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語言是教師在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過程中使用的語言它是教師傳遞教學信息的媒體,是一種專門行業(yè)的工作用語。要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讓學生對政治課真正心向往之,讓高中政治課真正成為素質(zhì)教育的一大陣地,提高政治教師的語言藝術修養(yǎng)是至關重要的。
一、政治教師為什么要具備良好的語言藝術
傳授學生知識,無疑要借助語言。一個教師如果在給學生上課時,說話口齒清楚,談吐自如,語言幽默風趣,富有感染力,學生定會被教師不同尋常的語言藝術所感染,自然會對教師產(chǎn)生敬佩之情,也就順理成章地愛上你這個老師的課。相反,如果一個教師整天板著臉,面無表情地走進課堂,總是用一種語調(diào)講課,即使?jié)M腹經(jīng)綸,學生也會發(fā)膩。所以說,教師具有較高的語言藝術是職業(yè)的要求。就《經(jīng)濟生活》來說,理論性較強,在教學過程中巧妙運用語言藝術,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實效。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科學準確,用語規(guī)范
政治課本身理論性比較強,且術語較多,對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須準確,不能錯誤或含混不清,這是語言科學性的首要要求。這要求我們對知識點的講解必須準確。
2.生動、形象、富有趣味
生動形象的語言能夠提高課堂效率,延長學生的注意力。生動、形象的語言就是指教師在描述某種事物、某個動作、表情時,描繪得繪聲繪色,使學生展開想象,將某種形象在頭腦中反映出來進入情境,有身臨其境之感,使抽象的道理,直觀具體。
3.節(jié)奏和諧,抑揚頓挫
語言的速度快慢、力度大小、語調(diào)升降等都是形成教學節(jié)奏的基本因素,處理好教學語言的表達,會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首先,恰當控制語速,快慢適宜。當學生精力不集中,精神松弛時語速應放慢;分析重點難點時,語速放慢;一般材料的學習,語速可加快。
4.語言簡潔,突出個性
作為政治教師擔負著傳道授業(yè)和培養(yǎng)學生人格品德的雙重任務,高中政治課理論性強、比較抽象且有些枯燥,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素質(zhì)、技能,從而更有利于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zhì)。語言是教師和學生交流溝通的工具,教師語言技巧運用得好壞,直接關系到課堂效果。
5.奔放豪邁,激情洋溢
豪放的語言是教師豐富情感的流露,教師豪放的語言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使學生能形成一種輕松、愉快的心境,這種心境會形成一種背景,在這種心境中愉快地接受知識。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真正的教育者是一種情感豐富的人,他同樣強烈感受著喜悅、憂愁、激動和憤怒。問題在于,要讓兒童感到教師這些人之常情當中,包含著正直,有道理。”因此,我們可以用豪放的語言來表達積極的情感,以感染學生,提高課堂效果。
6.恰當?shù)剡\用體態(tài)語言
體態(tài)語言是指說話人用表情、手勢、動作、眼神等來傳遞信息,訴之于人的視覺的無聲語言,與有聲語言相伴隨共同完成表情達意的語言。教師在上課時伴著有聲語言的音容笑貌,動作表情都屬于體態(tài)語言。
總之,在《經(jīng)濟生活》教學中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可將枯燥、單調(diào)、難以記憶的經(jīng)濟學概念和原理淺顯化、形象化。
作者單位:河北省行唐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