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恩.達努奇
未來世界不是一個由于全球化而變得平坦和統一的世界,不是一個因多極化而變得平衡的世界,而是一個被全球一體化和國家地區(qū)分裂相互對立的力量所左右的、以地緣政治和原教旨主義的反常回歸和技術與通信革命為特征的、既面臨戰(zhàn)爭危險又充滿和平前景的二元的和不穩(wěn)定的世界。
2007年夏首先影響金融領域,進而影響全球經濟的危機,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危機,只是強化了揭示時代變化的信號,加速了國家在世界經濟活動中的回歸,進一步削弱了西方的領導地位,促使新興大國的崛起,使能源、環(huán)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問題變得日益重要。
某些人所稱的“全球化的第一大危機”實際上可以看做我們進入21世紀的強大的加速器,它迫使我們所有國家,不管是發(fā)達國家還是新興國家,在幾年內而不是10年或20年里適應新的世界格局。
二十國集團迅速代替八國集團作為管理全球事務相關的場所表明了歷史在加速前進,其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新興大國今后不可或缺的角色,經濟、能源、環(huán)境和地緣政治問題相互依存,戰(zhàn)勝所有全球性挑戰(zhàn)必不可少的國際合作。
中國最近30年來的迅速騰飛是本書所分析的變化的核心內容。正是這種騰飛將地緣政治因素重新帶入經濟領域。中國從前是發(fā)展中國家,如今是新興國家中第一大國,它將再現歷史輝煌,正成為本世紀全球性的超級大國。中國運用其經濟、政治、技術和軍事力量的方式決定著21世紀的走向,也許還決定著世界在和諧與沖突之間的走向。
今天,中國成功地參與了復興世界經濟的集體努力。解決氣候變化、伊朗核擴散蔓延危險、宏觀經濟不平衡和落后狀態(tài)等重大挑戰(zhàn)也同樣需要中國作出貢獻。
當然,中國本身在某種意義上仍然是發(fā)展中國家,在要求中國有所作為的節(jié)奏方面要考慮到這種混合的身份。但是,顯而易見的是,發(fā)展中國家的分類從某些國際條約角度看仍是中國的主張,與今日的現實已不再相符。
將來,中國會成為一個可以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世界未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兩個巨人之間行將建立的關系。認識到其所具有的影響全球的力量以及這種力量所帶來的擔憂,中國應該像美國那樣,爭做一個“仁慈的帝國”,將國家利益和全球影響力與集體利益統一起來,與歐洲和美國一道建設一個多邊的新秩序。
這并不意味著要照搬西方民主和資本主義的模式,更不是要照搬西方的文化和哲學,因為中國有千年歷史賦予的財富和傳統。
但是除了幾世紀以來規(guī)范國際秩序的主權原則之外,它也意味著接受一整套根本的價值,比如人的神性及所附屬的根本權利和自由。
如果不是看重普世的道德標準,如果不是有強大的民主制度的防線,美國在運用自身力量和保衛(wèi)他們國家利益的時候就不會遇到任何限制。同樣,每當全球安全和捍衛(wèi)自由與美國自身利益不完全一致的時候,美國對全球安全和捍衛(wèi)自由方砸的貢獻就有可能更少。
將來中國也會一樣,它應該在未來幾十年中為這第二次的變革做好準備。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對建設一個開放、進步與和平的21世紀肩負更大責任。
《世界是不確定的》
[法]柯恩·達努奇著吳波龍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9
定價25.00元
21世紀一開始,我們就被拖到一個更加不確定的世界。這個新世界中,地緣政治要素將在全球化的經濟空間重新發(fā)揮作用,表現出更加的不平坦,潛在的危險更多。世界是終結于戰(zhàn)爭還是在和平中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和歐洲共同努力營造的跨大西洋聯盟能否繼續(xù)維持全球領導地位,取決于西方民主國家能否成功地與新興的不發(fā)達國家尋求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