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矯健在八十年代曾經在中國文壇掀起一股不小的影響。這種影響一方面得益于其作品中獨特的的現(xiàn)實主義的敘述和架構,另一方面離不開其作品中所表達的獨居時代特色的“個人“與”自我“的精神和立場。試著重新發(fā)掘矯健創(chuàng)作和作品中的這些元素對重新認識矯健乃至那個時代的創(chuàng)作都不無好處和必要。
【關鍵詞】矯健;現(xiàn)實主義;自我
一、現(xiàn)實主義與作者筆下的農民世界
現(xiàn)實主義,對于作家來說,它并不僅僅意味著一種手段,一種創(chuàng)作方法的取向,它更多得代表著的,往往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為文,為人的態(tài)度。一位從現(xiàn)實主義的姿態(tài)去看待這個世界,并以現(xiàn)實主義的精神去描摩,去刻畫,去剖析這個世界的作家,一定是一位實實在在充滿了現(xiàn)實感和樸實感的作家。或許,他本身就是一部優(yōu)秀的現(xiàn)實主義作品。
矯健在已走過的五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中,更是充分地實踐這個命題。在《第三代山東作家綜論》里,評論家王爾綱這樣寫到,他們“基本上繼承了山東文學一貫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表現(xiàn)出以寫實手法為主調的藝術特點”[1]。
他是不乏理想和追求的。在《到巴金花園去》一文中,曾有這樣一段記載:“朱峰說話了,聲音平靜而堅定:將來,我要當一個作家。”[2]我接著宣布:我也要當一個作家。馬濟著急地攤開雙手,道:還有我呢!我一定要當一個作家!朱峰說“巴金在看著我們。我們說話要算數(shù)?!盵2]
多年以后,年輕的矯健終于長大,并真正地成為了一名作家。步入中年,為了遠離文壇上的“不正之風”[3]和一些“是非”[3]同時,也為了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塑造自己”改變世人對文人的偏見,他毅然決然地投身到改革矯開放的經濟大潮中去了,換句話說,他下海了!商海十年弄潮,文壇上少了一位“矯健”的身影,商海里卻多了一位奮勇搏擊的英雄。1998年,十年磨洗后,矯健在眾人的期盼下終于重新上岸,正所謂“王者歸來”!
他用自己的方式回答了這個世界的提問,同時,他現(xiàn)實主義的文風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八⒉皇挚粗厮囆g手法的借鑒,在寫實為主的基礎上偶爾引用象征,魔幻等西方現(xiàn)代藝術手法。以展現(xiàn)現(xiàn)實的生活和個性生動鮮活的藝術形象,展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本身的經歷和哲學內涵?!盵4]在《老人倉》《奮斗記》〈〈老霜的苦難〉〉等作品中,他的這種追求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他的人生充滿理想,然而,他又極少幻想在他的作品中,你很難找見少年心懷浪漫渺遠的云游,你也幾乎找不到他對世界烏托邦式的描摹和憧憬。充斥他的心靈世界,溢滿他的精彩篇章的,是一種樸質務實的態(tài)度,是一種憫人但不悲天的情懷,是一顆實實在在不事渲肆的赤子之心!他寫膠東的土地,人民——《快馬》《獨臂村長》《奮斗記》《農民老子》《老霜的苦悶》《老人倉》;他寫自己的年少時代——《弄堂口》《到巴金花園去》;他寫自己的大學時代——《怪哉“魚干”》他寫自己下海的經歷——《迷亂之夜》《紅印花》《金融街》!這一切,無不有著鮮活的時代和現(xiàn)實背景,透過班駁的歲月,我仿佛跟著矯健的腳步回到了他成長的弄堂,他插隊時的膠東大地,他讀書時的煙臺師專,他經商時的金融大市場!可以說,矯健的創(chuàng)作,就是對現(xiàn)實的一種杰出的加工和轉述,盡管這不僅僅是加工和轉述!
膠東人民自古稟承重實際,輕虛妄;重勤懇,少花哨;重一步一個腳印,少一飛沖天的癡妄和“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正是沐了這樣的民風,矯健才有可能寫出那么多以現(xiàn)實生活為題材的優(yōu)秀小說。
在小說《農民老子》中,主人翁葛老根就給人一種務實,樸質的印象。用老百姓的話說,那就是:“這個人,實在!”在第一節(jié)《老牛筋其人》里,‘人們都說:葛家莊有一根牛筋,其實‘牛筋在農村除了實在之外還有“頑固”“死心眼”等層面的涵義。當然,這個葛老根真也夠‘牛筋的,連他的兒子都說他“保守,骨子里的保守”[5]這是因為,他“不肯穿新衣服,….不肯喝開水。不肯吃機磨面……總之,一切生活習慣都是那個時代的……”[5]他一生幾乎未曾信過誰,然而,一旦信上了,便又死心塌地地跟上去。四十年前,他聽了共產黨的演說,回來就對老伴說:“我信共產黨了。”可他的老伴撇撇嘴說:“你就信你自己。”他卻認真地說:“不,我真的信共產黨!”“你猜他們來這里干什么?他們打鬼子,他們減租減息,將來還要分土地給咱們窮人!嗨,你沒去聽聽,人家講的話,句句都是理,都是咱莊稼人的理!我就信莊稼人的理,我就信共產黨!”因此第二天,當他的連襟來請他假如紅槍會一起對付共產黨的時候,他卻以一個“滾”字將連襟打發(fā)并連夜報告共產黨區(qū)委會!可是,當區(qū)長要求他留下名字的時候 ,他卻說:“你們講理,講莊稼人的理….莊稼人盼過好日子!說完,轉身就走了!….
