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為華
摘要:在新課程教學改革這個大環(huán)境下,情感態(tài)度教育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通過英語教學課堂內外中的一些教學細節(jié)實例,分析了在英語教學中激起學生的內在情感的積極的效應,并提出了教師在教學的預設和生成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情感激發(fā) 英語 教學
現(xiàn)行的英語教材內容非常豐富,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廣泛,而且很多都是高中學生從未聽說或者深入了解的內容。面對如此豐富多彩的語言素材,教師應該如何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情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新奇,在探究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并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這是一名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所必須關注的,也是在教學預設和教學生成中應該考慮和應用的。恰到好處的情感激發(fā)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自信,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
情感激發(fā)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符合以下一些理論依據(jù):
1.新課程中的第四個基本理念指出高中英語課程應同時對學生的整體人文素養(yǎng)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高中英語課程要特別關注學生的情感——情感態(tài)度被列為課程目標之一?!缎抡n標》中指出,英語教學中應該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鞏固和擴大學生基礎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基本技能和素質。教師要“以人為本”,運用心理學的理論方法,有意識的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學習自信心和主動性,以此來提高英語教學效果,實現(xiàn)教學中的師生共同參與并和諧發(fā)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和個性的發(fā)展。另外,高中生的自我意識正處于明顯上升時期,個體的獨立性和自覺性迅速地發(fā)展,并開始深入到自己的內心世界,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個性心里品質,思維活躍,經常提出問題,情緒體驗較初中階段強烈。
2.符合心理學的原理,即情感和認知在學習活動中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情感是學習定向、維持、調節(jié)的動力,其結果是為了促進大腦的思維,減輕認知難度;而認知是承擔知識的吸收、存儲、轉化作用的,其結果可以促進情感的升華。用辯證法的觀點來看,即缺少情感,認知不能正常運行,缺少認知,情感無處依托,發(fā)揮不了情感的動力作用。因此,筆者以為英語教學創(chuàng)設一種情知互動、和諧發(fā)展的課堂環(huán)境非常重要,即通過情感和認知的交互作用,來激發(fā)英語學習者的內在情感,并使其情感得到陶冶與升華,個性得到健康發(fā)展,同時真正學到知識,達到情知交融。
下面筆者將通過聽課和自身的教學實踐來說明在實際教學中,恰當?shù)剡\用情感激發(fā)對課堂教學所產生的積極的教學效果。
1.課前5分鐘的導入設計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每一節(jié)課的課前導入是非常關鍵的, 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這部分必須成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當和最精彩的開端。常言道: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必須聲聲激起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課程的延續(xù)思維或心理雜念的干擾,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使他們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提高學習效率。
如在《Oprah》(黑人女電視主持人奧普拉?溫弗麗)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首先問學生:If you have a power that can turn your body into any shape, do you like it to be really fat or thin?(如果你有魔力可以任意改變你的形體,你愿意胖還是瘦?)If you could decide what color of skin, do you want to have white, yellow, red or black?(如果你能決定皮膚的顏色,你愿意是白種人,黃種人還是黑種人?)If you could choose, would you like to be a girl or a boy next life?(如果你有來生,你愿意作男孩還是女孩?)學生的討論很熱烈,但是幾乎沒有一個學生愿意是又胖又黑的。就在這時教師展示了一位很胖又不漂亮的黑人婦女,然后詢問學生: Do you like this lady? Will she have a fat chance to succeed?(你喜歡這位女士嗎?她會有很多的成功機會嗎?)而學生的回答是: No. hard. (不,很難成功。)
這時教師介紹了黑人奧普拉?溫弗麗,美國電視訪談節(jié)目黑人女主持,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1996年被《時代》雜志評選為美國最有影響的25人之一。并告訴學生今天所學的內容就是她的成長之路及獲得的成功。學生內心學習動機被激起了,產生了強烈學習的愿望。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了:“路就在你的腳下”,激勵自己珍惜學習機會,學會自我奮斗。
2.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情感激發(fā)達到高潮,成為教學中的亮點,也將會是學生難以忘卻的經典之作,學生潛能被再度激發(fā),經常會有一些創(chuàng)新,會將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點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運用。
