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簡析:
這兩首詩都是郭沫若先生的早期詩作,作品借用神話傳說,加以再創(chuàng)造,從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兩首詩作大膽的想象、奇特的構思,正體現了詩人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特色?!短焐系慕质小啡〔挠谖覈糯嘘P牛郎織女的傳說,它借豐富新奇的聯想和想象,描繪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靜夜》描繪靜謐的夜景,放飛想象,給讀者留下無窮的回味。
學情分析:
《郭沫若詩兩首》是七年級上冊 “想象世界”單元的兩首詩歌。由于是借班上課,以前學生對郭老的詩歌接觸甚少,故教學時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激情,反復朗讀,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豐富的情感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熟讀并背誦這兩首詩。
2.體會本文豐富新奇的聯想和想象的妙處。
3.感受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體會聯想和想象在詩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品味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和幽遠的意境。
教學設想:
1.教學方法:運用誦讀法、感悟法、點撥法、探究法。
2.教具準備:多媒體、CAI課件。
3.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背景音樂《春江花月夜》)
同學們好!大家都知道,2008年的9月25日晚,神七問天,笑傲蒼穹。我們有幸目睹了我國宇航員遨游太空的壯麗景色。茫茫夜空,皎皎圓月,以其無比的廣闊和神秘,引起人們紛繁多姿的遐想并創(chuàng)造出眾多美麗動人的傳說。那么,我國現代大詩人郭沫若在寂靜的夜晚面對星空又會想到些什么?這節(jié)課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共同走進《天上的街市》,走進《靜夜》,走進詩人神奇的想象世界。(點評:導語設計新穎、巧妙、自然,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走進文本
(一)了解作者(幻燈片1)
學生簡介作者,教師補充介紹。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省樂山縣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他的著作很多,文學方面有詩集《女神》、話劇《屈原》等。
(二)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幻燈片2)
上個世紀初,中國還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運動呼喚人們追求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但運動結束后中國依然處于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未到來,許多人因此感到絕望無助。作者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下這首詩的。
(三)詞語積累(幻燈片3)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籠罩(lǒng zhào):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
鮫(jiāo)人:神話傳說中住在海底的神人。
(四)誦讀感知(幻燈片4)
分層次、多角度朗讀(教師范讀、學生朗讀)
1.朗讀前,教師提出要求:注意把握詩歌朗讀的節(jié)奏、韻律和作者的情感。
2.第一首詩共四節(jié)。先教師范讀,后學生朗讀:找一個學生讀第一節(jié),然后男生讀第二節(jié),女生讀第三節(jié),集體讀最后一節(jié)。
3.全班朗誦第一首詩。邊讀邊想象:詩中描寫的是哪些事物和怎樣的畫面?
學生回答:街燈、明星→天上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物品→牛郎織女的自由生活。
(點評:反復誦讀是學習詩歌的良方,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白哌M文本”的四個環(huán)節(jié)設置扣基務本。)
三.感悟文本
(一)知識講解: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兩個概念,一個是“聯想”,一個是“想象”。(幻燈片5)
聯想:就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心理過程。
想象:就是創(chuàng)造出新的形象或意境的心理過程。
(二)學生思考并判斷:下列詩句哪些是聯想?哪些是想象?(幻燈片6)
(1)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聯想)
(2)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聯想)
(3)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想象)
(4)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想象)
(三)對話:(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1.詩的第三、四節(jié)寫到了牛郎織女的美麗的神話傳說:天河淺淺,牛郎織女騎著牛兒來往,提著燈籠在天街閑游,是聯想還是想象?
明確:想象。
2.為什么作者能由“遠遠的街燈”想到“無數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想到“無數的街燈”呢?它們之間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嗎?(幻燈片7)
明確:相似點——明亮。
3.如果從寫景虛實的角度思考,第一節(jié)寫的是實景還是虛景?那么其他幾節(jié)呢?
