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壽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yī)院,廣東佛山 528000)
采用中藥治病,無論是用單味入藥,還是用多味藥配成方劑應(yīng)用,都需要進行一定的煎煮,加水、酒或其他藥液熬制成湯劑后,才能服用[1],所以中藥的煎煮和服用對藥效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服用和煎煮的方法不正確,所服用的中藥就往往達不到應(yīng)有的治療效果,或療效大打折扣。本文中筆者就黃連解毒湯在不同煎煮條件下有效成分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研究及比較,現(xiàn)將結(jié)果總結(jié)如下:
黃連解毒湯藥材(黃連9 g、黃芩6 g、黃柏6 g、梔子 9 g),黃連產(chǎn)地為湖北,黃芩產(chǎn)地為遼寧,黃柏產(chǎn)地為黑龍江,梔子產(chǎn)地為湖南,均為優(yōu)質(zhì)藥材。全自動煎藥器采用日本山佳SJY-808B型全自動煎藥器。TI系列高效液相色譜儀(上海禾工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所有試劑均為分析純。
對此方藥進行煎煮。全自動煎藥器采用日本山佳SJY-808B型全自動煎藥器。煎藥前先檢查清洗全自動煎藥器內(nèi)部污物、異物等,排盡清洗水,后關(guān)閉所有閥門,將藥袋放入多孔桶內(nèi),適量加水,蓋上鍋蓋,接通電源,打開控制盒上的電源開關(guān),按動模式轉(zhuǎn)換鈕,進入時間設(shè)定狀態(tài),設(shè)定煎藥時間[2]。分別對煎煮20、30、60 min的藥湯檢測其中的黃苓苷、梔子苷、生物堿、漢黃芩素等成分的溶出率。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法)對黃連解毒湯的各種成分進行檢測。其中,Extend-C18色譜柱(4.6 mm×150 mm,5 μm);柱溫:室溫;流動相:乙腈-1%甲酸;檢測波長:276 nm。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選用統(tǒng)計學(xué)軟件SPSS 15.0進行,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P<0.01為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2.3.1 不同時間各種成分溶出率比較 分別對煎煮20、30、60 min的藥湯檢測其中的黃苓苷、梔子苷、生物堿、漢黃芩素等成分的溶出率,具體檢測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梔子苷和黃苓苷煎煮20 min時與30及60 min時均為80%和60%以上,不同時間比較(均P>0.05),而生物堿煎煮30 min及60 min均高于 20 min(均P<0.05),漢黃芩素煎煮 60 min時溶出率明顯高于煎煮 20 min及30 min時(均P<0.05),均有顯著性差異。
表1 不同時間各種成分溶出率比較(%)
2.3.2 第1次及第2次煎煮各種成分溶出率比較 將第1次30 min時及第2次煎煮黃苓苷、梔子苷、生物堿、漢黃芩素等成分的溶出率進行比較,具體結(jié)果見表2。
表2 第1次及第2次煎煮黃芩苷、梔子苷、生物堿、漢黃芩素溶出率比較(%)
由表2可知,第2次煎煮較第1次煎煮溶出率提高(P<0.05或P<0.01),有顯著性差異或非常顯著性差異。
黃連解毒湯出自《外臺秘要》,主治一切實熱火毒,三焦熱盛之證。大熱煩躁,口燥咽干,錯語,不眠;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fā)斑,身熱下痢,濕熱黃疸;外科癰疽疔毒,小便赤黃,舌紅苔黃,脈數(shù)有力[2-6],而煎煮法為將藥材加水將煮取汁的方法。該法最是早使用的一種簡易浸出方法,至今仍是制備浸出制劑最常用的方法,而中藥的煎煮對藥效有很大的影響。如果煎煮的方法不正確,所服用的中藥往往達不到應(yīng)有的治療效果或療效大打折扣。本文中筆者就黃連解毒湯不同煎煮條件下有效成分的變化規(guī)律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煎煮20、30、60 min時黃苓苷、梔子苷、生物堿、漢黃芩素等成分的溶出率變化有著一定的規(guī)律,梔子苷和黃苓苷煎煮20 min時與30、60 min時均為80%和60%以上,而生物堿煎煮30 min及60 min均高于20 min,漢黃芩素煎煮60 min時溶出率明顯高于煎煮20 min及30 min時,同時第2次煎煮較第1次煎煮溶出率提高,尤其是漢黃芩素的2次煎煮溶出率變化更大,可能與其為脂溶性的性質(zhì)有關(guān)[7-9],所以2次煎煮對其成分的溶出的效果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筆者認(rèn)為黃連解毒湯不同煎煮條件下有效成分溶出率變化有一定的規(guī)律,為確保藥物達到最佳藥效,值得進一步研究及探討。
[1]盧文彪,曾元兒,鐘鏡金,等.丹參制劑中丹參酮ⅡA的穩(wěn)定性影響因素考察[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2,13(1):7.
[2]Hayakawa J,Okabayashi Y.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phospholipid in rabbit bron choal eolarlavage flui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J].Journal of Pharmaceuti cal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04,35:583-592.
[3]祝晨蔯,林朝展,莫建霞,等.HPLC法測定黃柏藥材中小檗堿與黃柏堿的含量[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4,15(4):262-264.
[4]劉明霞,孫付軍,王春芳,等.黃連解毒湯70%醇提物對MDR模型小鼠細胞凋亡及相關(guān)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藥材,2009,32(8):1270-1272.
[5]肖學(xué)鳳,喬曉莉,高嵐,等.黃連解毒湯中三種成分在大鼠體內(nèi)的藥代動力學(xué)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dǎo)報,2008,5(3):13-16.
[6]馬玉芳,林雪玲,俞道進,等.黃連解毒散超微粉有效成分小檗堿在家兔體內(nèi)的藥代動力學(xué)研究[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08,41(3):34.
[7]Duk HK.Fractionation of soybean phospholipids by preparativ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sorbents of various particlesize[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2,(949):217-223.
[8]王靜,袁子民,張朔,等.黃連提取物中鹽酸小檗堿在大鼠體內(nèi)的藥動學(xué)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8,3(19):37.
[9]馬兆堂,楊秀偉.黃連解毒湯醋酸乙酯溶性化學(xué)成分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18):2080-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