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辦得是否有成效,決定教學水平高低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應具備的綜合素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能讓學生從中受益、提高教學水平以及有助于團體良好運轉(zhuǎn)這幾個方面。那么,怎樣才能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展示對學生的熱情
1.展示對教學的熱情。教師要熱心于教學并把它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的學習充滿樂趣。教師在教學方面的熱情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非常重要。
2.對學生態(tài)度友好。孩子們不需要一個教學態(tài)度不穩(wěn)定和脾氣暴躁的教師,他們需要態(tài)度積極、性情溫和的教師做榜樣。
3.建立和諧的班級管理體系。教師要從學生進入學校第一天起就建立并執(zhí)行你的班級管理體系。紀律和合理的班級結(jié)構(gòu)對孩子們做功課以及擁有一個有序的班級環(huán)境是必要的。保持一貫的和諧、公正,避免制定無法前后一致執(zhí)行的規(guī)則,否則,學生們很快就會意識到你所說的并不重要。
二、善于與學生進行交流
1.掌握維持良好人際關系的技巧。教師必須與他人友好共事。如果人們不喜歡你作為教師的言行舉止,他們就不會想圍在教師身邊,更不用說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了。對學生來說如此,對同事和學生家長來說,也是如此。教育是教書育人的行業(yè),建立與他人良好的人際關系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2.與學生進行清晰信息交流。教學有成效的教師能夠清晰、簡潔地傳達信息。在展示新信息時,教師給予正確的說明和演示,這一過程包括講解、概述、總結(jié)和復習。
三、認真組織課堂教學
1.實行分層教學。對教師而言,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教一群學習方式、個性的學習速率差異很大的學生。教師需要把聽覺、視覺和動手操作相結(jié)合在一起。對有些特殊課程,可以按學生相近的特點或技能差距分組,最大限度地進行分層教學,并因人而異制定教學方法,力求每一位學生有所進步。
2.采取有步驟教學。學習的總量是與學習的機會相關的。學生們通過“做”,學得最多,而不是通過“觀察”“站成一排”或“聽”。因此,每位教師應該對自己所教的課程制定一個教學進度表。
3.熟知教學內(nèi)容,緊跟本專業(yè)領域前沿。如教化學的教師,應當積極參加相關的學術研討會等。
4.運用組織化手段。高效率的組織可以使教師和孩子們擁有更多的學習時間。保持一個常規(guī)的習慣,收集學生的作業(yè)、分發(fā)學習材料、張貼課外作業(yè)、交流班級新聞等等。建立類似的常規(guī)制度可以使班級運轉(zhuǎn)有序,從而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實施教學,使孩子們忙而不亂。
四、設計好對學生的提問
對學生有效提問是一個有力的教學方式,它能促進思維的活躍。當對個別學生提問時,應在叫學生名字之前先提問,給出等待的時間讓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思考。避免太快地叫學生的名字從而產(chǎn)生無效的提問。一個無效的提問方式是先指定學生的姓名,再提出問題。因為當某人的名字被提及時,其他人就會放松,不再參與其中了?!?作者單位:江西省安??h教育體育局)
□責任編輯: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