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白羽
(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
淺談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音樂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要性
◆段白羽
(齊齊哈爾高等師范??茖W校)
對于日新月異的中國而言,素質(zhì)教育也不斷攀升著它的位置。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及家長們認識到音樂教育對人一生發(fā)展的重要性?,F(xiàn)在很多高校都開設了公選課“大學生音樂欣賞”,但任課的教師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非音樂專業(yè)的大學生有近 60%的學生對于音樂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盡管學校為其創(chuàng)造條件欣賞音樂,但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歸根結(jié)底,是基礎教育做得不好,在孩子對音樂最敏感的時期沒有及時開發(fā),導致其成人后再對其進行音樂修養(yǎng)培養(yǎng)的困難??梢?學前教育中對音樂感知的培養(yǎng)是多么的重要。
事實上,我們已經(jīng)飽嘗了因啟蒙音樂教育的失敗而導致的音樂方面人才培養(yǎng)的艱辛與困苦。為什么學前專業(yè)學生的音樂專業(yè)課程的教學那么的難開展,甚至有的學生認為“樂理要比數(shù)學都難學”;還有的學生對于音名只會順序排列。學生問我這是為什么?“音樂怎么這么難學”,我對我的學生說“20年了,你們在這方面從未開發(fā),都這么大了才開始‘開發(fā)’能容易嗎?”
這種現(xiàn)象說明什么?不正說明了這批孩子在早期教育中缺乏音樂啟蒙教育嗎?對于一個孩子來講良好的啟蒙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啊!在孩子牙牙學語時他不懂得選擇老師,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這我們應該懂得把最好的教育給他們。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它同一切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是相同的,開個好頭才會有美好的未來。學前教育這一朝陽專業(yè),正式我們八九點鐘太陽起步的奠基石。所以,一個幼兒教師看似交給孩子們的知識不多,但卻可能影響孩子們的一生。
對于學齡前兒童而言音樂知識的獲得與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主要依靠的就是幼兒園的教師,但就現(xiàn)在我所教授的學生來看,幼兒教師的音樂素質(zhì)不容樂觀。首先,從招生方面來看,報考學前專業(yè)的學生并不進行術科考試,所以,這個專業(yè)的學生在音樂基礎上參差不齊。其次,全國從事學前教育的教師學歷層次不高,一部分是高職畢業(yè),另一部分是高專畢業(yè)。由于,當代家長對于學歷的看重,能考上本科的不考???能自費花錢上本科的也絕不上????;诩议L們的這種追求學歷的認識,使很多高考學子也被蒙上了雙眼,有了上學一定要上本科的思想。有很多學生選擇考不上本科就重讀或是能花錢走本科什么專業(yè)都去讀。并沒有根據(jù)自身優(yōu)勢的發(fā)展考慮專業(yè)的選擇。錯綜復雜的原因?qū)е?學前專業(yè)學生的文化基礎素質(zhì)并不高,這在專業(yè)學習上造成了一定的障礙。根據(jù)學生在音樂知識學習中的具體情況結(jié)合當今社會需求,為培養(yǎng)適應崗位要求的復合型人才。全面提高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針對目前學前教育專業(yè)所招收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來看,學生在過去的十二年學習中,更多的接受的知識是當今應試教育所需的考試內(nèi)容,而更多的是缺少藝術文化與文史文化的積累與學習。在當今社會大眾的心理,都認為學習音樂就是彈彈琴,唱唱歌,跳跳舞。而且由于高考中很多家長把學習成績并不太高又會一點音樂的孩子送進了音樂專業(yè)或與音樂相關的專業(yè),致使社會上流傳一句話“學習不好就考藝術吧!”作為一個學習音樂并從事多年音樂教學的教師,我有責任讓大家走出這樣一個認識的誤區(qū)。
首先,讓我來了解一下音樂這個詞的來源與解釋。音樂 (mousik)一詞,涵義要比現(xiàn)代的music一詞廣泛,它派生自繆斯女神 (muse),而希臘神話中的繆斯是九位文藝和科學女神的通稱,她們分管歷史,音樂與詩歌,喜劇、悲劇、舞蹈、抒情詩、頌歌,天文和史詩,所以,音樂教育在古希臘人那里不僅僅意味著學習演唱、演奏,而是全面培訓,教會學習者數(shù)學、寫作、繪畫、朗誦、物理、幾何等。
其次,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它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fā)展與演變是與人類發(fā)展的歷史分不開的,任何一種藝術的發(fā)展都被打上了深深的歷史文化印記。同時,在藝術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各姊妹藝術之間的互相借鑒與滲透也是很多的。在音樂中,與文學相結(jié)合的作品就有很多,例如,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序曲;柴可夫斯基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等音樂作品都是音樂家在讀了相應的文學作品后有感而創(chuàng)作的。