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十大癌癥之一,可發(fā)生于舌、頰、頜骨、牙周組織等部位。男性發(fā)生率較女性高1~5倍。其具體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很多物理、生物、心理因素都與其有關。尤其令人吃驚的是,鑲假牙不當也會增加患口腔癌的風險。
鑲牙如果處理不好,特別是一些小診所,做口腔修復體時不是很精細,周邊會有些毛刺,經常刺傷舌頭或是口腔內的其他組織、頰黏膜,反復刺激產生潰瘍;還有一些人長年佩戴不合適的假牙托,與舌部、頰面摩擦,刺激口腔黏膜產生局部慢性潰瘍。長期反復地發(fā)生潰瘍,就可能導致口腔癌。
有了牙病不及時治療也不好。如出現蛀牙后,裸露牙根的邊角形狀不規(guī)則,有的還會突出尖銳的棱角。舌頭在講話、吞咽時不斷與這些裸露的蛀牙根摩擦,就會出現創(chuàng)傷,反復發(fā)生炎癥而致癌。
健康提醒:口腔癌一般表現為3種類型,最常見的是潰瘍型,即口腔內有潰瘍,如牙齦潰瘍、舌面潰瘍;還有一種是外生型,像菜花狀;第三種是向深部生長,屬于浸潤型。
口腔內若頻頻出現小潰瘍、小腫塊、口腔黏膜白斑等,就是口腔癌發(fā)出的報警信號,需盡早進行診治。有些人覺得口腔潰瘍無所謂,過兩天就好,往往不注意。但是口腔癌性潰瘍的時間往往比較長,如果同一處口腔潰瘍超過3周后仍然不愈合,就要到醫(yī)院找醫(yī)生進行確診。尤其是口腔黏膜粗糙、變厚或呈硬結,出現口腔黏膜白斑、紅斑,很可能已發(fā)生癌變。
專家建議:平時要多了解口腔癌的預防知識,太甜、太酸、太辣的食物和含酒精的飲料都應該避免,不要吃太燙的食物,保持口腔衛(wèi)生。講究營養(yǎng)平衡,多吃新鮮的蔬菜及水果,力戒煙酒。及時治療殘根、殘冠,去除不良刺激。發(fā)現病變應及早就醫(yī),力爭做到癌的早期發(fā)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