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俊,馬寶玉,潘潔,孟麗麗,金小平#
(1.湖北襄樊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藥學部,襄樊市 441000;2.武漢漢口鐵路醫(yī)院藥劑科,武漢市 443001)
高血壓是世界各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中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其患病率高達10%~20%,在其持續(xù)進展過程中可致心、腦血管以及腎臟病變,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近年來,我國高血壓患者的發(fā)生率日趨上升,現(xiàn)有1.6億以上的患者。高血壓的有效治療仍是長期使用降壓藥,目前一線降壓藥主要包括利尿藥、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藥、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藥、鈣通道阻滯藥等[2,3]。苯磺酸氨氯地平是第2代長效雙氫吡啶類鈣拮抗藥,通過舒張冠狀血管和外周小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高血壓和心絞痛[4~6]。鹽酸貝那普利是第一個能適用于肝、腎功能不全高血壓患者的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口服吸收后水解為活性代謝產(chǎn)物苯那普利拉,使血管阻力降低,醛固酮分泌減少,血漿腎素活性增高,還通過抑制緩激肽的降解使血管阻力降低,產(chǎn)生降壓作用[7]。
單一用藥治療高血壓不理想的情況下,雖然增加給藥劑量可提高療效,但同時也提高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了提高療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減少靶器官損傷,通常將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與鈣拮抗藥聯(lián)合治療高血壓,具有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的優(yōu)點。由于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層出不窮,在考慮其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還要考慮其經(jīng)濟性[8,9]。本文采用藥物經(jīng)濟學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對720例門診輕、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6種用藥方案進行藥物經(jīng)濟學分析,以期為臨床安全、有效、經(jīng)濟用藥提供參考。
2008年在湖北襄樊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門診患者中選擇輕、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720例,坐位收縮壓(SBP)140~180 mmHg(1 mmHg=0.133 kPa),且坐位舒張壓(DBP)95~110 mmHg。將上述病例隨機分為6組,各組120例。6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分期、血壓一般資料經(jīng)t檢驗和χ2檢驗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所有患者試驗前均進行全面體檢,測量身高、體質(zhì)量、血壓、心電圖和心臟彩超、查血尿常規(guī)、抽空腹血查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和血鉀。排除標準:6個月內(nèi)新發(fā)生過心肌梗死或腦卒中、心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嚴重心律失常、嚴重高血壓、繼發(fā)性高血壓、肝腎功能損害高血壓患者。
表1 6組病例資料比較(±s)Tab 1 General clinical data of 6 groups(±s )
表1 6組病例資料比較(±s)Tab 1 General clinical data of 6 groups(±s )
組別A組B組C組D組E組F組DBP/mmHg 103.1±8.0102.5±7.6102.9±7.4101.7±7.9103.0±8.1102.4±7.7性別男898885888686女 年齡/歲55.4±8.457.3±7.356.2±8.256.8±7.655.7±7.754.9±8.0病程/年8.8±3.99.1±4.28.7±4.08.8±3.99.0±3.78.9±4.1313235323434 WHO分期Ⅰ687169707269Ⅱ524951504851 SBP/mmHg 160.4±9.9161.0±10.4161.9±10.1161.2±9.8160.2±9.5161.3±9.7
按照文獻[10]中的試驗設計,抗高血壓藥的清洗期一般為2周,考慮到臨床患者不能停用抗高血壓藥的原則,確定輕、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在實施治療方案前1周內(nèi)停用所有抗高血壓藥作為清洗期,第2周按方案服用藥物。A組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5 mg,qd,晨起口服;B組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5 mg,qd,晨起口服;C組給予鹽酸貝那普利(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0 mg,qd,晨起口服;D組給予鹽酸貝那普利(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10 mg,qd,晨起口服;E組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5 mg,聯(lián)用鹽酸貝那普利(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0 mg,qd,2藥晨起同時頓服;F組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輝瑞制藥有限公司)5 mg,聯(lián)用鹽酸貝那普利(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10 mg,qd,2藥晨起同時頓服。6組療程均為12周。
12周后患者保持坐位,休息5 min后測量右上肢血壓,至少3次,取平均值。記錄用藥期間發(fā)生的藥品不良反應。
顯效:DBP下降≥10 mmHg并降到正常范圍,或DBP雖未降至正常,但降低≥20 mmHg;有效:DBP下降≤10 mmHg,但已降到正常范圍,或DBP下降10~19 mmHg,或SBP下降≥30 mmHg;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傆行剩剑@效+有效)/(顯效+有效+無效)×100%。
A、B、C、D組間總有效率經(jīng)χ2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F組與A、B、C、D組分別比較,總有效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F組間總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組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6組療效比較(n)Tab 2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s among 6 schemes(n)
