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讀李堅真,你會詫異于她的“真”。這位1926年參加革命、愛唱山歌的客家女子,由一個童養(yǎng)媳成長為叱咤風云的中央蘇區(qū)第一位女縣委書記、廣東省委書記、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一路走來始終很“真”——真實、真誠、率真,求真務實。有些人在紛繁復雜的斗爭環(huán)境和漫長的從政生涯中,有意無意地會形成那么一點“保護色”,但她沒有。無論是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還是在建國后一度坎坷的從政道路上,她“真”性難移?!靶辛緷崳诼涔饷鳌?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葉選平這樣評價她)。
李堅真原名李見珍,后因斯諾夫人尼姆#8226;韋爾斯的著作《續(xù)西行漫記》稱她李建貞,以訛傳訛,她的名字變成了李建貞。上世紀30年代末,她任中共中央東南局婦女部長時,身邊的年輕人說:“李大姐,‘建貞’這兩個字帶有封建色彩,你原則性強,辦事公道,不如改為‘李堅真’吧!”她覺得 “堅真”二字挺好,可以鞭策和勉勵自己,從此就改用這個新的名字,直至去世。名如其人,人如其名,李堅真的一生,正如她的名字一樣,時時閃爍著“真”的光芒。
想唱就唱,只要有利于聯(lián)系群眾
李堅真自小愛唱山歌,身居高位時還是很愛唱,足足唱了一輩子,這就顯得有些與眾不同。
1907年,李堅真出生在廣東省豐順縣一個叫小勝鄉(xiāng)的貧困山區(qū)。與當?shù)亟^大多數(shù)女性一樣,她也沒能逃脫一出生就做童養(yǎng)媳的悲慘命運。出世8個月時,被作價8吊錢,賣給了一個朱姓窮苦人家,由媒人抱著拜天地“成親”。不過還算幸運,善良純樸的“公公”、“婆婆”視她為女兒,樸實憨厚的“童養(yǎng)夫”把她當作親妹妹。她從小勤勞、聰穎,在田間勞作時跟鄉(xiāng)親們學會了唱客家山歌。
19歲時,李堅真遇見了“農民運動大王”彭湃,明白了許多革命道理,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為發(fā)動群眾,聰明能干的李堅真針對當?shù)匕傩諓鄢礁璧奶攸c,將革命道理編成山歌唱起來。在一唱一和中,群眾的覺悟提高了,踴躍參加農會。
憑著山歌開路,李堅真把群眾工作做得有聲有色。1929年冬,時任閩西特委領導人的張鼎丞到饒和埔中心縣委視察工作,發(fā)現(xiàn)了這位“很會做群眾工作”的女同志,把她調到閩粵贛特委工作。閩贛山區(qū)的群眾也有唱山歌的傳統(tǒng),李堅真繼續(xù)用山歌將群眾吸引到自己身邊,宣傳男女平等,反對包辦婚姻,動員群眾參加赤衛(wèi)隊和地方紅軍,動員婦女支援前線。李堅真曾回憶說:“我和群眾在一起唱山歌,不分彼此,很快就和群眾打成一片,這是聯(lián)系群眾的一個很好的方法?!?/p>
由于工作出色,李堅真被任命為長汀縣委書記,成為中央蘇區(qū)第一個女縣委書記。這個女書記能文能武,不僅會編山歌唱山歌,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她帶著隊伍對敵作戰(zhàn)、進山剿匪,組織群眾打土豪、分田地,是一個英姿颯爽的女中豪杰。毛澤東和周恩來先后見到了這位女書記,對她印象深刻。毛澤東說:“這個女書記不簡單!”周恩來說:“我第一次進中央蘇區(qū),第一次見到一位女縣委書記!”
