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維珍
靜脈輸液是目前兒科用來治療患兒最常見的方法之一,淺靜脈留置針具有操作簡單,副作用小,可避免反復穿刺造成患兒痛苦,利于臨床用藥和緊急搶救等優(yōu)點[1]。但在臨床應用中,常常因為小兒哭鬧、出汗導致局部固定不牢固,留置針滑脫,增加了患兒的痛苦和費用[2]。如何將小兒留置針穩(wěn)妥、安全、舒適地固定是臨床中比較棘手的問題[3]。我科將小兒靜脈留置針在常規(guī)固定的基礎上加用自粘固定繃帶固定與常規(guī)固定相比較,發(fā)現(xiàn)前者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將小兒靜脈留置針的護理體會總結(jié)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期間,于急診采用留置針靜脈輸液的小兒120例,均選擇頭皮靜脈或四肢淺靜脈為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將以上小兒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男36人,女24人,年齡5個月~42個月,平均年齡20.6個月;觀察組男33人,女27人,年齡6個月~41個月,平均年齡21.1個月。兩組患兒在年齡結(jié)構、性別組成、疾病類別、穿刺部位及方法、封管及拔管方法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病例資料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與方法 采用蘇州碧迪醫(yī)療器械生產(chǎn)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一次性直型靜脈留置針(24G型號)、3M透明敷貼及3M外科自粘固定繃帶。穿刺前將輸液裝置連接靜脈留置針,排盡空氣。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皮膚兩遍后用酒精消毒兩遍。消毒范圍以穿刺點為中心,在8cm×8cm范圍以上(若為頭皮靜脈穿刺,應先剃去頭發(fā),其范圍大于消毒范圍)。消毒后,左手繃緊穿刺處皮膚,右手15°~25°進針,進針時速度應慢。見回血時,略微進針約2mm,此時右手拇指頂住留置針分叉處,將其輕推入套管,同時食指鉤住針芯柄退針。當針芯白色栓與外套管尾端相平時,將針芯連同外套管全部推入血管。證實套管針在血管內(nèi)時,拔出針芯。
1.2.1 對照組固定方法 采用常規(guī)固定法固定,即在靜脈置管成功后用3M透明敷貼固定針柄及針體,然后用20~30cm的3M膠布交叉固定留置針尾。
1.2.2 觀察組固定方法 經(jīng)上述常規(guī)固定法固定后,加用3M自粘固定繃帶固定。固定方法根據(jù)不同的靜脈穿刺部位選擇,若為頭皮靜脈穿刺,可將3M自粘固定繃帶繞頭部固定1周;若為四肢淺靜脈穿刺,可將3M自粘固定繃帶呈八字型固定。
兩組小兒治療過程中,記錄留置針保留天數(shù)情況。并在這段時期內(nèi),記錄兩組小兒透明敷貼松動、留置針脫出、局部滲液情況,將記錄結(jié)果進行統(tǒng)計并分析。見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在透明敷貼松動、留置針脫出、局部滲液方面經(jīng)x2檢驗得出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觀察組在以上方面的臨床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對照組與觀察組在留置針保留天數(shù)方面經(jīng)t檢驗得出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觀察組在延長留置針保留天數(shù)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觀察組的臨床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
表1 兩組患兒臨床效果比較[例(%)]
淺靜脈留置針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其操作簡單,既能保護患兒血管,減輕患兒痛苦,又可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已逐漸成為普通注射針的替代品[4]。在臨床工作中應注意以下方面。
3.1 嚴格無菌操作 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兩遍后用酒精消毒兩遍,消毒范圍以穿刺點為中心,在8cm×8cm范圍以上,保持穿刺點無菌及無菌敷貼清潔干燥。若為頭部穿刺,應剔凈頭發(fā),去除油脂、胎脂、皮屑及污垢,以免影響透明敷貼的粘性。
3.2 穿刺血管選擇 頭皮靜脈應選擇淺表易見、相對較粗的靜脈,四肢淺靜脈應選擇較粗直、血管彈性較好的淺表易見靜脈。
3.3 留置針的固定 穿刺后留置針的固定是提高小兒靜脈留置針穿刺成功的關鍵,也是本文重點討論的內(nèi)容。3M自粘固定繃帶能牢牢地將針頭固定在血管中,避免針頭在血管內(nèi)擺動,降低了針頭對血管壁的損傷,降低了紅細胞及其血漿成分滲出,降低了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損,避免繼發(fā)形成血栓或血栓機化而阻塞管腔[5]。能減少留置針尾端與外界的直接接觸,避免因敷貼松動而導致留置針移位脫落的發(fā)生,避免活動時意外牽拉、碰撞留置針而造成意外脫管的可能,增加家長的安全感,尤其在夜間??稍黾訚M意度,減少護患矛盾的發(fā)生[6]。
3.4 輸液后妥善封管 輸液完畢后,用抽取了5~8ml生理鹽水的針筒與輸液針相接,采取邊推注邊退針的正壓封管方法,拔出留置針。
3.5 加強健康教育 向家長講解留置針的各項注意事項,與家長積極配合,指導家長正確看護,特別是對留置針無保護意識的嬰幼兒,家長的看護顯得非常重要。
綜上所述,小兒靜脈輸液過程中采用自粘固定繃帶固定留置針,可明顯減少透明敷貼松動、留置針脫出、局部滲液的現(xiàn)象,并顯著增加留置針在靜脈內(nèi)保留天數(shù)。從而增強了小兒靜脈留置針輸液的臨床效果,提高了家長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孫艷平,楊桂濤.淺靜脈留置針穿刺方法的探討[J].中華護理雜志,1998,33(7):409.
[2]夏秀,齊寶琴,叢淑娟,等.小兒靜脈留置針固定帶的制作與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9,15(7):116.
[3]王莉華.醫(yī)用自貼性彈力繃帶在小兒留置針中的應用[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9,18(4):282.
[4]吳紅云.巧用留置針敷貼減輕小兒皮膚不適[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9,34(12):1066.
[5]金雪花,姜英今,全英梅.等.小兒靜脈輸液重新穿刺的原因分析[J].吉林醫(yī)學,2004,25(7):72-73.
[6]楊惠.靜脈留置針2種不同固定方法在兒科輸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瓢?,2009,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