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曉康
一、刑事起訴書的功能
(一)啟動刑事訴訟審判程序,實現(xiàn)國家對于犯罪行為的追訴職能
在人類訴訟史上,無訴不成訟。任何案件的發(fā)起,訴訟的形成,都是以案件控告一方作為構成的支撐點的。而在刑事訴訟領域,伴隨著14世紀以來國家追訴主義訴訟形式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起訴”已不僅僅是單純地表現(xiàn)為“告訴、告狀”的形態(tài)和內容,“起訴權”由檢察官依照職權行使。這表明了,刑罰權是國家的專屬權利,被害人的告發(fā)、報案只能引起刑事訴訟的可能發(fā)生,而非導致刑事審判的必然發(fā)生。同時,將對犯罪的追訴權交由檢察官行使,實行控審分離,這也是防止審判機關行使追訴權,包攬、混淆訴訟職能的需要,是現(xiàn)代訴訟文明、民主、科學的重要標志,也是司法實踐普遍遵循的原則。①因此,沒有公訴,就不會有人民法院的刑事審判,檢察機關一旦提起公訴就啟動了人民法院的審判程序,國家的追訴權就初步得以實現(xiàn),作為起訴的必備形式要件,刑事起訴書承載著發(fā)動審判的基本訴訟功能。
(二)實現(xiàn)公平與正義,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必須保障在全社會實現(xiàn)公平和正義。”公平與正義不僅是一種普世價值,也是維持一種良好社會制度和國家秩序的道德信仰和理念,它的動搖必將對政府產(chǎn)生信任危機,社會陷入混亂動蕩。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審查起訴工作是其最基本的職責之一,對于實現(xiàn)社會公平和正義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為審查起訴工作成果載體或表現(xiàn)形式的刑事起訴書具有彰顯社會公平與正義的重要功能,它通過表明國家對于犯罪行為的否定態(tài)度,使得社會的公平和正義通過刑事起訴書得到闡釋。從刑事起訴書中,可以反映出一個時期、一個地區(qū)的法治狀況,看到公平與正義實現(xiàn)的程度。因此,從全局的角度觀察,人民檢察院的刑事起訴書承載著公訴工作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的職能作用。
另外一方面也要看到,追求公平正義固然是化解社會矛盾的關鍵前提之一,但公正的追訴并不必然能夠化解社會矛盾,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當事人不懂法或不講道理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刑事起訴書存在說理不夠或其它方面的瑕疵,使被告人和被害人認識不到公正何在。刑事起訴書的一個基本功能就是要體現(xiàn)出法律對于被告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權益都給予了平等保護。因此,合法、合理、合情的刑事起訴書有利于從根本上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秩序的和諧與穩(wěn)定。
(三)法治教育
人民檢察院通過行使公訴權的法律活動向公民宣傳法治,促使公民自覺遵守法律。刑事起訴書是人民檢察院闡釋法律、宣傳法治最直接的平臺,審查起訴工作社會功能作用的發(fā)揮最終體現(xiàn)在刑事起訴書這一載體上。隨著人民檢察院檢務公開工作的全面開展,全社會對人民檢察院的審查起訴工作將會更加關注,一份邏輯清晰、有說服力的刑事起訴書是使國家追訴獲得正當性的重要因素,一份優(yōu)秀的刑事起訴書就是一篇非常好的法治宣傳材料,能夠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社會功能,教育公民遵守憲法和法律,規(guī)范和引導公眾行為。
(四)體現(xiàn)人民檢察院和檢察官的公正形象
一份合格的、優(yōu)秀的刑事起訴書不僅能展示人民檢察院的文明執(zhí)法和司法公正的形象,還能展示檢察官的綜合素質、人格形象與魅力。不合格的刑事起訴書則可能會導致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以及被告人、被害人對檢察官素質的不恰當評價,必然會使人民檢察院的權威和形象受到影響。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zhí)法”,人民檢察院和檢察官要樹立自己的公正形象,就必須重視提高刑事起訴書的質量。
(五)促進檢察官隊伍的職業(yè)化建設
