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股市和樓市里載沉載浮的投資客們都知道,要發(fā)財必須“順勢而為”,而所謂“順勢”,也就是要堅決“聽話”——“政策”這根魔杖既能點石成金,讓貧賤者成為先富者,也能平地風雷,“糞土當年萬戶侯”。
但是,解讀政策是一門微妙學問,要從似乎左右逢源的“官樣文章”中辨出言外之意,看清政策制定者在哪里留下了余地,用什么表達了苦衷,又埋伏下怎樣的“后著”……非高人難有勝算。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發(fā)財的總是少數。
如今,樓市一片驚慌,一路向上的趨勢線開始猶疑,又到了“提問——回答”的時間。這是自問自答的游戲:這次政府是動真格了嗎?房價下跌30%到60%的預言會實現嗎?是時候“套現”和“抄底”了嗎?……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答錯了,問題會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