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娜
一、關(guān)于對吸毒行為及吸毒者的定位
對吸毒行為及吸毒者的定位影響著對吸毒者的救助模式。有的學者認為吸毒應定為犯罪:“為體現(xiàn)全面禁毒的立法精神,為使法律條文內(nèi)部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為進一步加強國際禁毒合作,為摧毀毒品消費市場,應當將非法吸用毒品的行為界定為犯罪?!雹僖灿袑W者認為吸毒不構(gòu)成犯罪:“吸毒未違反刑法法益,屬于無被害人犯罪(此“犯罪”是犯罪學意義上的犯罪)。這是吸毒不能成為犯罪的根本所在。吸毒是一種只違反宗教或道德,但沒有對刑法所保護的特定的法益產(chǎn)生侵害或者威脅的無被害人犯罪?!雹谠V訟結(jié)構(gòu)上,吸毒行為里沒有積極主動的控訴人。按照無被害人犯罪原理,應當將吸毒非犯罪化,對其只能給予行政處罰而不是刑罰處罰。③從法律的角度看,吸毒行為直接違反了《禁毒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guī)定,并且從客觀上還誘發(fā)了許多違法犯罪行為,其行為具有違法性。所以吸毒人員是違法者。④有學者認為吸毒人員是病人,且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病人是:吸毒成癮后,由于其生理和心理不能自控的依賴著毒品。他們沒有人生追求,整個精神都是頹廢的。因此,他們整個就是生理和心理上的病人,長期生活在病態(tài)中。狹義的病人是:他們一旦吸毒成癮,吸毒者每天肯定要多次發(fā)毒癮,在出現(xiàn)癮發(fā)癥狀到完全發(fā)癮時,吸毒者就是病人,類同精神病人。⑤也有學者認為:“吸毒者本身也是毒品受害者。吸毒上癮容易戒斷難,吸毒者在吸毒前對毒品的危害一般認識不夠,他們或是出于好奇心嘗試一下,或者為解脫一時精神煩惱而吸毒,但吸毒帶來的欣快感,刺激他們再次吸食,直至成癮。在這時他們才意識到吸毒的危害,卻為時已晚,吸毒產(chǎn)生的軀體和心理依賴驅(qū)使著他們不斷吸毒?!雹?/p>
二、當前戒毒實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吸毒、戒毒認識存在誤區(qū)
毒品的危害性不言而喻,但毒品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對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都是一個未知數(shù),無法通過自身的體驗嘗試去了解,很多人表現(xiàn)出的過分自信,對吸毒產(chǎn)生的藥物依賴的頑固性認識不清,沒有樹立“毒品根本不能試”的觀念。另一方面,是對吸毒者戒毒的認識存在誤區(qū),因為大多數(shù)吸毒者都會出現(xiàn)復吸的行為,很多吸毒者甚至是多次復吸,從而給我們造成了毒品戒不掉的印象,“一旦吸毒,終生戒毒”的觀念。
(二)戒毒后的高復吸率
目前我國法律規(guī)定吸毒是違法行為,通過法令法規(guī)來打擊吸毒的作用絕對不可忽視,因為根據(jù)我國國情,由于吸毒人員素質(zhì)狀況差,采取以強制戒毒為主的措施是完全符合我國目前戒毒工作的困難狀況。事實證明,吸毒行為從法律上來說固然屬于違法行為,但從醫(yī)學的生理、病理方面來說,吸毒一旦成癮,是一種慢性、復發(fā)性的腦疾病,吸毒者往往存在對毒品的強烈渴求,導致他們不顧后果地、強迫性地覓藥與用藥,即使戒斷很長時間后,仍然有很高的復發(fā)率。無論采用哪種形式戒毒,都會遇到這個棘手的問題,即戒毒后的復吸率很高。
(三)醫(yī)療戒毒機構(gòu)盈利目的性過強