1934年10月,李堅真參加了長征,先任中央二縱隊司令部民運科長兼工作隊長,后任干部休養(yǎng)連指導員。在艱苦卓絕、九死一生的漫長征途中,李堅真一路以山歌鞭策自己、激勵戰(zhàn)友。她唱著“槍林彈雨呈英豪”、“階級姐妹團結緊,不怕敵人百萬兵”,渡過了赤水河和金沙江;唱著“腳踏鐵索心不跳,女兵爭把藥箱挑”、“革命豪情比火熱,熔冰化雪步不?!薄ⅰ叭f里行軍不怕難,踏平草地爛泥灘”,沖過了鐵索橋,越過了大雪山,闖出了大草原。勝利到達陜北后,她更放開嗓子唱:“主席領導到延安,紅旗高插寶塔山。千里長征鬧革命,到處親人到處歡?!彼纳礁韪腥玖松磉叺膽?zhàn)友,給大家?guī)砹丝鞓泛土α?。“愛唱山歌的客家妹子”成為紅軍戰(zhàn)士們喜愛和尊敬的人。
唱山歌既是她得心應手的一種工作方法,也是她抒發(fā)情感的一種方式。她高興時唱,難過時也唱;成功時唱,失敗或遇到挫折時也唱;送別壯烈犧牲的戰(zhàn)友時唱,和生死與共的戰(zhàn)友重逢時也唱。
1945年和1950,李堅真先后任華東局華中分局民運部副部長、廣東省土改工作團團長兼黨組書記,分別領導淮安鵝錢鄉(xiāng)和廣東省的土改工作。這個會唱山歌的女領導,時常抽出時間和農民一起唱山歌,把山歌的作用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對動員農民參加土改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建國后,雖身居要職、工作繁忙,但一有機會,她仍要唱上幾句,既娛樂大家、活躍氣氛,拉近與群眾的關系,又表達了心中的意圖和情感。
山歌向來被視為“下里巴人”,不登大雅之堂,而這位高級領導干部卻從來不掩飾對它的喜愛。她一生創(chuàng)作的山歌不計其數(shù),后來結集出版的《李堅真山歌三百首》,應為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晚年的李堅真在忍受病痛折磨時,總哼唱著山歌為自己提神鼓勁。她說:“山歌可以激發(fā)人們的斗志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p>
1986年葉劍英元帥逝世。對這位亦師亦友偉人的離去,她悲痛難抑,以歌寄情:“公求真理作先驅,亮節(jié)高風是我?guī)?躍馬橫戈革命路,歷盡艱險志不移……俠骨紅心三尺劍,功昭日月照人間!”對80年代初執(zhí)政南粵敢為人先的改革開放先驅、原廣東省委書記任仲夷,她毫不隱瞞自己的贊賞之情:“虎將高山望全球,任重道遠雄赳赳;勇往直前不停步,改革雄才傳九洲?!比沃僖南騺硪彩志粗剡@位歷久彌堅的女革命家,題詩稱贊她“年高志愈堅,歌多情更深?!?/p>
這個愛唱山歌的李堅真,在人們的眼中,既是身經百戰(zhàn)、叱咤風云的紅軍女戰(zhàn)士,是德高望重的高級領導干部,同時也是一個勤勞、善良、樸實的客家女子,是慈愛謙和、平易近人的“李大姐”。
該說就說,只要有利于革命工作
李堅真從不諱言自已是“工農干部”,自認文化水平不高,因此特別尊重知識分子,謙虛好學。即使后來成長為理論水平高、駕馭工作能力強的高級領導干部,也仍是虛懷若谷、學而不厭。然而,無論地位有多高,她“工農干部”耿直坦率、光明磊落的“真”品性始終沒有改變。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李堅真主管廣東省的監(jiān)察工作。某地搞“四清”運動,制定了“四清”隊員不能吃肉的規(guī)定。李堅真出差剛好到了那個地方,聽說有人因為和 “三同戶”一起吃肉而受到處分,覺得這種做法不妥,便向當?shù)仡I導指出:“如果‘三同戶’吃肉,而‘四清’隊員偏不肯吃,這豈不是脫離群眾不近人情?我認為,只要和‘三同戶’吃一樣的飯菜,沒有搞特殊化,就不應該給予處分?!钡弥械牡胤綄城楣烙嬤^重,把一些無辜的人也當作壞人抓了起來,李堅真說:“我們的黨員、干部絕大多數(shù)是好的或比較好的,哪有那么多壞人!對干部隊伍要有個基本的估計?!?/p>
有人提出,沒有參加過“四清”的人沒資格辦案。李堅真聽說后,明確表示反對,她說:“如果那樣,連我這個監(jiān)委書記也不能辦案了!我們還是要按黨章、按憲法辦事?!?/p>
