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萍 劉俊才
肺癌是我國癌癥死亡的首要原因,發(fā)病率高,治療困難,尤其是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SCLC),療效不能令人滿意。紫杉醇合并鉑類抗癌藥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已在臨床顯示出比較好的療效,能改善患者生存時間和生活質(zhì)量。紫杉醇作為近幾年的新藥已被應(yīng)用到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或挽救方案治療中。從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應(yīng)用紫杉醇周方案與卡鉑聯(lián)合治療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患者,現(xiàn)將資料完整的28例臨床資料報告如下。
1.1 病例資料 本組28例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男21例,女7例,年齡33~72歲,平均53歲。所有病例均經(jīng)病理學或細胞學檢查確診,其中局限期9例,廣泛期19例。既往用過順鉑聯(lián)合足葉乙甙治療4~6個周期,化療后近3個月復查復發(fā)轉(zhuǎn)移者,近期1個月內(nèi)未接受任何抗腫瘤治療,具有CT或MRI可測量的客觀病灶,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臟功能基本正常,Karnofskg評分在60分以上,預計生存期3個月以上。
1.2 治療方法 紫杉醇135~175 mg/m2分為第1、8天用藥,卡鉑按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5給藥,第2天,21 d為一周期,使用紫杉醇前0.5 h給予地塞米松10 mg靜推,苯海拉明20 mg肌注,西米替丁600 mg加水靜點以預防過敏反應(yīng),5HT3拮抗劑止吐,用藥過程中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均完成2個周期后評價療效及毒性。有效病例4周期后確認療效。
1.3 療效評價及毒性反應(yīng)標準 療效評價按WHO實體瘤客觀療效統(tǒng)一標準: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和進展(PD)。有效率(RR)為CR+PR,CR+PR+SD為疾病控制率(DCR)。在治療前及治療2個周期后均予KPS評分。不良反應(yīng)按WHO抗癌藥物急性及亞急性不良反應(yīng)分度評價標準。疾病進展時間(TTP)定義為從第1次給藥至疾病進展或死亡的時間。生活質(zhì)量(QOL)參考Karnofsky評分,以治療后KPS增加≥10分為QOL改善,變化<10分為QOL穩(wěn)定,減少≥10分為QOL降低。對于藥物毒性,按照NCICTC 3.0版的分級標準評價。用藥1周期即可評價毒性,2周期后可評價療效。
1.4 觀察指標 每2個周期進行影像學復查及腫瘤病灶測量。每周期化療前、后檢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化療期間每3~5 d復查血常規(guī)1次,并詳細記錄化療的各種不良反應(yīng)。
2.1 療效 CR2例(7.1%)、PR5例(15.6%)、SD7例(21.9%)、PD14 例(50.0%),即 RR 為 28.6%(8/28),DCR為50%。中位TTP為3個月,中位生存期為12.5個月。生活質(zhì)量改善者有16例(50.0%),12例穩(wěn)定(37.5%),僅4例下降(2.5%)。
2.2 毒副作用 本組在應(yīng)用紫杉醇治療中均未發(fā)生過敏反應(yīng),主要毒副作用為骨髓抑制,骨髓抑制3/4級毒性主要有:白細胞下降為21.9%(7/32),血小板下降9.4%(3/32)和消化道反應(yīng)3/4級為6.7%(3/32)。肝腎功能損害輕微,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脫發(fā)。
SCLC是一種以生長迅速、早期轉(zhuǎn)移、高度侵襲性為特點的肺癌類型。目前SCLC的標準一線化療方案為EP方案[1](足葉乙甙聯(lián)合鉑類),但二線治療效果尚不理想。近幾年來國外有多項紫杉醇為主的方案治療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的研究報道,總有效率為30.0% ~70.0%左右[2-4]。紫杉醇是從紫杉的樹干、樹皮中提取的有效抗癌藥物,屬新的二菇類化合物。作用機制與已知抗微管藥不同,它是惟一能促進微管聚合的藥物,是一種新型的抗微管藥物,結(jié)合位點在聚合狀態(tài)微管上,它可促進微管裝配、抑制微管解聚,可使微管蛋白和組成微管的微管蛋白二聚體之間失去動態(tài)平衡,抑制微管網(wǎng)的正常重組,使癌細胞分裂停滯在G2/M期直至死亡,影響細胞的有絲分裂,從而誘導腫瘤細胞死亡而起到抗癌作用,具有廣譜的抗腫瘤活性,所以對耐藥的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有效。由于其作用獨特,療效顯著,交叉耐藥很少而使紫杉醇臨床應(yīng)用日益廣泛[5]。有學者認為,紫杉醇每周給藥方案可延長其與腫瘤的累積接觸時間和提高劑量強度,而其常見和嚴重的不良反應(yīng)如骨髓抑制等明顯降低[6]。由于相似的療效、更低的毒性、更好的耐受性,紫杉醇的最佳給藥方案目前更傾向于單周給藥。紫杉醇最嚴重的毒性反應(yīng)是過敏反應(yīng),但我們用藥前按照要求預防性用藥,未發(fā)生過敏反應(yīng)。
以鉑類藥物為基礎(chǔ)的化療方案仍是治療肺癌的主要方案。以順鉑為基礎(chǔ)的化療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中其腎臟毒性、耳毒性及惡心、嘔吐均較嚴重,特別是老年患者腎功及聽力均已衰退,對這類化療耐受性差。而卡鉑毒性相對較小,特別對腎臟及耳毒性輕微,且應(yīng)用方便,雖然血液毒性稍高,但經(jīng)對癥處理后一般能糾正,患者耐受性較好。
綜上所述,紫杉醇每周用藥聯(lián)合卡鉑方案治療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有一定的療效,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質(zhì)量,不良反應(yīng)可以耐受,值得臨床擴大病例數(shù)進行深入觀察。
[1]Ferraldeschi R,Baka S,Jyoti B,et al.Modern managementof smallcell lung cancer.Drugs,2007,67(15):2135-2152.
[2]Argiris A,Murren JR.Advance in chemotherapy for small cell lung cancer:single-agent activity of newer agents.CancerJ,2001,7(3):228-235.
[3]Groen HJ,F(xiàn)okkema E,Biesma B,et al.Paclitaxel and carbopl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small cell 1ung cancer patients resistant to 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andetoposide:anoncross-resistant schedule.J Clin oncol,1999,17(3):927-932.
[4]李艷彥,何永明.TE方案治療30例復發(fā)性小細胞肺癌觀察.基層醫(yī)學論壇,2006,10(11):1000.
[5]孫燕,周際昌.臨床腫瘤內(nèi)科手冊.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566 570,583.
[6]Perez EA,Vogel CL,Irwin DH,et al.Multicenter phase Ⅱtrial of weekly paclitaxel in women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 Clin Oncol,2001,19(22):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