醫(yī)療戒毒機構(gòu)收費問題是當前戒毒工作中值得關(guān)注的一個問題。翻開中國近代禁毒史,在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有些戒毒所由政府提供費用,甚至吸收部分民間捐助,對受戒者免費或只收取少量低廉的費用,這對今天的戒毒所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戒毒治療的難點是復吸率,而在脫毒治療方面目前無論強制、自愿、戒毒都能完成。由于種種原因?qū)ξ菊叩慕涠臼召M普遍較高,吸毒者的經(jīng)濟狀況大都不佳,再要拿出幾千元去戒毒確實有很大困難,從而導致自愿戒毒的積極性不高。
(四)戒毒工作的連續(xù)性發(fā)生脫節(jié),安置幫教工作無法具體落實
吸毒人員剛出戒毒所或康復中心回到社會,特別需要單位組織和家庭親友的關(guān)愛和幫助指導。這時候,社會的安置幫教部門和家屬的正確引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xiàn)今戒毒人員回歸社會后,公安派出所無暇照管這批人員,司法行政安置幫教部門力量薄弱,缺人手,缺經(jīng)費。如何有效地幫教回歸社會的戒毒人員,讓他們走出戒毒所或康復中心后能像正常人那樣重新融入社會,這成了當前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五)社工介入戒毒工作發(fā)揮作用不明顯
目前國內(nèi)有社工介入吸毒防治工作的城市僅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社會工作在中國僅是試點階段,社會工作作為一門助人的專業(yè),強調(diào)運用專業(yè)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以達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是可以在這種戒毒模式中運用的。社工的角色在這些模式中并沒有很嚴格的限制,相互是有交叉的。只是在不同的模式中,社工的角色會有不同的側(cè)重,但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幫助戒毒者成功脫毒、康復和重返社會,但目前社會工作介入戒毒工作尚未發(fā)揮明顯作用。
三、用沉溺行為理論介入戒毒
(一)什么是沉溺行為(addiction)
所謂沉溺行為,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態(tài),例如濫賭、網(wǎng)絡成癮、工作沉溺、酗酒、濫用藥物、吸毒等。沉溺行為主要具有依賴、耐藥性、脫癮現(xiàn)象、否認、情緒轉(zhuǎn)變、影響健康、社交、工作等特征。對沉溺行為的改變則有迷失、沉思、準備、行動、維系、重吸(永久出口)。所謂迷失期(pre-contemplation),即不考慮改變,不認為自己有問題或需要改變,沒有認知,驚訝多于防衛(wèi);從迷失期進入沉思期(contemplation),即吸毒者開始察覺問題出現(xiàn),但內(nèi)心矛盾掙扎,向改變又拒絕改變,反復不已;接著進入準備期(preparation),開始考慮做改變,例如“吸毒為我?guī)頍?而我又不能負擔,可能我需要減少吸毒?!贝藭r出現(xiàn)機會之窗(見附表一)。之后進入決定改變和采取行動的行動期(action),例如“由針筒注射白粉改為口服美沙酮,減少每周使用率。”之后的維系期(maintenance)是一個分界點,即在維系期會出現(xiàn)兩種結(jié)果,一則是保持改變,例如“繼續(xù)服用美沙酮和減低使用頻率”或持續(xù)運用預防復吸策略保持操守,不在復吸,為永久出口;另外一種狀況,幫助避免因復發(fā)而灰心或失去勇氣,要使之回到沉思期重新考量,再下決心再度行動。
吸毒作為一種沉溺行為,可采用動機式面談(Motivational Interiewing)以及預防復吸(RelapsePrevention)的措施。
(二)動機式面談法MotivationalInteriewing(MI)
很多吸毒者很難去改變,究其原因,無非一則是缺乏改變目前沉溺行為的動機?二則是缺乏改變的信心。針對此種情況,我們可以怎樣去幫助吸毒者呢?
