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三角形”是日本學者中川一郎最先提出來的。他把人的壽命比喻為三角形,遺傳因素、身心健康因素和食物營養(yǎng)因素是組成三角形的三條邊。邊越長,三角形的面積就越大,人的壽命也就越長。
三角形的底邊代表遺傳,兩腰分別代表身心健康和食物營養(yǎng)?,F(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長壽老人的“染色體”中有一段幾乎完全相同,稱之為“長壽基因”。但它并不是決定壽命長短的唯一砝碼。生活中,父母壽命長、子女過早夭折或父母早逝、子女卻活到八九十歲的例子很多見。應該說我們握有相當程度的主動權,只要重視后天保養(yǎng),同樣可以獲得高壽。
科學研究證明,身心健康的人可以自動調(diào)節(jié)腦細胞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增強免疫力;而免疫力的增強又可促進身心健康,形成良性循環(huán)。所以,不爭強好勝,多交朋友少樹敵,保持心情愉悅,可通過延長“身心健康因素”來延長壽命。
“食物營養(yǎng)”這條邊也可延長。按時作息、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葷素合理搭配,多吃水果、拒煙戒酒、經(jīng)常參加鍛煉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規(guī)律,并長時期堅持,延長壽命將不是一句空話。
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我們把身心健康和食物營養(yǎng)真正落實在行動上,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那么,健健康康活到100歲的機會不再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