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中職生的現狀和傳統(tǒng)德育教學模式的弊端,提出新的德育教學觀,并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及教學評價機制三方面介紹教學改革策略。
[關鍵詞]中等職業(yè)教育;德育課;教學改革
在當今不斷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下,我們看到青少年成長的外部環(huán)境和他們身心發(fā)展特點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那些在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中處于弱勢群體的中職生,他們是帶著各種問題走進中職校園的。這些學生普遍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文化基礎薄弱。第二、厭惡學習或不知該如何學習。第三、心理脆弱、缺乏自信。第四、理想缺失,思想道德混亂。面對這些問題中職學校的德育教學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在新形勢下,傳統(tǒng)的中職學校的德育教學工作明顯跟不上時代發(fā)展變化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德育課的內容陳舊、簡單,并且過于理論化、缺乏應用性、形式上只是教師簡單重復知識點、學生死記硬背概念等。這些不但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的缺乏,也增加了教師“教”的畏難情緒,嚴重影響了德育課的教學效果。因此,樹立新的德育教學觀,改革德育課教學,使其適應形勢發(fā)展的要求和學生實際需要,并突出職業(yè)教育的特點,已成為一項迫切任務。
一、教學內容多元化,具體化
我們首先要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在緊貼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前提下,我們還要跳出教材,結合國內外的時事,以及校園內學生身邊發(fā)生的的事例,不斷充實更新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緊貼學生,緊貼職業(yè),緊貼生活,緊貼社會。只有實現教學內容多元化、具體化,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才能和學生形成共鳴,從而為教學的進一步開展奠定基礎。例如在講內外因辯證關系時引入劉翔的事例,通過事例引導學生自己找出劉翔成功的原因,從而明確內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必要條件。在講職業(yè)道德時引入感動中國人物——華益慰,通過華益慰的事例引導學生明確作為醫(yī)生的基本職業(yè)道德是什么。
二、大力推行6.1.1教學模式
長期以來中等職教的德育課教學往往側重教師的“教”,忽略了學生的 “學”,而實際上教學中學生才是主體,只有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發(fā)揮出來,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職業(yè)學校必須摒棄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教學模式,創(chuàng)建新型的6.1.1教學模式。
所謂“6”即課堂教學模式的六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二是出示目標,明確任務;三是學案導學,自主學習;四是明確分工,交流討論;五是成果展示,教師點撥;六是反饋檢測,總結拓展。所謂“1.1”即一份學案,一份教案。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要構建自主、協(xié)作、探究、展示、開放、和諧型課堂空間。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而是引導者,引導學生探尋知識的奧秘。在教學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允許學生質疑,鼓勵爭論,努力營造一個暢所欲言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相互交流、探討中逐步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并從中體驗到探索與發(fā)現的樂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也帶來教師教學熱情的高漲,從而提高德育教學效果。
除了要改進教學方法外,我們德育課也不能局限于“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課本”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用幻燈片、音頻、視頻等輔助德育課教學。把枯燥的德育內容形象化,使德育課活起來;通過直觀、形象的畫面對學生感官加以刺激,加深學生對抽象理論的理解和記憶,易于學生接受并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避免簡單地概念灌輸,從而增強德育教學效果,
三、教學評價機制多樣化
長期以來,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存在著一個弊端,教師上課講知識點,學生劃知識點,記知識點,考試考知識點。這是一種片面的考試方法,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運用。我們在教學中應把單一的通過考試評定學生成績變?yōu)殚_卷與閉卷相結合,卷面成績與平時表現相結合,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的三位一體的成績評定模式。通過德育課的教學讓學生在知識、能力、覺悟三方面共同提高,達到德育課教學的真正目的。
當然,我們還只是在摸索,遠沒有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但我們相信一份耕耘,一分收獲,我們還將繼續(xù)努力。
參考文獻:
[1]顏新躍:德育課教學改革淺探.職教論壇,2003(6).
[2]邢輝.中等職業(yè)教育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探索[J].職教論壇,2001(9).
[3]呂永貴.職業(yè)教育現代教學方法體系的構建[J].職業(yè)技術教育,2000(22).
[4]余文森.試析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特征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5)
作者簡介:郭永梅(1978—),女,籍貫:河南省焦作市溫縣 ,學歷:大學本科畢業(yè)院校: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