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要大力加強檢察官職業(yè)化建設,就是要以“嚴格、公正、文明”為新的執(zhí)法理念,全面加強隊伍建設,從而進一步推動檢察官職業(yè)化建設不斷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這為各級人民檢察院加強檢察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也為檢察官職業(yè)化建設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要求。提高檢察官刑事起訴書的寫作能力是提高司法能力的重要內容,自然也成為加強檢察官職業(yè)化建設的應有之義。
從根本上說,刑事起訴書的質量取決于制作檢察官的職業(yè)素質,要提高刑事起訴書的質量,就應當首先提高檢察官的職業(yè)素質。這種素質是全方位的綜合素質,既包括了制作者的法律水準、語言功底、邏輯思維能力、社會閱歷,也包括了制作者的敬業(yè)精神和審查工作作風。大力注重提高刑事起訴書質量,有助于喚醒檢察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其刻苦鉆研,積極進取,發(fā)揮出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努力提升自己的各項素質,從而不斷促進檢察隊伍朝向職業(yè)化檢察官的方向邁進。
二、刑事起訴書質量提升的若干途徑
(一)深化提高刑事起訴書質量的理性認識
最高人民檢察院2002年7月15日頒行的《檢察改革三年實施意見》第6條明確指出,應該“改革檢察機關文書,本著訴訟經(jīng)濟、增強法律文書的說理性、權威性的原則,簡化檢察法律文書的種類和內容,對刑事起訴書等法律文書的格式、要素進行改革,強化對證據(jù)、案件事實的分析論證,提高檢察文書的制作質量”。②可以說,該《實施意見》和《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這兩個具有司法解釋性質的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對刑事起訴書的撰寫方式提出了兩大明確要求:一是刑事起訴書應該力求詳盡地記載全案的一切事實,其內容包括所有與被告人定罪量刑有關的一切事實以及被告人身份的詳細情況;二是刑事起訴書必須進行詳細的分析論證,以增強其說理性和權威性。人民檢察院作為國家的法律監(jiān)督機關,其審查起訴活動對于在全社會實現(xiàn)公平和正義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審查起訴活動的結果又是以刑事起訴書作為最終載體的,因此,要以上述兩個法律文件作為根本出發(fā)點,從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提高刑事起訴書質量的重要性,嚴格加以遵照執(zhí)行。
(二)明確提高刑事起訴書質量的原則
提高刑事起訴書的寫作質量,需要明確兩個基本原則:其一,實事求是原則。一是要避免把文書寫作搞成花樣文章,可以根據(jù)具體案情,在文書體例的框架內合理調整表述的層次結構,避免所有的案件雷同,能使案情的敘述層次更加分明和生動;二是要正確處理文書寫作中簡與繁的關系,不能人為的刻意追求。其二,充分說理原則。刑事起訴書的靈魂是說理,說理也是讓法律充滿生命與活力的手段。在刑事起訴書制作中,應大力增強起訴的說理性,將檢察機關作出起訴的理由寫得一清二楚,使其公正性以看得見的方式昭示于社會公眾,使被告人和被害人都能清楚知道起訴的原因、理由。
(三)提升公訴人業(yè)務能力
刑事起訴書作為法律文書,其制作前提當然是要牢固掌握業(yè)務知識,然而業(yè)務知識的掌握無論從量上還是從質上都有賴于日積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因此不斷的學習就成為理所當然的選擇。隨著形勢的發(fā)展、任務的變化,提高業(yè)務能力對每個公訴人來說都是一個永恒的課題:一是要學好檢察官的公共基礎課,即檢察業(yè)務知識。比如檢察工作職能、性質,黨對檢察工作的基本要求,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做到職能清楚、職責明確;二是要學好公訴專業(yè)課,熟悉、精通各種實體法和程序法及其相關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努力將自己打造成專家型公訴人;三是學好其它相關課目。就是要拓寬知識面,對相關的學科知識,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都要有所涉及,以適應社會生活的多樣性刑事案件的復雜性,如實踐中經(jīng)常遇到的非法行醫(yī)、交通肇事案件,需要具備某些醫(yī)學知識或機械知識才能準確處理。只有素質全面,才能真正制作出質量較好的刑事起訴書。
(四)強化寫作的語言文字能力基礎
