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當前英語教學中學生缺乏積極性的現(xiàn)象,結合本人的教學實踐,探討了如何讓學生在學習中正確認識到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并通過一系列的語言活動,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師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教和學。
【關鍵詞】重要性 積極性 學習興趣 創(chuàng)新意識
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是學習積極性中最現(xiàn)實最積極的因素,一個學生一旦對學習英語產(chǎn)生了濃烈的興趣,把學習英語看成是他自己的愿望和需要,那么他學起來就會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學越愛學。相反,如果沒有興趣,學習就會感到是一種負擔,甚至產(chǎn)生厭煩情緒,因此作為中學英語教師,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下面我就想結合我們教學的實踐,談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做法與體會,以饗讀者。
一、正確認識學英語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必要性,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增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促使他們把學習英語看成是自己愿望的需要,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當我給學生上第一次課的時候??倳蛩麄兲嵋粋€問題:Why do we learn English?筆者并不要學生在課堂上立即做出回答,也不給他們講一大堆道理,而是要他們帶著這個問題,到生活中去尋找答案。第二次課上,我得到的答案可謂五花八門,但卻充分回答了我的問題:Why do we learn English?有的同學收集了家里的電冰箱、洗衣機、影碟機、錄音機等的說明書。向同學們顯示那滿是英文的instructions;有的同學說:他家的電腦出故障,顯示的全是英文;有的同學說:許多單位或廣告的標牌都有中英文。如:“China Mobile(中國移動通訊)”、“Chins Construction Bank(中國建設銀行)”、“Public Telephone(公用電話)”、“Yes to life,no to drug(珍惜生命,遠離毒品)”等;有的同學說:很多公共廁所都叫WC……當然,學生大多不會讀他們找出的這些英語單詞,于是我適時引導:“會讀這些英語嗎?”、“想知道為什么生活中我們要用這些英文嗎?”學生期盼的眼神和急不可待的請求聲告訴我,他們是多么想學好英語啊。
二、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可以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增強學生所學知識的印象,課堂教學的途徑就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為主線,使學生對教師所設計的活動感興趣。如,在講授有關各個民族都具有不同風俗習慣的語篇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以導出整節(jié)課的主題:Do you know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manners?學生會立即給予積極的響應:of course,然后,大家進行發(fā)散性思維,教師這時適時提出另一個問題:Is there anyone who know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ustom in China and some western countries and giVCS us some examples?這樣就可以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有這樣的常識。但是并非每位學生都能簡明扼要地用英語進行表達,教師可以先選擇基礎較弱的學生回答,鼓勵他們用英語給出一些眾所周知的風俗差異,如:Chinese like to greet their friends by asking some questions such as:Have you had your dinner?Where are you going?But westerners will think you want to ask them to dinner or you are asking something about their private affairs,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獲取知識的渠道是多元的,他們可能會提供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再組織學生利用小組活動的形式,把他們所知道的不同風俗習慣表演出來。除了利用英語之外,學生還可以利用適當?shù)男误w語言??梢?,教師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豐富教學內(nèi)容,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三、在真實的情景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教材內(nèi)容最容易貼近學生,貼近學生學習,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工作,這就可以利用教材設置情景配合教學,而教學是師生之間的交際,是彼此之間進行思想感情信息交流的過程,因此,教學即交際,教學即活動。例如第一冊第10課“What do you like”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實物情景,通過學生喜愛的水果、顏色和服裝等進行“ask and answer,pair work”等活動,使學生在選擇所喜歡的或不喜歡的實物中愉快地掌握了大量的詞匯,因此,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chuàng)設和提供情景操作的機會,想方設法把真實的生活帶進課堂。
具體、生動、形象的情景能促進師生雙方相互理解,激發(fā)交流信息的愿望和興趣,加快信息的傳遞。交流的過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猶如導演,千方百計利用實物、圖片、電教設備、手勢和體態(tài)語言以及學生真實的心理活動等設置情景,把盡可能多的時間和舞臺讓給學生,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激發(fā)學生在“pair work”和“group work”及“team work”中得以充分訓練,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四、在語言實踐中,以興趣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語言實踐是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實踐也是產(chǎn)生興趣的一個重要條件,適當?shù)膶嵺`活動能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獲。中學生好說好動,爭強好勝,喜歡在一定場合中表現(xiàn)自己,喜歡自己能獲得成功。英語教師就要充分利用這個優(yōu)勢,大膽讓學生實踐,每節(jié)課抽出幾分鐘讓學生做“free talk”(如My family,My classmates,My friend,My bedroom,Our teacher,Our classroom,Our school)等,或者值日生匯報天氣、新聞及班級個人情況,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
再如,叫學生用英文寫出自己的簡歷;分組學唱英文歌曲,舉行班級英文歌曲競賽;創(chuàng)辦英語手抄報(半月一期,內(nèi)容為這半月來所學知識的延伸,學生可上網(wǎng)查閱或到圖書室尋找資料,亦可自創(chuàng)),并進行匯展;建立同學錄和電子信箱,要求學生之間或?qū)W生和老師之間平時聯(lián)系用英語寫信、用英語進行電話交流等。這些做法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又鍛煉了口頭與書面的表達能力,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不斷增強。
五、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設計課程中,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興趣為出發(fā)點,盡量采用真實的內(nèi)容和方式,采用多變的教學活動形式和不同的教學方法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我們在教學初一英語第45課時,教學內(nèi)容是一張李雷臥室的照片,提問的問題是:“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I call see…”你能在圖片里看見什么?我看見……,通過操練在圖片上能見什么,學生就會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眼前看到什么,然后又把學生引到老師的講臺上,在書包里、鉛筆盒里看到什么,教室里能看到什么,把學生引到宿舍里看到什么,實驗室里看到什么,閱覽室里能看到什么,操場上能看到什么,商場里能看到什么,學生總會爭先恐后地把答案說出來,老師在充分肯定、鼓勵的前提下,再把話題引到李雷的房間,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使老師在情景中教,學生在情景中學,在情景中練習和實踐。
誠然,在英語教學中還會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只要我們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走近學生,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尊重學生,和諧施教,我們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