反之,很多文學家也都酷愛音樂,例如,門德爾松在小的時候每天下午要去給年僅 70的大文學家歌德演奏一個小時的鋼琴,歌德還戲稱為每天的“音樂課”。所以,在學習音樂時必須注意積累和學習其他姊妹藝術的相關知識。特別是作為一名未來的學齡前教師,這方面知識的積累與學習就更顯的重要了。全面提高學前教育系專業(yè)學生的人文知識水平,是學生學習音樂,將來教授音樂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里提到的“音樂技能學習與音樂理論學習雙管齊下”與學校制定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既上音樂技能課又上音樂理論課的安排有所不同。我們的學生入學時都沒有音樂基礎,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來自鄉(xiāng)鎮(zhèn)的孩子在小學中學階段根本就沒上過音樂課。本該在中小學階段就應該學習過的記譜法都不會。近 98%的學生不認識五線譜,近 85%的學生簡譜也認不全,認不好。
由于這種情況的普遍存在,故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邊學邊忘,記憶不深刻或知識混淆等現(xiàn)象。那么,在學習中不斷的重復就顯得尤為的重要。針對這種情況學校的音樂技能老師與音樂理論老師在教學中應該相互溝通,知識互溶。音樂技能老師在教授學生演唱,演奏技巧的同時也應幫助學生鞏固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比如,幫助學生識譜,記憶音樂中常用的各種音樂記號及術語。教授音樂理論的教師也不能空講理論,要選擇適當?shù)囊魳防?音樂理論所選擇的曲例盡量選擇他們在技能課上彈過的,唱過的音樂作品作為講解的例子),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這樣授課可以使學生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統(tǒng)一。形成“音樂技能學習與音樂理論學習雙管齊下”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學習起來更有興趣。這種在不同的課堂上,從不同角度去重復鞏固相同的知識能夠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目前有很多學前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設置都將“音樂欣賞”這門課程作為講座或是選修課程來開設,導致很多學前專業(yè)的學生并不重視“音樂欣賞”,同時也不注重對音樂作品欣賞的感性積累。在大多數(shù)人的眼中認為“音樂欣賞”這門課程可有可無。它的開設于否都不會影響學生的鋼琴技巧;不會音響學生的聲樂技巧;同樣也不會影響學生的舞蹈技巧。但恰恰就是這種認識影響也耽誤了學前專業(yè)學生們在音樂方面學習的完整性。
在很多人看來,教幼兒能不需要多少音樂知識,能彈彈兒歌,跳跳兒童舞蹈就行了。其實,這是我們對學前教育認識的一個嚴重的誤區(qū)。從表面上看,一個幼兒教師在幼兒園有限的音樂課堂教學所能用到的音樂技能并不復雜,技術要求也不高。但一個幼兒教師在音樂課堂上所要傳遞的音樂知識卻是廣博而富于感染力的。試問一個沒有良好音樂素養(yǎng)的教師又怎能傳遞給孩子們這樣的信息!任何教育啟蒙都是最重要,給孩子興趣,傳遞給孩子對這門藝術正確的認識,對這個孩子一生的學習都是至關重要的。啟蒙的音樂教育將直接影響這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想象力的發(fā)展。一個不具備良好音樂素質(zhì)的幼兒教師如何讓孩子對音樂有興趣,如何為孩子建立正確的藝術觀?
一個幼兒教師光單純的具備一定的音樂技能是遠遠不夠的,具有綜合音樂素質(zhì)的幼兒教師才能很好的為孩子們學習音樂、了解音樂、聆聽音樂、喜愛音樂建立起一個良好的互動平臺。就算是一個簡單的兒童舞的編排也需要教師對音樂的正確理解才行。一個教師對音樂的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依賴于音樂欣賞,就像一個語文教師必須多讀書一樣。多聽音樂是提高音樂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
這種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除了專業(yè)的音樂技能及音樂理論的學習外,還需要教師具備相當量的音樂作品儲備。這種儲備主要來源于音樂欣賞,音樂欣賞不僅能幫助我們從專業(yè)的角度欣賞音樂,學習音樂的基本曲體結(jié)構(gòu),更重要的是聽可以幫助我們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這種在潛移默化中的熏陶為我們形成了良好綜合音樂素質(zhì)。它可以將我們學過的其他音樂知識融會貫通的運用自如。從而達到在教學中對音樂的各種“材料”都能運用自如。
學前教育的發(fā)展是漫長而又艱巨的。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jié)是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的責任。通過不斷探索、研究培養(yǎng)出最適應當代社會發(fā)展的復合型人才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心愿。
[1]時麗.當前我國幼教師資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山東師范大學.
[2]張曉紅.試述二十一世紀高師音樂教育模式的趨勢.紹興文理學院學報.
課題:學前教育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黑龍江省教育廳高職高專院??茖W技術項目;項目編號:115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