傳統(tǒng)方法中勸阻某人去停止某種習慣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命令的方式,如命令吸毒者不得吸毒,否則將對吸毒者予以懲罰;或采用警告的方式,即警告毒品吸食者遠離毒品,或者是與毒品有密切聯(lián)系的朋輩群體等;有的采用提出意見的方式,如建議吸毒者采取一些措施避免與毒品的接觸;其他還包括教授、批審等方式。
MI是一種透過探索內(nèi)心矛盾以令吸毒者有所改變的輔導技巧,MI的基本原則首先是向吸毒者傳達輔導者的同理心,表達對其行為的充分理解與接受,以便輔導者與吸毒者之間能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第二步制造矛盾,即讓吸毒者認識到其個人價值觀、人身觀和現(xiàn)在行為的對立,鼓勵吸毒者說出矛盾,并予以記錄。在MI輔導過程中輔導者切忌與吸毒者發(fā)生爭論,幫助吸毒者將戒毒的阻力化為動力,達到支持己力的效果。輔導者可通過小組練習的方式,小組成員選出一個想改變的習慣,運用MI。
(三)預防復吸RelapsePrevention(RP)
在預防重吸的問題里,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什么是重吸,即relapseorlapse?答案毋庸置疑,當然是relapse。預防重吸的關(guān)鍵之處在于,首先要評估影響吸毒者的因素,即導致吸毒者具有吸毒可能性風險的情況,包括內(nèi)在因素(intrapersonal)和外在因素(interpersonal)。為了使評估真實可靠,可詢問吸毒者之前復吸的經(jīng)歷,如上一次重吸時,有什么特別的情況引致你重吸,導致重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請吸毒者描述導致重吸的內(nèi)在感受以及導致其重吸的外在因素。輔導者需解釋詞活動的目的,強調(diào)吸毒行為不是不可改變的行為,幫助吸毒者反思其吸毒行為是如何形成及變成習慣的。
內(nèi)在因素(intrapersonal)通過測試吸毒者對外界事物(不包括人)的反應,對過往事物的反應來評估影響其復吸的因素。a.負面情緒—焦躁、憤怒(因達不到目的)、其他情緒如不快樂、孤單、悶。b.負面身體情況—斷癮導致,其他狀況如頭痛,疾病。幫助吸毒者建立讓自己快樂的想法,以及如何讓自己更快樂??吹胶畏N東西或處于何種處境會導致心癮發(fā)作。外在因素(interpersonal)則主要包括:a.人際關(guān)系(如婚姻、朋友、家庭)帶來的負面情緒;焦躁、憤怒(和人爭吵)其他(憂慮、恐懼);b.群體壓力,包括直接與間接兩種方式,所謂直接就是受他人強迫而吸。間接影響的因素則體現(xiàn)在看見他人吸毒;c.強化自己和一群吸毒者在一起時的快樂。⑦
由此可見,輔導者如何幫助控制心癮是預防復吸的中心,在高度危險的處境中,需要輔導者采取有效的對策(efficientcopingskills),如對吸毒者生活模式的改變,幫助吸毒者重塑健康身體,建立良好的社交網(wǎng)絡,樹立信仰,認識人生的意義,從而增加吸毒者對于戒毒的自信,減低重吸危機。如若不然,在高危處境下,若不能采取有效對策,吸毒者自信減低,出現(xiàn)吸一口(lapse)的情況,則會加劇重吸的可能性。
幫助吸毒者認識并強化自我效能感和結(jié)果預期信念,令他有信心可以控制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毒品控制,從而提升戒毒動機,建立應付困難及辨認高危情況的能力。幫助吸毒者找尋訂立人生的目標,使他們的人生除除了毒品外,還有更多值得努力、學習的地方。毒品是一個嚴重的國際性問題,單一方法不能解決戒毒問題。有效的運用社會工作方法,是戒毒工作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我們要科學的、理性的認識戒毒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降低復吸率,延長操守時間,徹底擺脫毒品是我們的目的。
附表一
附表二(毒品使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