在那樣一種特殊的歷史環(huán)境中,李堅真?zhèn)€人的力量雖然無法扼制“左”的傾向,但她仗義執(zhí)言,敢說真話和公道話,對糾正“左”的思想還是起到了一定作用,也保護了一些干部。
1958年,廣東同全國一樣,開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在違背客觀經濟規(guī)律的“左”的指導思想影響下,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嚴重泛濫起來,一些地方虛報糧食產量畝產5000斤甚至上萬斤。李堅真得知這個消息后,心情沉重。她從小就在田里耕種,知道這是不大可能的事,而且她也知道虛報的后果將是多么嚴重。為了弄清真相,她特制了一根刻有尺度的手杖,跑了七個縣,親自到稻田里丈量和計算。在證實了自己的判斷后,她逆潮流而行之,大膽地向省委作了報告:糧食產量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多!
與李堅真一起工作的一位同志,在起草工作報告時,曾寫過學習毛主席著作要著重領會精神實質,不能僅死記只言片語等句子。“文革”爆發(fā)后,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指責他攻擊主張“活學活用”、“立竿見影”的林副主席,是反革命,并責令李堅真命此人停職。李堅真說:“他起草的文件是經領導同意的,怎么能叫他一個人負這個責任!”由于拒不處理那位同志,李堅真被戴上“包庇三反分子”的罪名受到批判,那位同志則被勒令清掃省委大院。有一天,倆人在大院內偶遇,李堅真在與他擦肩而過的一剎那,突然左眼一瞇,下巴往上一抬,做了一個滑稽可笑的鬼臉,以無聲的語言跟他打招呼,送去了安慰和支持。
在李堅真身邊工作過的同志回憶說,李堅真說話做事干脆利落,從不拖泥帶水,更不矯揉造作。上世紀60年代初,她任省委書記兼省委監(jiān)察委員會書記時召集一個會議,有一位同志就會議討論的問題發(fā)了言,李堅真聽完后覺得他講得很好、很全面,立即表態(tài):“他的意見正是我想講的意見,他的這個發(fā)言可以當作我的發(fā)言。”省去了這種會議通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領導長篇大論的總結性發(fā)言。這種求真務實、簡潔明快的工作作風,凸顯出她別具一格的個性和魅力。
該做就做,只要有利于黨的事業(yè)
李堅真堅持原則,敢作敢為,勇于承擔,只要認準了是有利于黨的事業(yè)和人民群眾的事,她就去大膽做,從不畏首畏尾。
她一生情系革命老區(qū),常到老區(qū)調研,想方設法幫助那里的群眾排難解憂。
1980年,一個名叫簡炳秋的豐順縣農村黨支部書記突然萌發(fā)了想見一見“老鄉(xiāng)”李堅真的念頭,因為他看到老區(qū)人民的生活實在太困難了,想找這個見多識廣的“老鄉(xiāng)”商量個辦法。一些人知道后便笑話他:“你一個普通農民,想見省委書記,真是異想天開! ”簡炳秋不信邪,他四處打聽,還真的與李堅真聯(lián)系上了,李堅真請他到家里做客。去之前,他原以為省委書記家里的擺設一定非比尋常,沒想到進門一看,竟跟普通人家沒什么兩樣——一張舊桌子,幾把舊椅子,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吃的也和平常人家差不多。李堅真和顏悅色地問:“有什么要求嗎?”簡炳秋說:“鄉(xiāng)親們吃不飽。想多打糧,沒有化肥,很難。”李堅真把他的話記在了心里。沒多久,果真幫忙落實了20噸化肥。簡炳秋把化肥分到各家各戶,并積極落實大包干責任制,糧食連續(xù)幾年大豐收,吃飯問題解決了。接著他又組織鄉(xiāng)親們修路、建電站、學校,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1991年12月9日,簡炳秋代表鄉(xiāng)親們到廣州看望重病的李堅真。得知老區(qū)人民生活好了,李堅真非常高興,說:“那就好!過去窮人鬧革命,就是為了過上好日子。革命老區(qū)的公路通了,信息靈了,生產發(fā)展了,人民逐步富裕起來,這是我們黨的根本出發(fā)點和根本目標?!?/p>
