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教育新政和新課程下的教育教學背景,有效整合教學資源,課前充分備課,鑄就高效課堂,是我們初三物理備課組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舉措。整合教學資源主要體現(xiàn)在將教案、課件、學習指南、作業(yè)紙優(yōu)化組合,形成課前、課堂、課后一體化的、一脈相承的、相互協(xié)作的教學資源體系,為師生高效課堂的教學活動奠定物質和策略基礎。
關鍵詞:教育新政 高效課堂 資源整合
一、課堂結構模式的調整需要資源有效整合
在學校暑期校本培訓活動中,學校組織高效課堂沙龍研討活動,強行切入新的符合教育新政和新課程要求的課堂結構模式。學校要求教師在新授課堂單純知識講解時間不超過20分鐘,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合作探究、小組交流、大膽展示,新授課必須有5到10分鐘的課堂檢測。為此,我們初三物理備課組經過認真討論,反復實踐,初步形成了整合教學資源的思路,做到教學資源的精簡、實用,克服形式化的不良做法。
1.教案重教學流程設計
新授課教學流程力求做到板塊清晰,引入、新授、小結、檢測時間安排合理,新授環(huán)節(jié)教師和學生的活動具體并有教學策略的指導價值,為課件、學習指南、作業(yè)紙的編排形成可操作性的文本。教案的設計主要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為高效課堂指明了方向。
2.課件重情境直觀演示
課件的使用經歷了一個由繁到簡、由被動到主動的根本性轉變。以前我們在設計課件時總認為越詳細越好,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渡和概念都安排在課件中,導致課件繁雜,教師跟著課件走,教師很為被動,大大地增加了教學輔助時間,使課堂效率降低。因此,我們初三物理備課組一致決定,在已有的課件基礎上,認真地對每一張幻燈片進行研討,絕不多用一張,只保留直觀演示的動畫、視頻、圖片和例題,還課件所特有的直觀性強的優(yōu)點。通過對課件這一資源的有效整合,我們認為精簡教學資源是高效課堂途徑之一。
3.學習指南重學生活動
根據(jù)課堂結構模式的調整和高效課堂的要求,我們每一節(jié)新授課時均編寫了供學生課堂使用的學習指南。學習指南的設計為學生活動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尤其對物理學科更有使用價值。學習指南的結構主要有,上一課時的課堂檢測、本課時的預習交流、本課時的學習目標、本課時的課堂導學的具體步驟,包括圖表、例題、小練習等。實踐證明,編寫了學習指南使學生真正地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動腦、動手、動口的活動量大大增加,節(jié)約了學生學習時畫圖、看投影的輔助時間,使課前、課堂有機地連接起來。
4.課后作業(yè)重拓展提升
課后作業(yè)針對課時重點、難點、熱點、考點做適當?shù)貜娀吞嵘?,課后作業(yè)根據(jù)分層教學的要求,在結構上主要由基礎訓練、能力培養(yǎng)和拓展提升三個部分組成。為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我們初三物理備課組一致認為要精心選題、精簡題目的數(shù)量,形成了一人命題另一人校對的“一對一”命題小組制度,而且由專人審核把關,確保作業(yè)紙的命題質量,不出偏、錯、怪題。
二、課堂教學評價的調整需要資源有效整合
我們學校強行切入新的符合教育新政和新課程要求的課堂結構模式后,對隨機課堂評估也改變了標準,由重點看教師的教轉變?yōu)榭磳W生的學,通俗的說,學生要小手直舉、小臉紅紅、小眼發(fā)亮。因此,學習指南的編寫為學生的學和課堂的主動參與提供了很好的資料,學生的活動量增加了,減少了學生開小差的不好現(xiàn)象,可以有效地提高課題效率。
教師教學的基本定位是“教”學生“學”,“為學而教”。教師教學的目標是:有效地“引起、維持或促進”學生的學習,使學生達到“學會”與“會學”“堅持學”。因此,我們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充分備課,對教學策略(教案)、教學輔助手段(課件等)、教學活動平臺(學習指南)、教學效果鞏固(作業(yè)紙)等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相互協(xié)調配合,鑄就高效課堂是可以實現(xiàn)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實驗初中初三物理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