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玲,彭慧敏,梁有卓,江鏡全
(廣州醫(yī)學(xué)院第三附屬醫(yī)院檢驗科,廣東廣州 510150)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簡稱金葡菌)是人類化膿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在我院的革蘭陽性菌中分離率多年來位居首位。十余年來,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phylococcus aureus,MRSA)在世界各地的感染率不斷上升,已成為當前醫(y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該菌對多種抗生素的耐藥性不斷升高。所以,使得治療由它引起的感染和傳播變得十分困難。本文對2007~2009年度期間臨床各種標本中分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回顧性分析,為臨床治療進一步提供幫助?,F(xiàn)報道結(jié)果如下: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門診和住院患者的各種標本中,分離出570株金黃色葡萄球菌,10 d內(nèi)同一患者的重復(fù)菌株不列入該文分析。其中,痰242株(42.4%)、分泌物123 株(21.6%)、膿液 106 株(18.6%)、尿液 27 株(4.7%)、血液26株(4.6%)和其他標本46株(8.1%)。其中2007年180株,2008年188株,2009年202株。
以無菌方法采集標本進行細菌分離培養(yǎng),培養(yǎng)按第3版《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進行,分離后的菌株采用VITEK-2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鑒定和API系統(tǒng)(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進行鑒定。血平板購自江門凱林公司,有效期內(nèi)使用。質(zhì)控菌株為ATCC25923。
采用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CISI)推薦的紙片擴散法和VITEK-2的藥敏卡測定藥敏,藥敏紙片均為英國BBL公司產(chǎn)品,M-H瓊脂為美國BD公司產(chǎn)品。
按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CLSI,前稱NCCLS)相關(guān)規(guī)定用頭孢西丁(FOX)檢測,抑菌環(huán)≤21 mm,為耐甲氧西林菌株。
用WHONET5.3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MRSA與甲氧西林敏感金黃色葡萄球菌(MSSA)的耐藥率比較采用χ2檢驗,用SPSS 10.0軟件處理。
2007~2009年分離的570株金黃色葡萄球菌對常見的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見表1。
表1 570株金黃色葡萄球菌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率(%)
2007~2009年間我院從570株金葡菌中分離出352株MRSA,檢出率為61.8%。MRSA與MSSA對多種藥物的耐藥性都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兩者對常見抗生素的耐藥性對比見表2。
表2 MRSA與MSSA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對比(%)
表1結(jié)果顯示,除了利奈唑胺、萬古霉素和替考拉寧的抗菌活性最強以外,金葡菌對氨芐西林/舒巴坦、環(huán)丙沙星和紅霉素耐藥性較高,耐藥率均在70%以上,表明氨芐西林/舒巴坦、環(huán)丙沙星和紅霉素已不適宜于金葡菌的經(jīng)驗治療。金葡菌對克林霉素、慶大霉素、頭孢西丁、左旋氧氟沙星等藥物的耐藥率介于40%~70%之間,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該類藥物的耐藥性正逐年提高,應(yīng)引起臨床注意。金葡菌對利福平的耐藥率在30%以下,但因其副作用較大,限制了臨床抗菌的用藥。
結(jié)果表明:近三年來醫(yī)院感染的MRSA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可能與近年廣泛應(yīng)用對革蘭陰性桿菌作用較強的第三代頭孢菌素和喹諾酮藥物有關(guān)[2]。本調(diào)查MRSA的檢出率為61.8%,與其他醫(yī)院的檢測結(jié)果相比略為偏高,這可能與我們的標本多數(shù)來源于老年病患者和ICU或者呼吸內(nèi)科患者有關(guān),這部分患者通常都是接受多種抗生素的長期治療或者是多重細菌感染的,提示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MRSA不斷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調(diào)查中MRSA對苯唑西林、頭孢西丁、慶大霉素、環(huán)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復(fù)方新諾明、克林霉素、紅霉素和米諾環(huán)素的耐藥率都明顯高于MSSA的耐藥率,兩者間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提示臨床實驗室應(yīng)注重MRSA的檢測,在選擇冶療方案時,區(qū)別對待MRSA與MRSS,以利于抗菌藥物的正確使用。
MRSA與MSSA均對利奈唑胺,替考拉寧和萬古霉素高度敏感。替考拉寧和萬古霉素的作用機制大致相同,都是通過以高親和力結(jié)合到敏感細菌細胞壁前體肽聚末端的丙氨酰丙氨酸,阻斷構(gòu)成細菌細胞壁的高分子肽聚糖合成,導(dǎo)致細胞壁缺損而殺滅細菌的[3];利奈唑胺則與其他抗生素作用機制不同,它主要抑制蛋白合成的最早階段,與細菌50S亞基上核糖體RNA的23S位點結(jié)合,通過抑制50S和30S核糖體亞基,阻止70S始動復(fù)合物形成,而70S始動復(fù)合物是細菌蛋白質(zhì)合成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4]。到目前為止,萬古霉素仍然是臨床上公認的治療MRSA感染的首選抗生素,且療效甚佳。但近年來,不斷有報道MRSA對萬古霉素敏感性降低,而且Garrett等[5]與Edl'alamol等[6]后報道表皮葡萄球菌與溶血性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敏感性下降。因此,防止和減緩耐萬古霉素葡萄球菌的出現(xiàn),已變得非常迫切,臨床應(yīng)避免預(yù)防性使用萬古霉素。在可能情況下,應(yīng)選用喹諾酮類藥物,如左氧沙星、利福平、呋喃妥因等聯(lián)合治療多重耐藥MRSA,在這些藥物治療失敗后,再選用萬古霉素[3]。
綜上所述,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發(fā)生率及耐藥性的快速增長,MRSA已日益成為抗感染治療的難題,作為臨床實驗室,應(yīng)加強細菌耐藥性的監(jiān)測,更好地為臨床傳遞藥敏信息,指導(dǎo)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1]邢志廣,孫文萱,周立強,等.葡萄球?qū)俚姆蛛x鑒定與耐藥性監(jiān)測[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xué)雜志,2007,17(7):881-884.
[2]林燕青,邱卡儀,陳梅英,等.葡萄球菌醫(yī)院感染及耐藥性變遷[J].福建醫(yī)藥,2005,27(2):25-27.
[3]Micek ST.Alternatives to Vancomycin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ons[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2007,45(Suppl 3):184-190.
[4]劉昱東,王輝.利奈唑胺,替加環(huán)素,托搭霉素,頭孢吡普等抗菌藥物對MRSA的抗菌活性[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08,8(1):10-14.
[5]Garrett DO,Tochimsen R,Murfitt K,et al.The energence of de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vancomycin in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1999,20:167-170.
[6]Edl'alamol,cereda RF,Tosin I,et al.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of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solates with re duced susceptibility to glycopeptides[J].Diagn Microbiol Infcet Dis,1999,34:18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