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需要新的教育評價,評價改革的目的和核心都是為了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發(fā)展。在實施新課程標準中,我們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科學的評價,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筆者談談一些看法。
一、流于形式的課堂評價
教師的評價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發(fā)展”,而一些教師卻往往不能從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認識課堂教學評價,忽略了課堂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其表現(xiàn)大致如下:
1.評價目的模糊。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表揚聲、掌聲不絕于耳,似乎學生的學習勁頭很高,學習自主性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揮。但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教師的引導價值有多少?更多的是機械地、習慣性地點評,“真好!好在哪呢?”沒有對自己的評價行為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為什么要評價?怎樣評價更好?評價的目的是什么?從而喪失了評價判斷、提升、延伸的功能。
2.評價手段匱乏。評價中最常用的評價手段是口頭語言評價,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應豐富評價的手段,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而當前的許多課堂教學中,不難聽到調子統(tǒng)一的表揚口號,如:“你真棒!”、“你讀得真有感情!” 像這種浮光掠影式的鼓掌打拍子,輕描淡寫的口訣式表揚,怎能與學生心心相印呢?
3.評價標準唯一。有的教師為了能夠有效地預測和控制教育教學現(xiàn)象,把評價對象置于同一標準之下,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抹殺了學生的個性,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4.評價方式單一。主要是指評價方向、評價主體的一成不變。對“多元交流”認識不充分,只注重以教師為主體,向學生的單向評價,而忽視了學生評價習慣的養(yǎng)成、評價能力的發(fā)展,忽略了課堂的多元生成,忽略了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二、開展有效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
1.合理運用激勵評價
教師在評價時因人而異,靈活掌握評價的尺度,合理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不能停留于課本,而是對優(yōu)生多啟迪,開闊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思維,使優(yōu)生的學習引向深入。對于中等生來說,他們接近優(yōu)生,有向優(yōu)生靠近的愿望,他們的潛力還沒有充分發(fā)揮,他們急切地需要老師的真誠、恰如其分的評價,從而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逐步完善。因此,教師在他們表現(xiàn)好的時候適時表揚,如“你讀得多棒呀!請你給大家再讀一遍”,通過激勵性的語言,激發(fā)其潛能。對于后進生,教師的評價往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很在乎老師的表揚,哪怕是一個非常非常簡單的問題,受到表揚也激動異常。因此,教師對他們更多的是激勵,努力發(fā)現(xiàn)其優(yōu)點,挖掘其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激發(fā)學習愿望,促進其發(fā)展。實踐證明,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學生。
2.堅持評價方式多元化
教學中,我把師生評、自評、互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批改作業(yè)采用自批互改等形式,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評價的主體。同時,教師要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如教學新課時通常有朗讀課文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在互相評價的時候,總是評價這不好那不是,“他讀得斷斷續(xù)續(xù)的?!薄八x得不流利,并且重復了。”“他讀錯了一個字?!北辉u價的同學無所適從,一節(jié)課下來的效果可想而知。針對這一情況,我提出了這樣一個要求:仔細聽,聽后先說說他的優(yōu)點,再指出不足。慢慢地,學生學會尋找別人的優(yōu)點,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別人,適時給予別人表揚和鼓勵。這樣的評價,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教師單獨評價的片面性和主觀性,讓學生獲得來自多角度的肯定,讓學生的主動性、自尊心、個性特長等得到最有效的張揚??偠灾?,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評價習慣,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評價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3.強化評價目標意識
作為語文教師,在貫徹新課程理念時,不應只從概念上來理解,從形式上改變,應著眼于語文課堂教學,從文本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藝術地將教學的目標、教學的意圖蘊涵于評價之中,促進每個學生都能有所發(fā)展。如我在教學《螳螂捕蟬》時,要求學生通過朗讀吳王的一句話來加深對吳王固執(zhí)這一特點的認識,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學生第一次讀得很響亮,但卻平淡,我說:“你讀得很響亮,但卻感受不到他的固執(zhí),你再來讀讀?!钡诙斡辛诉M步,我說:“吳王有點頑固,但還不夠固執(zhí),再來一次。”這一次,讀得成功了,“聽了你的朗讀,固執(zhí)的吳王就像站在眼前一般。”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通過目標明確的評價引導,學生讀得投入,興趣盎然。在朗讀指導過程中,教師的評價猶如一盞明燈,指引學生不斷前行,最終到達目的地。因此,每個教師都應強化評價目標意識,對學習困難者提供幫助,對表現(xiàn)優(yōu)秀者,還應幫助其反思經驗,不斷提升,拓展思維廣度,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判斷、提升、延伸功能。
4.評價手段靈活多樣
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以口頭評價為主,除了要善于用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外,我們也要經常使用一些肢體語言評價,教師的眼神、手勢、面部表情等都是很好的輔助手段。評價手段是一種無聲的動力,推動學生自覺學習,永遠向前。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一門藝術。讓我們實施有效的、科學的評價策略,用積極的態(tài)度來看待學生,以真摯的情感來評價學生,讓每位學生得到賞識,體驗成功。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平山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丁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