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一塊黑板,一只粉筆,一臺錄音機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難以普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最終收獲不大。怎樣才能讓學生樂于接受呢?因此,游戲教學法引入課堂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游戲教學法就是所謂的課堂氣氛活躍嗎?在引入游戲輔助教學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關鍵詞】英語教學 游戲 應用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七年級的學生的年齡特點仍是活潑好動。因此游戲的引入在英語教學中是十分必要的。
新一輪課改實施以來,很多教師已經(jīng)注意到游戲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也都在努力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值得商榷。下面是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的一些感悟,供同仁們參考借鑒。
一、游戲教學要有實效性
英語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法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不能僅僅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只讓學生唱唱玩玩。因此,在游戲結束時必須體現(xiàn)“實效性”這一效果。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設計與之相關的游戲,使游戲教學法為知識的學習和運用提供更好的服務。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級英語第二冊第一單元“Where's your pen pal from?”第一課時時:首先,可利用圖片來分別介紹Canada, France.Japan,Australia,Singapore,the United States,the United Kingdom,China八個國家英文名稱。熟讀后自己制作卡片。最后,做“開火車”的游戲,利用學生自己制作的卡片,由組長組織本組成員,每人為自己選擇一個英文國家名稱。具體操作辦法如下,一同學說:“開,開,開火車,China的火車就要開”,其他學生問:“往哪里開”,回答:“往Singapore開”,這樣以此類推。既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能較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
二、合理分配,關注到每一名學生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要面向每一名學生,不能只針對那些成績突出的學生,要關注所有學生。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級英語第二冊第四單元“I want to be an actor.”的“Self Check”時,可把全班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只提供一張紙和一支筆,每個學生寫一個本單元學過的單詞和詞組,寫完了傳給下面一個接著寫,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傳下去,直到寫不出來為止。在這個游戲中,同學們都有為小組爭光的意識,又有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參與度,避免了在教學中出現(xiàn)學習的死角和空穴;同時還為復習課節(jié)省了時間。
三、做好游戲教學的組織工作
學生天性活潑,爭強好勝,有些學生玩起來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課堂上會情不自禁地高聲喊。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游戲開始之前講清規(guī)則、紀律要求、評分標準等,防患于未然。
四、教師要參與到其中去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是知識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在這種形勢下,教師的角色不再是布置任務給學生,然后就等著看學生的活動結果,而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其中去,及時給與學生幫助和指導,這樣才能達到游戲的真正目的,同時教師在參與的過程中也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開展接下來的教學工作。
總之,趣味教學法和愉快教學法是當今英語教學的主要流向,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設計各種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游戲。讓我們共同探索,積極創(chuàng)新,讓每個學生感到“English is easy,English is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