她對老區(qū)人民關愛有加,對自己的親屬卻顯得有些“冷酷無情”。她的家庭是革命家庭,許多親人對革命有過貢獻。1969年,她的兄弟到廣州告訴她,家中的房子破舊不堪,看能不能照顧一點錢修繕房子。李堅真說:不行。1986年,臺風將她侄子家的房子吹壞了,侄子想請她說句話,弄點錢修房子,可李堅真還是那句話:不行。
李堅真任廣東省紀委書記時,以鐵面無私、敢于較勁而為世人稱道。
1978年4月,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時設第一書記)的李堅真兼任省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在任5年,是“文革”結束后廣東的第一位紀委書記。在省委的領導下,她帶領紀檢隊伍啃下了四塊“硬骨頭”。一是清查“兩案”人員,查處了一批在“文革”中犯有錯誤的黨員干部,純潔了革命隊伍。二是平反冤假錯案,全省先后約有20萬人的問題得到解決,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干部重新走上領導崗位。對廣東地區(qū)影響很大的所謂“廣東地下黨”冤案重新作了審查,對“文化大革命”中制造的冤假錯案全部作出結論,給有關人員平反昭雪并作出妥善處置;對“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歷史遺留問題,主要是50年代廣東兩次反“地方主義”、反“右傾”問題以及華僑房屋被擠占問題等,也作出了較為妥善的處理。三是協(xié)助省委狠剎不正之風。改革開放之初,廣東出現(xiàn)了黨員干部利用職權送子女到港澳地區(qū)、在住房問題上以權謀私等現(xiàn)象,李堅真不怕得罪人,秉公辦案,查處了1100多宗違紀違法案件。四是擔任廣東省“打擊經濟領域犯罪活動斗爭領導小組”組長,狠狠打擊在改革開放之初出現(xiàn)的嚴重經濟犯罪,查處走私販私大案,使包括原海豐縣委書記王仲在內的一批違法犯罪的黨員干部受到法律的制裁。
李堅真奉命籌建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的過程,同樣表現(xiàn)出她“真”的特質。
1979年12月,李堅真當選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人大“開張”之初,人員和經費奇缺,沒有辦公地點,只好租用省政府招待所的幾個房間辦公,人大的牌子都沒有地方掛。為盡快讓省人大“運轉”起來,李堅真一樣一樣去“爭”。當?shù)弥巢筷犝写e置無人使用時,李堅真要求將招待所劃歸省人大作為辦公用房,但遭到拒絕。她不氣餒,想方設法、堅持不懈地做疏通工作。1981年6月,她終于爭取到招待所一半多的地盤。
初時省人大辦公經費只有28萬元,定編60人,到位的只有12人,無法保證正常工作的需要。李堅真多方奔走,耐心細致地做說服、溝通工作,終使省人大機關定編為100人,后又增至120人,1981年省財政撥款200萬元,基本完善了辦公條件。在李堅真的領導下,省人大各方面的工作迅速步入正軌,依法行使職權,真正發(fā)揮出權力機關的作用,為促進廣東的改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獻。
主要參考資料:
1、豐順縣委、縣政府編:《百年緬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10月版;2、《李堅真回憶錄》,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6月版;3、廖金龍:《李堅真的革命之路》,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年6月版;4、何立波:《李堅真:從紅軍女戰(zhàn)士到省委書記》,見2006年11月18日《新聞信息報》。