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遠,徐忠煌,劉漢興
(1.湖北省大冶市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湖北大冶,435100;2.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神經內科,湖北武漢,430070)
急性腦梗死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死亡率和致殘率高。在腦梗死急性期,由于血管閉塞引起其供血區(qū)血流減少、中斷,組織進入缺血缺氧狀態(tài),自由基過度形成進一步加重腦組織損傷。自由基清除劑是治療早期腦梗死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延長缺血的神經細胞的生存能力,為綜合治療爭取時間。本院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期間使用依達拉奉對發(fā)病48 h以內的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了治療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60例發(fā)病48 h內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并經頭顱CT排除腦出血,不合并嚴重腎功能不全,隨機分為2組,每組30例。治療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 42~80歲,平均(64.10±11.80)歲;對照組 :男 16 例 ,女14 例 ;年齡47~ 76歲 ,平均(62.90±13.02)歲。各組之間年齡、性別、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伴發(fā)病比較無顯著性差異。
對照組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脫水防治腦水腫,有房顫者低分子肝素抗凝,控制血壓、血糖,支持治療,應用阿斯匹林100~200 mg/d,0.9%生理鹽水250 mL+川芎嗪100 mg靜脈滴注,1次/d,治療感染、心率失常等并發(fā)癥;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江蘇先聲藥業(yè))+0.9%生理鹽水100mL,靜脈滴注,0.5 h內滴完,2次/d。
療效評定:治療前、治療后第15天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療效評價。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治療組治療前(24.93±6.37)、治療后(11.93±3.63);對照組治療前(24.47±6.34)、治療后(14.07±4.64)。治療后2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治療組治療后基本痊愈3例、顯著進步11例、進步14例、無效5例;對照組基本痊愈2例、顯著進步9例、進步 11例、無效 8例。2組療效比較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不良反應:2組在治療前及治療后第7、15天各檢測1次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凝血4項。治療組有3例,對照組有2例谷丙轉氨酶升高;治療組有 2例肌肝增高,有1例出現(xiàn)瘙癢,治療結束后均自行消失。
研究表明,腦缺血及腦缺血后再灌注所致水腫及組織損傷的機制與氧自由基的大量產生有密切關系[1],腦組織內氧自由基的迅速增加,作用于多價不飽和脂肪酸,膜磷脂過氧化破壞了膜結構的完整性,細胞結構破壞,膜通透性的增加和功能喪失而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依拉達奉化學名稱3-甲基-1-苯-2-苯唑啉-5-酮,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相對分子量較小,并具有親脂基團,故血-腦屏障通透性高達60%[2]。許多對腦缺血動物模型的研究表明,該藥物可減輕腦缺血引起的腦水腫及組織損傷,通過抑制黃嘌呤氧化酶和次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刺激前列環(huán)素的生成,減少炎性介質白三烯的產生,抑制脂質過氧化、降低自由基的濃度,從而起到抑制運動神經元和膠質細胞死亡的作用[3]。依拉達奉通過提供電子直接清除羥自由基,作用機制不是通過纖溶作用,故可用于治療有出血傾向的腦栓塞。
本研究對發(fā)病48 h以內急性腦梗死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使用依達拉奉,獲得了良好的效果,總有效率83.33%,顯效率46.67%,而對照組分別為73.33%和36.67%,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2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說明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具有療效好,不良反應方面,治療組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治療腦梗死安全性較高。但有研究表明依拉達奉在老年人易產生急性腎功能損害及黃疸[4]。
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方便實用,安全性高,療效好,其強大的自由基清除功能起到的神經保護作用。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非常有益,如該藥價格便宜,在臨床基層醫(yī)院易廣泛使用。
[1]李 競,馮宏業(yè).新型自由基清除劑依達拉奉對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作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27(7):664.
[2]毛向瑩.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8,25(1):45.
[3]高日揚,李 明,張 靜.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15(6):595.
[4]彭 濤,王 林.日本厚生省對依達拉奉發(fā)出警報[J].Foreign MedicaL Sciences Sectionon Pharmacy,2003,3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