.是的。這就是‘老牛筋千千萬萬膠東農民中的一員。他對人生沒有太多的奢望,對黨沒有任何的要求,只是簡單樸實的“講理,講莊稼人的理”以及最實在的“盼過上好日子”就心滿意足了!在這里,葛老根代表幾百萬膠東人民喊出了自己的心聲,也喊出了作者的心聲。
在這里,矯健就像一位攝影師,扛著攝象機,四處捕捉他生活過的地方,這些地方,就像一幅幅圖畫,顯現(xiàn)于讀者面前。而在圖畫的上面,卻分明地晃動著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那就是——農民!
在矯健現(xiàn)實主義的筆觸里,他不僅鮮活地詮釋了矯健現(xiàn)實主義的真諦——人物及其內在精神,外在行為方式的真實。而且也借助這些作品中的一系列主人公形象,如《快馬》中的“快馬”《奮斗記》中的‘大哥《農民老子》中的葛老根,《老霜的苦悶》中的“老霜”等,一起構建了矯健小說的農民世界。
正如丁爾綱所說,“早期的矯健的小說對農民的心態(tài)表現(xiàn)了濃厚的興趣,《老霜的苦悶》相當誠實地反映了部分農村干部和積極分子對黨的一系列政策那種困惑不解,難以接受的心情。因而,有評論說,緊緊地追蹤著時代,密切關注著社會歷史大變動時期的農村生活和農村命運,大膽地揭露農村改革現(xiàn)實中各種矛盾沖突,是矯健小說突出的特點?!盵6]
同時,他又說:“農村現(xiàn)實題材是矯健創(chuàng)作中最豐厚的部分?!盵6]這實際上更是直接地表明了矯健創(chuàng)造中的現(xiàn)實主義與農村,農民的關系。他是借現(xiàn)實主義的筆法來展現(xiàn)他所關心著的幾百萬農民父老的生活,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同時,也力圖通過此來挖掘他們靈魂深處的東西。
二、“自我”及自我意識的全新書寫
透過這一系列作品透過這系列作品,讀(下轉第259頁)(上接第258頁)者不難發(fā)現(xiàn),矯健并不太注重對重大事件、重大場合、重大人物、重大社會風潮及重大社會理想的表達,他將自己的筆觸更多地伸向了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們,比如說農民、比如說漁民、比如說農村基層干部、小商人乃至城市一隅的乞丐、手工業(yè)者等。他就是通過對這些小人物、這些底層人民群眾的描寫,為“自我”答建了一個跳臺,從而使那個萬能的“自我”輕松的一躍而出了!這,也許就是矯健表達自我的獨特方式。
在《老霜的苦悶》中,矯健借老霜的冥頑不化、善良的品性和悲苦的命運表達了自己的憂思:“我重又比上眼睛,這回我看見了老霜!他站在梯子上,披著一件夾襖,正監(jiān)視著他的老哥。那張臉,也清晰得現(xiàn)在我的眼前:細密的皺紋布滿臉龐,好像無數(shù)根麻絲勒著,勒得那么深,一直勒進肉里,勒進靈魂里……”[7]作者為老霜最大的擔心,不是其日益衰老的容顏,而是那侵入靈魂深入的頑固、落后、愚昧的思想。在文章的前半部分,這種“自我”的參與意識則更加明朗化:
“我望著他,不由得暗自感嘆:多么美好的愿望,多么正直的心情啊 !然而,一個人,在歷史的迷霧中走錯了方向,這種愿望還有多少價值呢?”[7]
在其它的作品,如《怪哉“魚干”》、《圓環(huán)》、《老人倉》、《好人難當》中,它的這種自我意識也得到較鮮明的凸現(xiàn)。
的確,矯健通過底層人物的辛酸表達了他所渴望的“自我”,而這種對“自我”的表達過程卻實實在在地折射了人類的人性。
時代的風帆,歷史的大潮,一切在一夜之間都掉轉了方向,老霜似乎平生第一次開始懷疑這社會、這世道了!老霜這個“文革”的犧牲品禁不住勾起了我深切的同情。然而,同情之余,卻是深切的思索和拷問。個人與歷史在這里展開了激烈的交鋒,他痛苦萬分,疑惑萬分!”一個人,在歷史的迷霧中走失了方向,這種愿望還有多少價值呢?帶著這樣的深思,人性的坐標再一次等待著我們去確定!人性、歷史、自我,三位一體,相輔相成的圓環(huán)使矯健對人性的表達達到了應有的高度!
【參考文獻】
[1]丁爾剛《山東作家論》,山東文藝出版社
[2]《到巴金花緣去》矯健,節(jié)選自《矯健中短篇小說選》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3]《迷亂之美與懲罰之善》李貫通,《矯健中短篇小說選》代序部分,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4]丁爾剛《山東作家論》,山東文藝出版社,第689頁
[5]《農民老子》矯健,節(jié)選自《矯健中短篇小說選》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6]丁爾剛《山東作家論》,山東文藝出版社,第237頁
[7]《老霜的苦悶》矯健,節(jié)選自《矯健中短篇小說選》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42,249、250頁
作者簡介:
黃丹丹,女,山東人,現(xiàn)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09級碩士研究生,專業(yè)為現(xiàn)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