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錦
新疆澤普縣人民醫(yī)院,新疆 喀什 844800
兒科患者家長在陪護患兒住院期間,存在眾多需求未被滿足或不被重視的情況,兒科患兒因其平均年齡低、表達能力差、自我照顧能力低更需求家人的照顧,對患兒的護理不能單純地把疾病的護理工作作為工作中心,家庭作為主要的支持系統(tǒng)對患兒心理及其身體的康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兒科護理工作者應更重視患兒家長及陪護人的感受。在以患者為中心的醫(yī)護服務模式中提高醫(yī)護人員對兒科患者家長的照護意識,能夠促進他們與醫(yī)護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共同參與診療護理,提高他們對兒科醫(yī)護工作的滿意度。我科通過發(fā)放問卷、座談形式對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住院期間的患兒家長及陪護進行了相關內容調查,通過匯總統(tǒng)計后將我院兒科患兒家長及陪護的需求的需求評估及能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
1.1 信息需求:信息支持,兒科家長想盡快了解患兒病情的心情比較迫切,向醫(yī)護人員提出的問題也比較多。在治療過程中家屬也最想從醫(yī)護人員那里盡可能更多的了解到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過程、患兒的病情、正在采用的治療方案及預后。尤其是急危重患兒的家屬,更希望獲得準確,并得到通俗易懂的解釋。
1.2 心理支持:兒科家長在患兒住院期間焦慮情緒表現(xiàn)突出,尤其是危重患兒的家長更容易緊張著急,感到疲乏。焦慮情緒是家長陪護期間的主要癥狀。有研究表明,醫(yī)護人員提供的信息支持與家屬的滿意度密切相關。家屬希望獲得準確信息,并認為提供信息需求的首要人選是醫(yī)生和護士。還有研究結果顯示:在家屬的眼中醫(yī)生只是偶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護士才是主要的信息提供者。護士對家屬的影響力大于醫(yī)生。關注和解決危重患兒家長的心理問題,完善患兒家庭支持系統(tǒng),不但對治療疾病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也有利于維護家屬的心理健康。如果患兒家長身心健康,積極應對應激,給患兒很好的的心理支持及配合治療,對患兒康復有益,而患兒家長消極應激不僅影響其本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加重患兒的心理負擔影響醫(yī)囑依從性及治療效果。這些問題都提示我們心里護理不僅包括患兒還包括患兒親屬,應高度關注患兒父母焦慮情緒的影響因素及心理需求。在危重患兒家屬當中健康的心態(tài)對患兒的救治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家長不穩(wěn)定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勢必影響到患兒的恢復。影響的相關因素有:獲得信息支持狀況、住院費用、舒適程度、探視制度等。嚴重的精神壓力會使患兒家長產(chǎn)生焦慮、抑郁、恐懼和孤立無援的絕望情緒,而能影響家長身心狀況的主要因素是患兒的病情輕重、住院費用和探視問題等。家長需要得到信息支持、激勵支持、情感支持、物質支持,而且在每種支持上護士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3 舒適的需求:在與家長座談當中,我們了解到更多的患兒家長在患兒住院期間認為,醫(yī)院的住院環(huán)境不盡人意,環(huán)境擁擠、通風不佳、住院設施不符合護理兒童的需求、陪護探視較多影響休息睡眠、沒有設立兒童活動室等。為患者家屬提供優(yōu)雅、舒適、安靜的休息室和安靜的病房,以及較適合兒童的活動室,能夠增加患兒家屬與醫(yī)護的交流和溝通。
2.1 提高醫(yī)護人員的整體素質:由于兒科患兒平均年齡小身心發(fā)育未成熟,加之進入陌生環(huán)境,缺乏適應能力,有依賴性,合作性差,因此工作中應不斷提高護理人員業(yè)務水平,避免因護理操作不當而導致的護患沖突。學習把握好與家長的交流技巧,及時有效的做好事前或事后彌補工作,得到他們的理解與支持。另外,醫(yī)護人員在對別人提供幫助前必須留心自己的心理是否也有焦慮情緒,在與患者及家屬接觸前首先降低自己的焦慮水平,同時也要防止患兒親屬之間的焦慮情緒互相影響,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醫(yī)患工作環(huán)境。
2.2 認知干預:根據(jù)不同性別、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長,通過健康教育的手段改變不恰當?shù)恼J識方式達到改善情緒和行為障礙的目的。醫(yī)護人員每日增加與患兒父母交流的時間,耐心傾聽他們內心的傾訴,除盡量滿足他們一般的生活需求外更要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讓他們有更多傾訴的機會。由于大部分年輕父母都缺乏一定的育兒經(jīng)驗及自信,對疾病的錯誤認識給他們自己心理上造成了盲目恐慌。在醫(yī)療救治中,對各類檢查治療應作必要的的說明。定期召集患兒父母座談,介紹彼此照顧孩子的的經(jīng)驗和體會。在墻上設宣傳欄,發(fā)放健康小冊子,較少父母在疾病認識上的緊張、恐懼感,尤其是急重癥患兒家長除講解與疾病相關知識外,還應講解如何在應激狀態(tài)下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飲食結構,怎樣促進睡眠減輕壓力,尋找合適的發(fā)泄方式以達到放松自己的目的,減緩應激。在幫助患兒家長消除焦慮情緒的同時,還要幫助其辨別患兒哪些軀體癥狀應予以重視,哪些感覺不必過分擔憂,增加疾病知識,提高自我護理能力。除此之外,護士應每天認真核對患兒的計價項目確保收費合理,減輕因收費引起的心理負擔。
2.3 心理支持:入院時熱情接待患兒及其親屬,耐心傾聽家長訴說患兒的各種癥狀,了解家長心理及產(chǎn)生壓力的原因,根據(jù)不同家庭情況區(qū)別對待,理解家屬處境,通過具體分析和解釋,提高患兒及家屬對疾病的認識,給予精神支持,取得家長的信任和合作,為減少住院患兒心理傷害,提倡家長陪護,幫助患兒及家長盡快適應醫(yī)院環(huán)境,促進同病室患兒及家屬之間增加信任感建立友好互助關系,減輕或消除其盲目擔憂和焦慮。
2.4 改善住院環(huán)境:病房陪護多相互影響干擾易導致家長疲乏和緊張,因此,要加強病房的管理,病房保持整齊、清潔、無異味,濕溫度適宜,空氣流通,定期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交叉感染的環(huán)節(jié)。謝絕非探視時間探視,加強午休管理,減少相互干擾。通過耐心細致的講解,使家長盡快熟悉醫(yī)院各項住院制度,了解疾病的診療工作,使患兒有一個安靜舒適的治病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