成本是指人們所關注的某一方法或者藥物治療所消耗資源的價值,用貨幣單位(元)表示。藥物經(jīng)濟學的成本分為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隱性成本。6組均為門診患者,均為口服給藥,除去各種不確定因素,患者的其它費用基本一致,故本文只計算藥品費用。為使分析結果有一定參考意義,按2008年1月藥品價格計算成本,其中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0.99元;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5.11元;深圳信立泰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鹽酸貝那普利5 mg,1.22元;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鹽酸貝那普利5 mg,1.98元。各組成本分別為:A組=0.99×84=83.16元;B組=5.11×84=429.24元;C組=1.22×2×84=204.96元;D組=1.98×2×84=332.64元;E組=0.99×84+1.22×2×84=288.12元;F組=5.11×84+1.98×2×84=761.88元。
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是為尋求達到某一治療效果時費用相對較低的治療方案,即尋找成本與效果的最佳結合點。成本-效果比(C/E)將兩者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它表示單位效果所花費的成本。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是對一系列成本增加與一系列效果增加的比值進行比較,以便篩選出最佳治療方案。本文以最低成本A組為參照,其他各組與之比較計算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6組成本-效果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6組成本-效果分析Tab 3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6 schemes
藥物經(jīng)濟學研究中所用數(shù)據(jù)具有不確定性,在不同人群、不同單位及政策變化導致成本-效果可能不同,這會對分析結果產(chǎn)生一定影響。敏感度分析是為了驗證不同假設或估算對分析結果的影響,如藥品價格隨時波動,就是一個難以控制的因素。假設藥品費用分別下降15%,進行敏感度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敏感度分析Tab 4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6 schemes
A組應用國產(chǎn)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療后,輕微頭痛、眩暈4例,心率加快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B組應用進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后,輕微頭痛、眩暈5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2%;C組應用國產(chǎn)鹽酸貝那普利片后,輕微頭痛、眩暈、疲乏3例,干咳4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8%;D組應用進口鹽酸貝那普利片后,輕微頭痛、眩暈4例,惡心、干咳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E組應用國產(chǎn)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與國產(chǎn)鹽酸貝那普利片后,輕微頭痛、眩暈3例,心率加快1例,惡心、干咳3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8%;F組應用進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與進口鹽酸貝那普利片后,輕微頭痛、眩暈、乏力4例,干咳2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0%。上述不良反應均較輕微,可耐受,均未經(jīng)特殊處理,無一例終止用藥。
由表2可知,單獨給藥4組間總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單獨給藥組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相近。聯(lián)合給藥組總有效率高于單獨給藥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聯(lián)合給藥組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單獨給藥組,但聯(lián)合給藥組間總有效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6組治療期間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試驗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表3可知,經(jīng)過12周治療后,進口制劑B、D、F組每例患者的藥費比國產(chǎn)制劑A、C、E組每例患者的藥費高346.08、127.68、473.76元;從ΔC/ΔE參數(shù)分析,以費用最低的A組為對照,每增加1個效果單位,B組比A組多20357.65元,E組比A組多875.90元,F(xiàn)組比A組多2804.63元,C、D組費用較A組高,但療效與A組相當。此外,敏感度分析結果表明,藥品浮動的價格不會影響分析結果。當患者血壓超過目標血壓20/10 mmHg以上或者單獨使用1種降壓藥無效時,應考慮選用2種降壓藥。因此,根據(jù)經(jīng)濟性與有效性,國產(chǎn)苯磺酸氨氯地平與鹽酸貝那普利可作為輕、中度原發(fā)性高血壓的一線治療藥,較進口苯磺酸氨氯地平與鹽酸貝那普利更具價格優(yōu)勢。
[1]劉忠仁.近十年我國高血壓患病率概況[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3,3(3):52.
[2]張生皆.3種用藥方案治療原發(fā)性高血壓的最小成本分析[J].中國藥房,2008,19(14):1049.
[3]楊寶峰.藥理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42~255.
[4]Sarkar AK,Ghosh D,Das A,et al.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metoprolol succinate and amlodipine besylate in human plasma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ioequivalence stud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2008,873(1):77.
[5]杜 光,劉 東,劉 宇,等.國產(chǎn)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生物等效性[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07,27(2):185.
[6]張 琰,楊 蕾,劉 梅,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健康人體的藥動學及生物等效性評價[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27(2):172.
[7]黃一玲,田 蕾,蔣娟娟,等.氨氯地平對貝那普利及其代謝物藥動學的影響[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7,16(20):1705.
[8]邱志斌,鄧志堅.藥物經(jīng)濟學在藥品費用控制及醫(yī)院藥事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06,8(10):149.
[9]徐端正.藥物經(jīng)濟學及其分析[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0,19(2):139.
[10]劉國仗,胡大一,陶 萍,等.心血管藥物臨床試驗評價方法的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