法律文書是應用公文,與其它文章的寫作一樣,除了專業(yè)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詞義辨析、遣詞造句,準確使用標點符號這些文字基本功。寫文章的基本功主要是指“語言與邏輯”的基本功。語言是表達的工具,要掌握這一基本功,就可不忽視字、詞、句,主、謂、賓這些語言元素和語法規(guī)則。此外,還應加強學習邏輯知識,除了通常所說的形式邏輯外,還包括辯證邏輯、數(shù)理邏輯。形式邏輯是研究思維形式及其結構的科學。刑事起訴書的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是借助于概念、判斷和推理實現(xiàn)的,充分運用好形式邏輯能夠使刑事起訴書更加清晰、嚴謹;辯證邏輯教人從感性到理性、從現(xiàn)象到本質認識事物,可以增強刑事起訴書的說理深度;數(shù)理邏輯的自覺應用可以增強刑事起訴書中有關涉財案件內容的表述清晰度。
(五)改進刑事起訴書關鍵內容的表述方式
1.犯罪事實的表述。實踐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刑事起訴書對犯罪事實的敘述不是圍繞犯罪構成要件而展開,相反對一些與案件事實聯(lián)系不是很緊密的問題卻描述得過分詳細?!罢f不到點子上”、“該說的沒說,沒用的說了一大堆”。③因此,在描述犯罪事實時要做到:(1)圍繞刑法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要件來寫,與定罪量刑無關的內容不要表述;(2)犯罪事實的書寫應詳略得當。簡單的案件可以略寫,但要防止過于概括、跳躍式簡述,使人不知所云;重大、復雜、有影響的案件則需要詳寫,但要避免冗長繁瑣、面面俱到。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起訴書即約束法院審判范圍、又為被告人指明辯護方向的功能,維護控辯雙方之間的平衡。
2.證據(jù)的表述。當前,刑事起訴書證據(jù)部分的表述集中存在的問題是:過于簡略,完全不涉及證據(jù)的實質性內容,而是用一句“上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足以認定”加以概括。這樣的證據(jù)描述沒有與案件事實形成有效的對應和邏輯證明關系。前述《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和《檢察改革三年實施意見》均要求刑事起訴書在論證案件事實時必須綜合運用全案的證據(jù),各級檢察機關應當按照法律規(guī)定執(zhí)行,因此,在證據(jù)部分應寫明能夠證實被告人犯罪事實的主要證據(jù)名稱,同時能夠顯示證據(jù)的直接或間接證明程度,以及各證據(jù)間的關聯(lián)性。
3.起訴的根據(jù)和理由表述。實踐中很多刑事起訴書大量使用沒有實質意義的情緒化語言,使得刑事起訴書失去了規(guī)范性與嚴肅性,并可能滋生負面影響。例如,有學者指出:“在訴訟法實務中,檢察機關制作的刑事起訴書記載的內容更是五花八門,用語缺乏最起碼的規(guī)范,諸如‘情節(jié)極為惡劣、‘民憤極大、‘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等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內容,不僅與刑事起訴書的法律功能向背,而且容易導致法官形成偏見,也有損檢察官客觀公正的義務?!雹芤虼?在表述起訴的根據(jù)和理由時,應當時刻切記自己國家公訴人的角色定位,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詞語都應當力求做到客觀、理性、冷靜,既不為職業(yè)圈內已經(jīng)形成的表述習慣所左右,又要將自己對被告人犯罪行為的憎惡感過濾掉,意識到制作刑事起訴書是國家行為,而非個人情感的自由表達。
(六)開展公示與評點
建立刑事起訴書公示和點評制度,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定期開展刑事起訴書的內部自查自糾,并對文書優(yōu)點和問題進行點評,促進交流提高。
(七)把好文書校對、簽發(fā)
文書校對是減少刑事起訴書質量差錯的重要防衛(wèi)關口,校對人員要認真負責的嚴守這一關口。校對應采用多重方式,除了制作者本人校對外,還應請文書人員進行校對,其他人員的校對可以發(fā)現(xiàn)制作者本人難于察覺的疏忽。
(八)加大科技和物力投入
為了保證刑事起訴書的精美感和莊重感,還應在印刷質量和文書紙張上進行必要的投入。文書的字號、排版、蓋章都要規(guī)范。印刷質量要清晰潔凈,杜絕文字校對差錯,在有財力的情況下進行外觀裝潢。另外,提高刑事起訴書的制作質量,還要為檢察官提供必要的材料基礎如全套的法律法規(guī)匯編或充分的查閱條件、技術條件,如比較高端的電腦、打印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