持學習者一致的穩(wěn)定的學習情緒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一個課件中或某一頁面中,應將課件色彩選擇控制在三到四種色彩之內(nèi),盡量避免使用過多的顏色。使用過多的顏色有時會適得其反,給人以紛繁雜亂的感覺。
另外,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課件作為傳遞教學內(nèi)容的載體,色彩只是作為襯托的元素。因此,在進行色彩搭配的設計時,也不能忽略了文字。為了使文字在畫面中突出,可以利用色相環(huán)作為參考,進行色相對比,來形成不同的效果。
各色相由于在色相環(huán)上的距離遠近不同,形成了不同色相的強弱對比。
其一,中差色相對比。它是色相環(huán)上間隔90度左右的色相對比。因為色相差別較明確,色彩對比效果比較明快,如紅與黃,適用于營造歡樂的教學氛圍。
其二,對比色相對比。它是色相環(huán)上距離120度左右的色相對比,是色相的強烈對比,具有飽滿、華麗、歡樂、活躍的感情特點,容易使人興奮激動,如:藍與紅,黃與綠等,適用于營造興奮的教學氛圍。
其三,互補色相對比。它是色相環(huán)上距離180度左右的色相對比,是最強的色相對比。其特點是強烈、鮮明、充實、有運動感。但是運用不當會產(chǎn)生不協(xié)調(diào)、雜亂、過分刺激、動蕩不安、粗俗生硬的特點。這時要注意明度和純度的變化以改變色彩關系。其中黑、白、灰、金、銀等中性色的運用是改善或補救色彩關系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選背景色和文字顏色時應該避免使用鄰近色或類似色,例如:背景用黃色而文字使用橙色,結(jié)果是背景和文字混成一片,看不清楚。中差色對比效果明顯,顯得活潑、飽滿而有力度,又不失調(diào)和感。
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課堂中,多媒體課件不單單是教學內(nèi)容的展現(xiàn),還可以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個優(yōu)秀的課件不僅能幫助教師順利有效地傳遞教學信息,還能幫助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課堂中,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通過合理有效的在課件中運用色彩搭配原理,可以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中,在我們精心設計每一個畫面時,應注意課件的類型、使用者的年齡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綜合了全部因素后再去確定課件的畫面色彩整體風格,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具有良好視覺感受和心理感受的學習環(huán)境,最終得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1]袁燕.論課件制作中的色彩選用及搭配[J].重慶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7,16(3):160-162.
[2]趙俊生.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與教師培訓對策[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77-79.
[3] 胡國正.色彩構(gòu)成[M].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06:49-82.
[4]祝焱.多媒體課件中的色彩與應用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24(7):79-81.
[5]羅梅娟,喻煒.對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用的思考[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5,(1):32-34.
[6]郭成,袁靜.淺談多媒體課件制作及課堂教學[M].中國地質(zhì)教育,2007,(3):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