明確:第一節(jié)寫的是實景,其他幾節(jié)寫的是虛景。
(四)探究:
1.學生說出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相會的時間。
明確: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
2.在詩的第三、四節(jié)中找出描繪牛郎織女生活的動詞。
明確:來往,閑游,在走。
3.詩中的牛郎織女與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的生活本質區(qū)別在哪里?(幻燈片8)
明確: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只能夠(七夕相會)
詩歌中的牛郎織女卻能夠(自由來往)
4.詩人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想象,要對傳說中的故事情節(jié)做這么大的改動?這種想象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幻燈片9)
明確:通過對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的再創(chuàng)造,描繪了一幅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圖景,表達了詩人對黑暗社會的不滿,渴望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5.詩中反復出現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幻燈片9)
明確: 表現了作者對光明的未來充滿信心。
(點評:“感悟文本”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層層深入,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四.課文小結(幻燈片10)
在《天上的街市》這首詩中,郭沫若先生由地上的街燈想到了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想到了地上的街燈。然后由地上的街燈想到了天上的街市,進而想到了街市上陳列的物品和街市上的人們以及他們的生活。從而表達了自己對“光明、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表現手法上采用了聯想和想象。
五.比較閱讀
(一)學生自讀《靜夜》。
1.誦讀詩歌。要求把握詩的節(jié)奏,讀出淡淡的哀傷和惆悵之情。先男生讀第一詩節(jié),女生讀第二詩節(jié),然后齊讀全詩。
(二)《天上的街市》與《靜夜》在語言風格、表現手法及思想情感上有何異同?(幻燈片11)(學生自主探究,討論交流)
明確:與《天上的街市》相比較,《靜夜》一詩同樣運用了聯想和想象,作者由“月光”→“天河”→“鮫人”,由寫實進而轉入想象。在思想感情上《天上的街市》表達的是詩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鹅o夜》表達了對世事的感傷和對祖國的眷戀。詩中的“鮫人”指的是詩人這類愛國青年,他們看到祖國的現實,天河的無處尋覓,只能遙望茫茫大海,像傷心的“鮫人”佇立岸邊,對月沉思,思鄉(xiāng)淚、戀國淚、傷心淚,化成了一行行詩作“對月流珠”。
(三)進一步要求:課下仿照老師分析《天上的街市》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深入閱讀《靜夜》這首詩。相信同學們只要用心智去閱讀,用情感去領悟,定能讀出這首詩的詩情、詩韻和神采來的。
(點評:比較閱讀的設置旨在培養(yǎng)學生知能的遷移能力,同時也是合理分配教學時間的需要。)
六.拓展文本
1.由下面的圖形你能想到什么?(幻燈片12)
幻燈片展示兩幅畫面,要求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鼓勵學生奇思妙想。
2.發(fā)揮想象和聯想,補充下列句子。
[例]甜蜜的夢像一條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想捉住他,它已經跑了。
(1)皎潔的月光像
(2)放出籠子的小鳥像
(3)我一天沒有吃東西,好像
(點評:拓展練習的設計精要實用。)
七.提升文本(幻燈片13)
一課一得:
郭沫若先生的這兩首詩歌,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唯美而又充滿浪漫抒情色彩的詩的世界。學過之后,想必你們一定有太多的收獲和感受。下面請同學們從如何學習詩歌的角度暢談一下你們的想法。
你認為學習詩歌有哪些好的方法?(學生自由討論,交流發(fā)言)
明確: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
反復誦讀,體味情感;
把握節(jié)奏,品味語言;
了解意象,學會聯想。
(點評:一課一得,設計讓學生歸納學詩方法恰到好處。)
八.布置作業(yè)(幻燈片14)
1.發(fā)揮你的想象和聯想,以“天上的星星”為題,嘗試寫一首小詩。
2.選兩樣事物(百合花、松樹、小草、山、汽車等),展開你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各寫一個比喻句,交給老師。
九.結束語
相聚是一份快樂,相識是一種緣分,感謝在這短短的四十五分鐘里,同學們陪伴著老師重溫童年夢想,走進郭沫若的想象世界。相信同學們將和這兩首詩一樣永遠銘刻在老師的心中,最后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希望同學們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創(chuàng)造更為美好的明天。
程鈞,周怡東,語文教師,現居安徽桐城。本文編校:左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