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班主任都不希望遇到學生打架事件,尤其是我,每年都是新學生,每年都要重新了解學生。剛發(fā)生完一起打架事件,在我的再三耐心的勸說下,愛打架的小豪與我握手答應我再也不打架了。沒想到……
不久的一天,中午剛剛放學,小俊哭著來到辦公室說阿榮、小楷和小豪打他,手上隱約還有些血漬。聽到這個消息,氣不打一處來,怎么又來一出打架事件呢?又有小豪,可是理性告訴我要冷靜。我才心平氣和地問小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他說,上體育課自由活動時間,他們?nèi)齻€人打他,至于是何原因,他說不知道。
于是,我第一時間找來一個旁觀的同學問情況,和小俊說的差不多,沒什么進展。接著,我讓班上的同學找來阿榮、小楷和小豪,但是放學了,只有小楷和小豪來了。他們一句話也不肯講。我立該通知四位學生的家長來學校一趟。中午一點,小俊、阿榮和小楷及他們的家長來到辦公室,我讓學生分別寫出事情發(fā)生的經(jīng)過。同時和家長聊聊學生的情況。寫完后,我大致知道這次事情的一些情況:昨天下午小俊自習課時不安分扔礦泉水瓶,正好在阿榮頭上“擦發(fā)而過”,阿榮才找到體育課這個機會打了他。而小楷開始讓小俊向阿榮道歉,他不肯,小楷就踢了他兩腳。阿榮和小楷打完小俊后就走了,小俊說后面又有人打他,卻不知是誰打的。經(jīng)過再三勸說,小楷承認是自己打的。三個人分別寫完事情發(fā)生的經(jīng)過,也知道自己錯了,并道歉握手言和了。但是直覺告訴我,事情并非這么簡單。當他們散去后,我和小楷單獨聊了會兒,我感覺小楷幫小豪背了黑鍋。
當天下午,小俊被小豪拉到廁所里一句話也沒說。于是我又分別叫來小楷和小豪,并把利害關系告訴小楷,小楷終于承認小豪也打了小俊,他幫小豪隱瞞是因為小豪已經(jīng)有過打架歷史,他擔心這次打架會對小豪有更進一步的不良影響。而小豪還是不肯開口。后來他沖破同學、老師、保安的攔截,爬出學校。我立即通知了他父親,他父親也非常著急生氣。
第二天上午,我再次找來小豪,他仍然金口不開。在領導和老師耐心勸說下居然“堅持”一個字都不肯說。后來他母親來了,他很兇狠的質問母親。無奈之下,我找來阿榮幫忙,他才回家寫出了事情的經(jīng)過。
下午三點多,小豪父親打電話來請老師再給他一次機會。他拿著寫好的事情經(jīng)過來了,我一開始也沒理他,想讓他嘗嘗不被理睬的滋味。過了不多久,他就跑出辦公室了??磥硭彩懿涣藙e人不理他。幾分鐘后,我讓同學把他叫來,他把寫好的東西給我立刻轉身就走,我叫住了他。看完后,我說,你真的知道錯了,他點頭,又是一言不發(fā)。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教育,我給他建議,如果下次他還想打一個人,一個方法,就是轉身就跑。他點頭同意了?!澳莿e人打我呢?”天哪,他終于開口說話了??磥磉@孩子還在思考著如何變好,也不是無藥可救嘛?!澳憔屯R幌拢灰厥?,來我這告訴我,打和被打是兩種性質不一樣的打架?!焙髞?,他寫下了保證書。
保證書也許他也寫了不少了,不一定有效果,我得換一個辦法才行。經(jīng)我問話后,我知道小豪最好的朋友是小楷,其次是阿榮。我把他倆叫來。這兩個學生,阿榮一般,小楷卻很犟。我說:“你們兩個是小豪的好朋友,講義氣是對的,但是不能因此而去打架,應該勸架才對。好朋友要為對方著想。小楷為朋友兩肋插刀,很好,但是這次你卻做錯了。解決一件事情的方法很多,我們要找一個好的方法解決,對不對?以后呢,你們就是老師的左右手,我們一起幫助小豪改掉這些毛病?!彼麄兒軜芬猓『酪残廊唤邮芰?。
從這件事里,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也想了很多,但是我仍然擔心未來的日子未必會那么平靜,對于小豪,我還得做很多工作去了解他。
每一個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都是非常豐富的,班主任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做大量細致、耐心的引導和幫助工作。寧愿平時花同樣多的時間去了解他,也不要等到出了事后花同樣或更多的時間去解決這類事情。從那以后,我設法接近他,清除隔閡,拉近關系。當他犯錯誤的時候,我會讓小豪寫“說明書”或是跳舞(跳舞可是小豪的長項)。每天上課前他都能準時來幫我拿實驗儀器,開電腦投影。一開始交給他這項任務時,我還有些不放心,可是整整一個月,他沒有出過一次問題,我知道他已經(jīng)成了老師的好幫手。平時,我會特別關注小豪的學習,上課經(jīng)常讓他發(fā)言,一旦回答正確,給予表揚,錯誤的回答也不會遭到批評,取而代之的是鼓勵。
一天一天地過去了,那個愛打架鬧事的孩子不見了,那個讓我頭疼的學生不見了,出現(xiàn)在全班面前的是一個尊敬老師、樂于助人、愛學習的小豪,在期末的評語中,同學們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通過一年的潛心努力,我終于看到了可喜的成果:淘氣的后進生轉變?yōu)橄冗M生了!看到小豪一年來的變化,我會心地笑了。
終點也是起點!對于這類學生,我們有著做不完的工作。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還要不斷思考、不斷探究,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參考文獻:
1.班華,高謙民.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qū)桃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