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探究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的有效性為目標,嘗試讓英語教師轉變觀念,如何有效的實施學生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并以實例結合,由此總結和提煉出了有關課堂教學“學生參與的有效性”的結論和觀點。
【關鍵詞】有效性 參與 課堂話語權
一、引言
有效的教學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手段和方法,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特定的教學目標。在英語課堂中,學生學習狀態(tài)是否輕松愉快?是否處于積極的思考狀態(tài)?知識是否被有效消化,內化為學生的語言能力?這些都是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的有效性”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教師課前慎思及準備
為了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提高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確保學生的有效參與,授課教師在課前可以反復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教學設計是否可以聽取學生的意見
“學生的參與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具有與教師進行積極主動對話的權利,對各種形式過程的理解、質疑的權利,以及對教師權威的挑戰(zhàn)權利”(趙虹元,2004)。而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場所,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中的重要元素。讓學生充分參與和充分享有課堂話語權是指在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也包括學生能在教師準備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以及教師實施教學后表述自己對教與學的思考、情感和欲望。
2.如何使全班學生都有喜歡并可做的事?
要讓全班學生人人參與學習活動,必須對各項活動的性質、分組和成果展示形式以及評價標準進行全面的思考。如果教師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模式機械模仿,那一定會抑制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堵塞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的空間,阻礙學生學習潛能的充分發(fā)揮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原有的根據(jù)座位固定分組的方式節(jié)省時間而且可隨時進行,但混合編組能保證小組成員在性別、能力、學習風格和成就上各具特點,體現(xiàn)異質互補,更有利于每個組員的全面發(fā)展”(鄭金洲,2006)。在成果展示和評價時,若要求小組中每位學生必須有參與的行為表現(xiàn),每位學生能夠評價自己的工作和對小組的貢獻,則更有利于學生間形成緊密的互助關系,這樣課堂中學生參與的有效性能明顯的體現(xiàn)出來。
三、課中“學生參與的有效性”嘗試與途徑
語言學習不是單純的模仿和機械重復,而是一種“技能”學習,它需要學習者有高度的學習興趣。初中學生好玩、好奇、好勝,因此課堂上教師開展的活動,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景都應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與,達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在本人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本人也嘗試了以下幾種方法,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1.巧設游戲,開展競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
課堂上安排新穎、有趣的小游戲,并把教學內容與游戲結合起來,可使語言情景得到生動呈現(xiàn),實現(xiàn)“玩中學”、“樂中學”。
任何一種游戲的設計都是直接為一定的教學內容服務,寓知識于游戲中,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在游戲中,學生會被這種氛圍所感染而逐漸參與進來。
而游戲競爭??恳粋€人的努力是不行的。它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成小組之間的競爭,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局面,增強了集體榮譽感,激發(fā)了學生參與學習、樂于學習的興趣和動機,為學習主體性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動力。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互相啟發(fā),互相促進,深化了對知識的認識,增強了主動探索的能力;大膽用英語交流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逐漸使語言成為一種技能,而非純粹學科性的學習。
2.利用學生的生活信息資源,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營造學生參與的機會。
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與英語有關的學習資源,如學生熟悉的廣告、場所標識語、喜愛的流行歌曲、流行詞語、經歷的有趣事件等,只要善于捕捉,挖掘這些學生所熟悉的資源,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讓學生有“話”可說,讓學生參與,就能讓學生真正擁有課堂話語權。
3.教師的有效反饋與評價促進學生參與的有效性。
課堂中教師的有效反饋與評價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習者參與任務的興趣與熱情,同時也為學生是否敢于參與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教師的反饋不僅應包括感嘆、稱贊或評比等終止性話語的反饋,還應有激發(fā)另一個交際開始的反饋,即反饋應同時與下一個交際密切相關。這樣,就能使教師和學生有更多的相互交流,學生也有機會用較多的語言靈活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如對思維卡殼,表達不順利的學生,我總是微笑著給予鼓勵、幫助和盡可能的表揚。對說得好的學生,我會由衷地贊美、表揚,給予掌聲,甚至發(fā)給小獎品。當然對于學生的參與,教師應最大限度地給學生安全感,讓他們敢說、敢問,大膽參與課堂活動。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表現(xiàn)感興趣時(Oh,did you ?),這時要采用追問的形式,使交流得以延續(xù)。課堂中的有效追問能夠把學生的思維調動到最佳狀態(tài)。談話中,教師不要吝嗇任何一句鼓勵的言語和任何一個欣賞的眼神,讓學生在受“關注”的環(huán)境中進行良好的交談。只有當師生在愉悅的互動中有更多真實的投入時,我們才能找準學生的興趣和知識的增長點。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生語言中隱藏的信息,通過追問的形式促成更多的課堂生成,并加以激活和利用,讓英語課堂教學更加真實,更加有效。
四、結語
有人說:“在過分指導和嚴格監(jiān)管的課堂,別指望有奇跡發(fā)生?!苯逃也剪斈愤€說:“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圍,如果所有成果都能預料,教學也就不能成為一門藝術?!币虼耍處熞e極創(chuàng)造條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節(jié)課堂氣氛,讓學生全員參與,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質疑能力,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讓學生真正擁有課堂話語權所帶來的情感體驗;學生在充滿活力的教學情景中學得意猶未盡,教師在富有生氣的教學中獲得幸福和滿足,最終使課堂產生實實在在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虹元. 2004 .試論學生課堂話語權利[J ]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7).
[2]曹剛陽. 2007. 談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導入[J ]中小學外語教學.
[3]陳素萍. 2009. 讓學生真正擁有課堂話語權[J ] 中小學外語教學.
[4]尚曉蘭. 2009. 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策略[J ]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