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家和女兒玩游戲:我在一張紙上隨便畫了幾個符號:“○◇▽□☆ △□☆○ ◇▼□▲▼◆◇○☆☆”然后告訴女兒看四分鐘,接著把紙收起來,問:你能告訴我這紙上有幾個☆?女兒竭力去回憶。當然她只是瞎蒙了一個答案。然后我又拿出紙頭,讓女兒看二分鐘,再問,女兒馬上報出了有幾個☆。于是我就問女兒為什么第一次沒有回答出來而第二次卻很快就能回答了?女兒很委屈地說:你第一次沒告訴我要記什么,而第二次我知道要記什么了,當然用的時間就少了。
由這件事,我聯(lián)想到了我的教學。我在自己的課堂上也作了小嘗試。
在教學4A第三單元第一教時時,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四會掌握B部分的8個單詞。
在一個班,我讓學生通過我語言的引導,一步步地按部就班,一節(jié)課中我也對四會的單詞進行了重點教學,下課前幾分鐘,我對此班44個同學進行了單詞檢測,結(jié)果得滿分者8個,錯一半者15位,一半以上者10位。也就是說這一節(jié)課中有一半以上者上課的收益是很小的,有十位左右的學生就成了這節(jié)課的后進生,在課后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對這些單詞進行再學習。
另一個班,我改變了策略。在課前我先明確了本課教學的目標:聽說讀寫四會八個單詞,并要對這些單詞進行檢測。在教學時,我發(fā)現(xiàn)更多學生在朗讀單詞時是通過思考在記憶著單詞,而不是有口無心地跟著你讀。下課前也同樣對這個班44個同學進行了檢測,結(jié)果有25位同學得了滿分,13位同學錯了一個單詞,沒有學生錯四個單詞以上的。
兩者的結(jié)果,讓我有了很多的收獲。在課堂教學中“示標”,告訴學生這節(jié)課中或者這次閱讀中要學會什么,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學、去讀、去做,還真是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課堂教學必須有明確的主攻方向,這個主攻方向就是平常所說的教學目標,它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方向盤”和“指南針”,也是起始和歸宿。新課標下提出教學要“將課堂還給學生”,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不防也可以這樣進行嘗試。教師可先用簡潔的語言或投影片出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然后對學生提出自學的內(nèi)容、要求、方法及自學的時間,接著讓學生自主學習。如學生可以聽錄音,讀對話等。然后將自學過程遇到的疑難問題通過學生相互討論、交流,自己解決,再讓老師作點撥,適當講解。當學生通過帶有目的的自學形成了對書本內(nèi)容的感性認識和一定的生活體驗后,教師再對其進行講授和指導,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示標”也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