幾天前,筆者聽了關于定語從句的一節(jié)語法課,這是高一學生第一次學定語從句,這位教師首先呈現(xiàn)了什么是定語從句,并教學生分析句子結構(如找主句和從句,關系代詞指代什么以及在從句中的作用等),并且進行一些語法規(guī)則的總結,也許很多教師都是這樣教授學生語法知識的??墒墙酉聛泶_實是讓人耳目一新,教師在傳授了語法規(guī)則之后, 學生也有點疲憊了,這時教師問學生是否喜歡迪斯尼的動畫片Tom and Jerry, 并讓學生欣賞了“南飛的鴨子”的片段,動畫片非常有趣,引得學生和聽課的教師都很開心。但并不僅僅是開心而已,之后這位教師開始運用電影片段進行一系列的提問:
Who is Tom?Do you think he is a good friend of Jerry? (師:誰是湯姆?你覺得他是杰瑞的好朋友嗎?)→Tom is a cat that/who always fights with Jerry.(生:湯姆是一只總是和杰瑞對抗的貓。)
What about Jerry?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師:誰是杰瑞?你怎么評價他呢?)→Jerry is a mouse who/that is clever and helpful.(生:杰瑞是一只既聰明又樂于助人的老鼠。)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little duck?What does he want to do?(師:你覺得那只小鴨子呢?他想干什么?)→ The little duck whose dream is to fly to the south is very lovely.(生:夢想著要南飛的小鴨子很可愛。)
聽到學生們的一個個精彩的句子時我們都在贊嘆不已,學生的那份學習的熱情已經不露痕跡地被激發(fā)出來了,在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時已經不自覺地運用了定語從句。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斷地體驗到了自己的智慧力量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此時還會有哪個學生仍舊無動于衷呢?
3.在課外任務型的作業(yè)完成中讓情感激發(fā)在課后繼續(xù)延伸。課堂教學到高潮時學生經常會覺得意猶未盡,而課堂45分鐘畢竟不能滿足學生的所有的情感需求,因此如果能設計出一些既立足于教材,又能充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或者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資源為載體的作業(yè),就能還學生一個豐富多彩的作業(yè)世界,使作業(yè)成為學生在知識海洋里揚起風帆的船。如學習《Architecture》(建筑)這一單元中的integrating skill 中有一篇文章《A Second Life For Factory 798》(798廠的新生),說的是北京一家舊工廠建筑如何被重新利用而成為藝術家的聚集地的故事。在學這篇課文時正好是在我們城市的火車站搬遷之后,老火車站還是閑置著, 本地的網(wǎng)上論壇也經常會有人在談論這件事情。因此筆者布置學生的是小組合作完成的作業(yè):What will the old train station be used for? 并對學生承諾:如果計劃可行,我們可以發(fā)表在網(wǎng)上論壇或者直接寫信給市長大人。學生非常激動,討論得很有激情,覺得自己仿佛也參與了家鄉(xiāng)建設,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驅使著他們去完成。
從以上的這些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情感激發(fā)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作用顯著,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為了在教學中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本人覺得,教師也應該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激情。教師是學生學習情緒的主導者,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情緒飽滿,對上課充滿信心,帶著輕松自信的情緒走進課堂,走到學生中去,以良好的情緒影響學生。
2.教師在教學預設過程中要確定合適的目標和要求,任務設置要合理。要分析教材中作者和某些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并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努力體驗其中的情感,以便真正把握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在生成過程中教師要監(jiān)控整個課堂,教師的指導語言和暗示語言要得當,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還應正確地使用鼓勵性評價,積極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使學生更多地獲取成功的體驗。
3.教學課堂的形式不能太單一,要放得開,結合多媒體,體態(tài)語,簡筆畫,甚至有時候需要利用一些中文和方言。教師的睿智、幽默和夸張的語言、動作、表情,運用恰當將是課堂教學情感狀態(tài)有效的調節(jié)手段。另外,教師要有親和力。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走到學生中去,多與學生接觸,尊重學生。
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贊科夫在《教學與發(fā)展》一書中提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照著教學法辦事,做得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熱情,那未必會有什么效果的。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更新教育觀念,充分認識情感教育因素對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激發(fā),使學生懷著快樂、興趣的情緒進行學習。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語教學的自身規(guī)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碰撞出更多的情感“火花”。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
【3】葉奕乾、何存道、梁寧建.普通心理學[M].2004年11月.
【4】廖正峰.應用教學心理學[M].華東師大出版社,1990年8月.
【5】李丹.學校心理衛(wèi)生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